——共建中华文脉系列活动之“华服中国”
“跳动中国心·我的非遗芯片”系列文脉挖掘活动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指导,中友国际艺术交流院主办,复欹(北京)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北京觉铭科技有限公司承办。活动旨在挖掘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华文化文脉进行挖掘、研究、梳理、传播,通过互联网应用等现代手段进行线上交互展示,致力于文化产业的检视、引导、融合和提升,公益活动和市场活动协同、专家与大众的体验分享,并希望通过一系列公益活动的举办,发动广大传统文化爱好者共建中华文脉,共同推进文化强国之路。
中华民族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和形成了独特的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永不褪色的价值。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我们要本着科学的态度,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文脉挖掘活动下专门开设“华服中国”板块,以服饰文化挖掘为主题,初期征集汉服爱好者穿着汉服的照片进行集中展示。“华服中国”活动代表饶慧珍表示:“这样一场公益活动对于挖掘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意义重大,我们欢迎广大中华文化爱好者积极参与,并发动更多的有识之士加入我们,继承中华文脉,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共同推进我国的文化强国之路。同时,我们要促使中国文化走出去,向全世界传播我们的文化,梳理属于我们中国的民族自信,助力中国走向辉煌。”
汉服是汉民族的传统服饰,数千年来随着人民社会生活发展而不断革新,汉服是人与自然结合的产物,从布料的选取,印染到制作工艺的刺绣,剪裁,再到穿着时的行为举止产生礼仪,无不体现着古人的思想和智慧。平面结构,五行五色,交领右衽,绳带系结,上衣下裳和宽袍大袖,汉服的六大基本元素完美地谱写着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以俭养德”、“中和之美”等的人文内涵。即使是衣服上的一个图案、纹样,也代表着人们寄于其上的美好希冀。
随着全世界的发展进程逐渐加快,轻便快捷的现代服装逐步取代了世界各地的传统服饰,历史的潮流已然不可逆转,然而沉淀于汉服之上的精粹文化内涵着实失之可惜。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这一点,年轻人纷纷穿着汉服走上街头,路人从讶异到习以为常,从误认为和服、韩服,到了解和接受汉服。汉服相关的商家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汉服的兴起带动了一大批相关产业蓬勃发展,从设计、制作到销售、使用,每一个节点上都产生了新的商业机会,文化探讨、摄影、舞蹈、表演等在各种自媒体平台呈现了丰富多彩的内容。
汉服市场的兴起反向推动了汉服的大众化,随之而来的是关于汉服的大讨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激烈碰撞,汉服的守旧与革新,不同年代的观念冲突……汉服在各种争议声中不断发展前行,逐步在现代生活中形成了特有的稳定存在。
汉服,不仅来自中国悠久的历史,也来自当下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汉服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打开整个文化体系的一个重要窗口。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任重而道远,需要更多的有识之士参与进来,共建一个中华文脉挖掘与文化传播的开放性组织。这个体系中每个人都可以做力所能及的事,哪怕只是提供一些素材,完成一次相关知识问答,发挥每个人的特长,汇集大众的力量,从现有的事物出发,追根溯源,建立起中华文化的完整脉络,挖掘出背后蕴含的深刻智慧与文化内涵,观其形而知其魂,共同推进我国的文化强国之路。
4月29日,演员在世园会园区的永宁阁下进行游园情景表演。当日,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园。在园区内的永宁阁下,演员们带来游园情景表演和钟磬齐鸣雅乐表演,吸引游客驻足观看
11月24日,首届火星女频读者嘉年华之华服流光在北京竹语间火爆举行。据悉,本次活动由金影科技旗下火星女频与北京汉服协会合力打造,女性IP+传统汉服的特色主题活动也吸引了到了三百余读者及汉服爱好者参加。
三年前,令人震撼的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播出,第一次完整呈现顶尖中国文物的修复过程和技术,更是第一次近距离展现文物修复专家的日常,让故宫钟表修复师王津、亓昊楠师徒成了“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