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您在专著《论乐之韵》中,提出艺术家所表达的正是一种人生经验的艺术体验,这种体验人生的艺术精神,是否也贯穿到您对文化产业的研究中?
蔡晓璐:是的。中国传统艺术理论中对于“人生的艺术化”的境界追求,也应当体现在当代文化产品中的文化价值里。这种对于人生经验的艺术化、审美化的体验,孕生于中华古典传统哲学与艺术学,经过创造性转化,赋能于当代文化产品与服务。一方面,应该让消费者体验到中华文化的精髓、中华艺术的境界;另一方面,这种文化内涵的注入,将极大提升文化产品的文化价值,继而促进文化产品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协调统一发展。而我们所需要做的正是将中华传统的艺术精神,以当代的文化符号或话语体系表达出来。同时,人生经验的艺术体验所蕴含的人性特质(Humanity),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既是传统的,也是当代的。
记者:您对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有什么样的期许?
蔡晓璐:我在美国访学时,接触到了社会企业以及社会创新等概念。我认为社会企业作为社会创新的一种重要手段,十分有发展潜力。尤其是文化领域的社会企业,如果能在中国发展起来,将能够解决我们目前公共文化服务提供机制方面的诸多问题。在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与文化产业协调统一发展方面,将起到重要作用,同时也将促进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文化创新。
蔡晓璐简介
蔡晓璐,中国文化产业研究学者、古筝演奏家。2012年,获北京大学艺术学理论博士学位。同年,进入中国传媒大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文化产业相关研究。2018年-2019年,作为访问学者,赴美国南加州大学从事文化产业与社会创新相关研究工作。回国后,继续任教于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她曾因古筝演奏获得国家级最高音乐奖项“文华奖”;在艺术理论研究方面,曾获国家级研究奖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奖”。出版作品有艺术理论专著《论乐之韵》。
网红很多,但火到海外的很少,而能够像李子柒一样背负上“文化输出”重任的,更是前无古人。最近,关于“李子柒是不是文化输出”的话题在网络引发争论,也让李子柒更火了一把。
春节来临之际,由四川省南充市蓬安县文化志愿者组成的文化下乡小分队来到睦坝镇瓦店村王家大院,为当地群众进行变脸、舞龙舞狮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表演,把精神食粮送到老百姓家门口,共迎新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