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文化频道

文化
当前位置:文化 > 博览 > 思想 > 正文

艺术先行者的故事:这世上的热闹 都出自孤单

连着几天的热搜轰炸,各位应该都欣赏过《最伟大的作品》了吧?

这几天,所有人都在讨论MV里的艺术史,说里面的艺术家们有多伟大,但似乎忽略了最后一句歌词:这世上的热闹,都出自孤单。

作为艺术的先行者们,世界因他们而热闹的同时,却忽略了他们因艺术而承受的孤独。

周杰伦之所以在《最伟大的作品》里与他们对话,可能是因为,周杰伦也是如此。

所以,要了解周杰伦的这份孤独,我们还需要先了解这些艺术家们背后的故事。

1

来自19世纪的声音:别装了,来点真实的

这场对歌词探索的开端,我们需要先去见见一位会用光写诗的老朋友——莫奈。

艺术先行者的故事:这世上的热闹 都出自孤单

在当时的艺术界,正值文艺复兴之后,一切技法性的知识处于巅峰。

“何为美?”成为一个有答案的问题。

艺术先行者的故事:这世上的热闹 都出自孤单

莫奈同时期的艺术家作品

我们可以看到,莫奈同时期的艺术家作品,对美的追求还在于技法和写实——把衣服褶子画得够细,把人画得够标准够美,把细节刻画得够逼真。

这些艺术家学画的过程跟今天艺考的学习相似,每日坐在室内对着石膏做着不同角度的练习,把这些光线记下来,日后的作品里可以脑内打光。

莫奈的可贵就在于他坚定自己肉眼看见的颜色,自己画笔描绘的景象才是他的美学。

这就像是在千篇一律的网红脸里,横空出现一张原生态面容,虽然不够精致,还长着天然的野生眉,显得生猛,但无比自然,有一种天然的力量感。

这就有了那幅狂野与柔情皆在其中的《日出·印象》。

艺术先行者的故事:这世上的热闹 都出自孤单

莫奈《日出·印象》

1234...全文 6 下一页
关键词:

相关报道:

    推荐阅读

    宋人心中的“斗茶神器”!每只建盏都是孤品

    宋人心中的“斗茶神器”!每只建盏都是孤品

    宋人喜爱斗茶,所谓斗茶,就是用点茶的方式,评判茶和茶汤的质量

    2023-06-02 11:21 宋人 斗茶 建盏
    儿童节,跟着“千岁宝宝”们嗨起来!

    儿童节,跟着“千岁宝宝”们嗨起来!

    今天是“六一”儿童节,无论你多大,都希望你能拥有像这些文物一样的童真

    2023-06-01 13:38 儿童节 博物馆 文物
    不起眼的“柘皋之战”,如何奠定南宋百年国运?

    不起眼的“柘皋之战”,如何奠定南宋百年国运?

    南宋建立初期,为了立国,曾与北方的金及其扶植的伪齐激战无数,其中如郾城大捷、朱仙镇之战等在民间广为流传,甚至被小说传奇大肆渲染(如朱仙镇“岳家军八百破十万”等),岳飞和韩世忠等名将及其统领的军队,也广为后人熟知。

    2023-05-31 14:26 柘皋之战
    牛!这本1900多年前的字典,我们现在依然在用

    牛!这本1900多年前的字典,我们现在依然在用

    《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字典,它不仅具有查字的实用功能,还在中国文字发展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里程碑意义

    2023-05-30 14:45 第一部 字典 说文解字
    一起来见识一下康熙的个人爱好有多“烧钱”

    一起来见识一下康熙的个人爱好有多“烧钱”

    康熙六年(1667),刚刚亲政不久、14岁的康熙帝曾召见还处于软禁中的南怀仁,向他讨教天文历法知识。康熙提出了一个问题:“法合天与否,有何明显的依据?”即判断历法准确与否,其依据是什么?南怀仁认为,历法“合天与不合天,从古以来皆以测验为依据”。南怀仁提议,用推算日影长度的方法来验证历法准确度。

    2023-05-29 10:03 康熙 天文学
    宋韵女性服饰 让雅致步入日常

    宋韵女性服饰 让雅致步入日常

    在中国文化艺术史上,宋代文化具有举足轻重之地位,是中国古典艺术之巅峰。宋人还开创了一个“诗意生活”的时代,让雅致步入日常,韵味藏于生活。

    2023-05-26 09:23 宋代文化 女性服饰
    吃不了兜着走!古人赴宴也“打包”

    吃不了兜着走!古人赴宴也“打包”

    《礼记·杂记下》说,有人问曾子,“夫既遣而包其余”,曾子告诉他:“既飨,卷三牲之俎归于宾馆”。可见,古人认为吃不了的美食应“打包”带回。

    2023-05-24 11:48 古人赴宴 打包
    千年积累下来的古代图书,最后都去哪儿了?

    千年积累下来的古代图书,最后都去哪儿了?

    作为文明传承和信息记录的载体,书籍是每个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无论是“学而时习之”的刻苦,还是“不求甚解”的消遣,书籍总能带给我们以精神层面的愉悦和满足。

    2023-05-23 10:22 文明传承 信息记录 书籍
    清末“中国的华尔街”,为什么在平遥?

    清末“中国的华尔街”,为什么在平遥?

    提起美国的经济,人们最先想到的是大名鼎鼎的华尔街(Wall street)。17世纪时,华尔街是荷兰殖民者为抵御英军修筑的一堵土墙。百余年后,华尔街两旁布满了金融机构。

    2023-05-22 10:23 平遥 中国的华尔街
    滕子京为好友范仲淹重修岳阳楼后,为何凭栏哭泣?

    滕子京为好友范仲淹重修岳阳楼后,为何凭栏哭泣?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

    2023-05-19 15:19 滕子京 范仲淹 岳阳楼

    中华网文化头条号

    中华网文化微博

    联系方式

    频道合作
    负责人 陈蕊
    chenrui@zhixun.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