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房山万佛堂浮雕现存两组伎乐天人,是真实反映盛唐时代音乐发展的宝贵资料。
乐手手持筚篥、拍板、排箫、箜篌、腰鼓等乐器,
画面中更有人跳起胡旋舞,特别是其中一人摇摆身姿,
右手执拨横弹五弦琵琶,沉浸乐声的神情,
仿佛活化了白居易“五弦弹,五弦弹,听者倾耳心寥寥”的意境。
万佛堂三面墙壁镶嵌着31块汉白玉石板,多为唐代遗存。
表现“华严三圣”的横向汉白玉石板是万佛堂这组浮雕的核心,虽然局部破损,
但明代修补后,整体上仍保留盛唐风貌。
这是万佛堂大殿后面的崖壁。唐代时浮雕都镶嵌在崖壁上,至明代才将浮雕拆下来,搬到殿内并镶嵌到三面墙上。
遗憾的是,明代的这次搬迁打乱了浮雕石板原本的排列顺序。
在万佛堂下方的孔水洞内,现在也存有隋唐时代刻经造像。
图片来源: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政府网站
6月30日傍晚,北京市房山区的云濛山里云团缭绕。因为北京卫视《书画里的中国》节目组前来探访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万佛堂、孔水洞石刻及塔”,安静的万佛堂村热闹起来。
万佛堂唐代浮雕在当代从未向公众开放。在漫长岁月中,积淀了厚重而独特的历史价值。最早在北魏年间,郦道元《水经注》留下“山下有石穴,东北洞开”的记录。隋唐时,人们不仅在孔水洞内刻经造像,更把洞口上方石灰岩崖壁整饬成一方大像龛,并于其中镶嵌数十块汉白玉石板。这些石板表面满布浮雕,组合成一铺壮观的法会图。其中一块石板边沿有刻于“唐大历五年三月八日”的发愿文,由此可知浮雕至迟创作于公元770年。辽代和金元之际,此地又先后落成两座宝塔。可惜其后三四百年间“屡遭兵燹”“修废不一,成毁无常”。
始于明代的“文保工程”
我在万佛堂殿内观摩一通石碑,碑上文字清晰记载:在明万历十五年冬,当时的工部尚书石星来到此地,发现虽然“庑宇芜没”,但这铺汉白玉浮雕“庄严特妙”,绝非普通工匠所为,于是联合司礼监等内廷机构的太监一起出资保护。
经过一年施工,孔水洞正上方建起了一座砖石结构的无梁殿。人们又把殿后大像龛里残破的浮雕石板拆卸下来,镶嵌到殿内三面墙上。
这座建筑乍看如寻常佛殿,但殿门上方石匾写得清楚:“大历古迹万佛龙泉宝殿”。明代寺庙方位大多坐北朝南,但这座佛殿却坐西南朝东北55°左右,似乎刻意是为保存而建。从那时起,万佛堂唐代浮雕古迹就安然传续到了今天。这座“大历古迹万佛龙泉宝殿”也就成为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文物保护建筑。
成为艺术史研究的“宝地”
万佛堂唐代浮雕不但“活”了下来,而且活得精彩生动,彰显着极高的艺术价值。由于宝殿从未开放,所以除20世纪70年代北京市文物管理处发表过《北京万佛堂孔水洞调查》成果外,近50年来外界对于殿内文物没有更多的了解认知。这恰是我们一定要选择这里拍摄唐代浮雕的缘由。
《书画里的中国》要介绍的另外一件文物珍品是《八十七神仙卷》,作品纯以线条表现出众多神仙出行的宏大场景。无论创作壁画或是石刻浮雕,都需要粉本底稿。《八十七神仙卷》的粉本作者是谁?徐悲鸿先生断定其为唐代画圣吴道子绘制;张大千、谢稚柳考察敦煌壁画后认为这幅作品至多是晚唐遗存。
那世上还有没有更接近“吴带当风”样式的作品可供参考?
吴道子最后一次出现在文献记载中是在公元759年,万佛堂孔水洞石刻恰好处于同一时代。与《八十七神仙卷》相比更容易令人感受到当年“气韵雄壮”“笔迹磊落”的艺术风格。
当我步入万佛堂,目光首先被正壁中心一块横向汉白玉石板吸引:正中的如来头部和身躯,应是明代补刻,自然下垂的双足、脚下莲花和捧护莲花的夜叉,都极其生动。左右两侧骑乘青狮、白象的文殊、普贤和各自部众愈加精彩。匠师的艺术创作高明之处体现为赋予狮子和大象狞厉、壮迈的生命力。更神奇的是,这幅作品能将狮奴、象奴的奋力牵引动作定格在一个瞬间,仿佛下一刹那两队人马就要破壁而出。普贤上方还有两身散花天女,衣带飘逸洒脱,和最精彩的敦煌飞天作品不分轩轾。
唐代安史之乱前后的大型佛教经变图,能够保存至今的作品多见于以敦煌为代表的我国西北地区,常用建筑、山石分隔画面。但万佛堂内的这铺华严经变图手法独特,采用了“云气”对画面进行分隔。
可惜的是,明代修复师没有现代保护概念,打乱了原本构图,导致现存31块石板上的云气彼此不能衔接,但细观每一局部,云气都刻画得蓬勃飞扬。唐人用“风云将逼人,鬼神若脱壁”赞许吴道子的创作,置身万佛堂,这些诗句顿时鲜活起来。
我们借手机微光辨识石板上的“大历五年”刻字,那是安史之乱平定后的第七年。在大唐帝国的边疆重镇幽州——安禄山、史思明曾盘踞的中心,匠师创作时会使用当时长安、洛阳最流行的吴道子画班的粉本吗?万佛堂内的浮雕并没有提供直接的答案,除了艺术成就,历史还是留下了太多空白……
每一处细节都值得细细品味
万佛堂唐代浮雕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众多细节足以丰富我们对音乐史、宗教史、美术史的认知。六牙白象头部下方石板中,一身菩萨呈游戏坐,身形右转,造型和西安1959年出土的安国寺唐代密宗造像如出一辙;青狮头部下方石板上是一座高耸的山峰,形态不仅酷肖陕西富平发现的唐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李道坚墓山水壁画,也和江苏甪直传为杨惠之所作的保圣寺悬塑有着惊人的相似性。
最值得重视的应是正壁左侧下方一块竖向的石板,云气间点缀的树木和传为东晋顾恺之绘制的《洛神赋图》一样“若伸臂布指”,树下的变形忍冬纹、横云纹则让人想起河北响堂山的北齐石窟;在稚拙的树木和众多菩萨头像的掩映下,竟隐匿一头充满盛唐气象的威猛雄狮。无名匠师把它的右前爪雕刻得格外劲健饱满,最生动地诠释了什么叫“抓石留痕”……这种种细节无不提示我们,至少这块石板浮雕依据的粉本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时期,比吴道子的创作更为古老,不夸张地说,中国艺术从南北朝到盛唐在表现能力、制作技术上的积累,浓缩汇聚于这一块汉白玉石板上。
期待人们能早日一睹奇观
2011年,“万佛堂、孔水洞石刻及塔”被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处历史文化遗产,如此引人痴迷又动人心魄,为何尚未让更多的人来瞻仰欣赏?据介绍,这里原来有煤矿,离城区又远,所以不具备开放条件。现在矿区关停,当地正在规划产业转型。在守护好这处“国保”的同时,结合当地的工业遗存开发,期待人们能早日来此一睹珍奇景观。
此次探访拍摄,全程都有房山区文旅局工作人员现场监督,严格服从文物保护的要求。我们也特意使用了对文物无损的冷光源。自1589年春天落成,这座宝殿应该从未被映照得如此辉煌,我们甚至能分辨出浮雕罅隙里藏匿千年的颜色,领略其迷人的风采。
延伸阅读
“万佛堂、孔水洞石刻及塔”是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市房山区河北镇万佛堂村。孔水洞是北京的最大地下水泉之一,洞内石壁上有隋唐时代的刻经和造像,洞上的万佛堂里满布浮雕石刻,附近还保存有辽代华塔、金元之际的砖塔各一座。整组古迹对研究古代艺术和水文变迁,都有重要价值。
根据1977年在《文物》杂志上发表的调查,万佛堂孔水洞一带的寺院布局“已无任何遗迹可寻。但从现存石雕的规模来观察,这个地方应是隋唐两代幽州西南的佛教活动场所”。目前坐落在孔水洞上方的“万佛龙泉宝殿”修建于明代万历年间。殿内的三面墙壁镶嵌着31块汉白玉石板,大多仍是唐代遗存。因为雕满形态不一的菩萨、供养人,所以当地民间俗称其为“万佛堂”。
1月9日,在国家京剧院建院7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剧院青年艺术工作者回信,勉励他们“传承前辈名家优良传统,践行艺术为民,坚持崇德尚艺、守正创新,让京剧艺术持续焕发时代光彩,为繁荣文艺事业、建设文化强国贡献力量”。
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世界遗产委员会对“北京中轴线”的评价是这样写的:“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那么,怎样理解“中国理想都城”,什么是“秩序的杰作”,北京老城究竟是怎样一座何其壮美的都城呢?
2025年元旦前后,全国电影市场持续升温,一批优质影片汇聚银幕,为节日增添了文化气息。感人至深的剧情片、轻松搞笑的喜剧片、惊险刺激的动作片……为观众带来多样化的观影选择。
今年以来,国铁集团持续加大特色旅游列车开发力度,打造了一批各具特色的旅游列车品牌。今年前11月,国铁集团累计开行旅游列车1737列,同比增长17.6%,掀起火车“慢”游消费热潮。
连日来,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积极“走出去”,对外精准推介燕赵文旅资源、签约合作项目、开拓文旅市场,海外“朋友圈”动态持续上新。
据了解,华熙LIVE·五棵松商业街区将文化、体育、娱乐、艺术、教育与生活等业态充分融合,并结合周边配套设施举行文体活动,很受年轻消费者喜爱。此外,首店、首发、首展、首秀等也增添了这里的吸引力。
近日,由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戏曲百戏(昆山)盛典举办,“南腔北调”在此交流展示,戏曲名家带来精彩展演。本期我们约请参与百戏盛典的戏曲人才和相关从业者,就戏曲人才培养、濒危剧种保护、创新传播方式等问题进行探讨,为繁荣中国戏曲百花园建言献策。
“白族扎染的工序多达10余道,其中扎花和染色最为考究。扎花考量技法的精致度,染色是通过天然染料染出不同颜色,十分考量技术和经验。
历经19天的精彩演出,9月23日,2024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闭幕。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司长明文军出席活动并讲话,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杨志纯宣布盛典闭幕。
8月20日,国产首款3A(高成本、高体量、高质量)游戏《黑神话:悟空》全球同步上线,一经发售,相关词条迅速登顶海内外多个社交媒体热搜榜单,持续刷新在线玩家纪录,带动众多相关取景地关注度翻倍,中国外交部甚至也回应其热度……“悟空”彻底“出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