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文化频道

文化
当前位置:文化 > 博览 > 思想 > 文化评论 > 正文

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成功探索

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成功探索

——舞蹈诗剧《只此青绿》专题评论

日前,由故宫博物院、中国东方演艺集团有限公司、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出品,域上和美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舞蹈诗剧《只此青绿》在京举办了专家研讨会。总编导周莉亚、韩真,舞美设计高广健等主创人员,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冯双白,中国国家画院院委、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张晓凌,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顾问、南京艺术学院舞蹈学院名誉院长于平,北京舞蹈学院副院长许锐,中国文联舞蹈艺术中心常务副主任、《舞蹈》杂志社常务副主编张萍,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副司长金瑞国,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臧小戈,人民日报文艺部副主任刘琼,中国文化传媒集团、中国文化报副总编辑赵忱,北京日报、北京晚报首席记者王润,广州大剧院总经理何鹰等对作品展开深入研讨。研讨会由中国东方演艺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景小勇主持。与会专家学者充分肯定该作品的创作,一致认为《只此青绿》的成功不只体现在表现形式、叙事手法和舞蹈技巧的创新上,更重要的是实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成功探索。本报特刊登部分专家的精彩发言,以飨读者。

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成功探索


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成功探索


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成功探索


图片均为舞蹈诗剧《只此青绿》剧照

王徐峰摄

东方特质、原创性和文化精神

看完《只此青绿》,总体感觉是特别具有东方特质、原创性和文化精神。它的最大特点是原创性,此外,就是鲜明突出的文化精神。我们说各种传承,物质性的遗产也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好,包括具体的技艺传承,比如各种工艺、各种艺术形式,也包括舞蹈里面的民间舞、古典舞,等等。但是,各种传承里,最重要的是文化传承、精神传承,是我们对中国历史、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里的中华文化精神,包括中华美学精神的传承。站在这个角度,我们再回头看中国东方演艺集团近来的创作,会发现他们不仅从历史生产和历史生活中寻找创作素材和创作元素,而且借助想象和再现历史文化题材来彰显中华美学精神。这是“最东方”“最中国”,也是高度的文化自信。

具体到舞台艺术创作,如果说美学精神是意和观念的东西,那么把这个意和观念呈现在舞台上,就要通过艺术家们的创作,用舞蹈、音乐、美术等各种形象复活在舞台上。从《唐宫夜宴》《洛神水赋》到《国家宝藏》,包括《只此青绿》,能够不断地“破圈”,成为现象级作品,说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创作,是能被当代观众接受的。对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我们“知其然”,也应知其“所以然”。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面对《只此青绿》,我想到的第一个词,是“精品化意识”。有“精品化意识”,这部作品才会不断修改,不断巡演,不断有突破性的面貌,不断趋于经典化。第二个词,就是“传播意识”。优秀的、好的作品,曲高,也可和众,其实这里面不仅有传播技巧的问题,也应该在创作之初就成为追求,追求把古典或传统优秀文化与现当代的观赏习惯和审美口味接驳。我们的舞台艺术作品,要引领审美,让大家喜欢、理解。《只此青绿》,给观众的感受是如诗如画、出彩出新。

《只此青绿》的舞台美术,包括服、化、道确实出彩出新,达到了新的美学高度。不仅整个舞台调度流畅自如,而且所有舞台元素、细节讲究,已然成为整个作品的有机部分,成为必不可少的内容,这才是舞美的高级之处。

该剧的舞蹈本体意识很强。舞蹈方面的主要特点是舞蹈语汇的创新,尤其是对于古典舞的创新。我认为,这部作品其实是对宋代文化生活的一种想象。这里面舞蹈语汇的创新很大一部分是对宋代生产生活的想象。很多舞蹈语汇的创新有画面感。比如对于传统文化元素的诗意化提炼。这种诗意化提炼让作品有感染力。最值得称赞的是,这部作品体现出与内容相匹配的古典美学风范,比如留白、写意,用得好。留白、写意都是中国传统美学的特征。期待《只此青绿》通过不断的舞台实践,最终成为经典。

(刘琼人民日报文艺部副主任)

舞问“青绿”悦动心房

舞蹈诗剧《只此青绿》舞蹈选段登上央视虎年春晚,引起了观众的广泛关注。其实这部剧在首都及全国首轮巡演中就已经收获了一波热烈的反馈,观众的热捧不仅为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演艺市场注入了生气,更让业界透过这一抹“青绿”对中国舞坛的盎然春意有了更多期待。像是拂绿大地的“报春花”,《只此青绿》不但以自身的审美气质将中国东方演艺集团的艺术创作推向了一个崭新的高度,也为中国舞蹈创作的发展及其走向,提供了一个富有指标意义的历史坐标。《只此青绿》不仅是中国当代舞蹈创新探索的一部力作,更是中国舞蹈人攀登艺术高峰的又一次拼搏。

一段时间以来,伴随着国力的不断提升,中国舞蹈创作领域也出现了一些相当鲜明的积极信号。这里有两个维度为中国舞蹈事业指明了前行的方向,一是中国快速崛起的步伐,二是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无疑,这一切都为中国舞蹈艺术的进步有效赋能,而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实时推出的《只此青绿》,无疑是这其中的一个极其亮眼的舞蹈佳作。

由一幅宋代的古画作而展开的一台舞蹈剧目,《只此青绿》将审美视野投向中国古代,从历史的横断面中去找寻创作灵感,将艺术理想寄寓于自我传统当中,这充分体现了当下创作者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欣赏和审美观照。努力挖掘传统,放大并彰显中华文化固有的美,让艺术的关怀透过艺术创作的过程滋润观者的心田,于此,《只此青绿》做得的确出色。

从专业的角度来衡量,《只此青绿》的成功显然并不只在于“复活”了某幅画作,也并非是在重建或复现某个朝代舞蹈种类的功夫上,她体现出的是具有纯粹性和极高审美价值的优良文化品质。从剧情的处理上看,该剧并不复杂,不过是对于一幅古画的理解及其挖掘,这种剧情走向及其方式或许更易于将观者的关注点投入剧目所要努力呈现的艺术意象的层面上来,能够顺利地激活观者的艺术感悟力和想象力,进而达到与创作者和表演者共情融通的交互效果,让舞台上所积攒和呈现出来的艺术效能和气力,汨汨地流淌在观者心间并最终产生舞台上下的共鸣。于此,《只此青绿》不动声色地完成了一次极为有效的审美传递。

这部作品的审美高度的确是实实在在的。随着在设计上堪称精良的舞台机关的不断演进,“画”中的宋代男女瞬间便把观众带入一个写意而空灵的环境中。雅致的装束,独具的扮相,一种升腾着勃勃朝气的人生诗境瞬间氤氲开来,画中意象呼之欲出,而创作者绝妙的艺术智慧也随之泼洒开去,于是,观众的感知从舞蹈起继而至音乐至舞美至灯光至视频至服装……每一舞台元素都在拼力争夺着观众的视听知觉,并合而产生出极有品位的艺术意象。那些高高矮矮、起伏不定的半圆片形装置,随着往复旋转的舞台空间,兜兜转转、升升降降、开开合合、起起落落形成各种视效,层层展开并不断蔓延,直至万种情致抒泻而发。《只此青绿》做到了舞台效力的巨大提升和飞扬,每一细节、每一衔接,都绝不马虎,也绝不轻易放过,因而从容地带给人以赏心娱目之悦。这种“悦”,最难得的是建立在放大和强化了中华独有的传统文化之美上的,拿捏有致,动静皆宜,可以见出主创们在参悟并努力表达中华传统文化这个大课题上收效颇丰。

艺术上的用心在《只此青绿》中也是俯拾即是。例如展卷人这个角色的设置和处理,就是本剧的一个亮点。作品中,展卷人虚实有度,勾连古今,特别是能够将创作者的想法及其对于表现上轻重缓急的取舍剖析开来,可谓是妙著文章,串联时空,让观众既看到了主创们自我艺术选择的视野和率真的表达,又可以感悟到编导巧妙的结构,突破固有套路,从而将现时思绪融入对古今关联的大思考之中。正是突破与重建并举,技法与艺术表现齐彰,显示出主创们越来越自信的对剧目整体驾驭的能力和才气。特别是,在一众古代人物游走中,让一个现代人穿插于其中,丝毫没有违和感,也不杂乱费解,对主题的传达和引申都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可谓是一次颇有效果的成功实验。

舞段的处理和编排上,更是显现出主创们越来越老到的操控功力。在《只此青绿》中,动作的选择和凸显更如庖丁解牛,显示出愈加游刃有余的拿捏力道,动静结合、疾徐相关的舞动,让每一个舞段都拥有着恰到好处的审美把控。结合创作者这些年来的一系列舞蹈创作来审读,她们的这一特质已经体现出十分鲜明有效的创作气口,既含有她们一贯的独到艺术主张,更可以看到她们对艺术理想及其高度的感悟和追求。在艺术实践这个既需要才华又有待努力和不断提高的过程中,唯有用心实践并不断检验方可胜出。而周莉亚和韩真这两位主创在过往创作上的每一步积累,都在向我们诉说着她们笃定的态度和匠心。

《只此青绿》无疑是一部具有极佳审美呈现的舞作,从创作到制作到表现都不啻为国家艺术院团创演机构的一个了不起的突破,极具大气魄而又接地气,努力贴近大众审美但又绝不媚俗,奋力迈向艺术高峰而又不曲高和寡,特立独行又宁静致远,彰显精神而钟情审美,如此的创作趋向令人鼓舞,而市场的回报和业界的口碑则更会让人对中国舞蹈艺术的繁荣发展更加信心满怀。

(江东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研究员)

将心注入,用勇气和执着面对每一次创作

2021年8月20日,《只此青绿》在国家大剧院首演时,我一直站在侧台,观察着舞台装置每一个CUE点的运行是否能按设定准确完成,比任何一次的首演都紧张。直到今年1月23日,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收官演出,经过了50多场的巡演和15次装、拆台的考验,心情才平静下来。

现在回忆当初的创作过程,确实艰难,曾一度因没找到最准确的视觉语言而非常焦虑,设计方案出来后又为解决技术问题操碎了心。似乎从创作伊始就走上了一条极具挑战、充满冒险与失败的不归路……追求独特的表达方式,放弃成功经验,寻求突破。与周莉亚、韩真两位导演共同的艺术追求、共同的勇气和执着支撑我们一路走来,这也是我们每次合作的约定。

创作进程中,编剧通过七个篇章的演绎,挖掘了将“匠人们”对少年王希孟的内心低语,并将自己的辛勤劳作融于丹青长卷之中这个角度,对我触动很大。正是无数的默默无闻与渺小组成了最后的伟大,正是无数的生命精华融合才能超越时间的禁锢,把那工匠精神的虔诚与信念传递到我们面前。这个角度既传递出创作者的情感温度,也让工匠精神的传承有了当下的意义。舞美设计师就是建构《只此青绿》艺术生命中的一员,是工匠精神的具体落实者。

《千里江山图》的观赏方式:将画慢慢展开,一手拨,一手卷,一章一章观赏,一段一段品味,且行且观,直到12米的尽头。去年4月一个阳光明媚的春日,我有幸与主创们一起在故宫博物院咫尺亲见原作。巨大的桌案之上,画卷从层层锦缎中亮出芳容,静观专家们心怀敬畏之心的每一个展卷细节,完全被中华传统文化中独有的赏画方式所打动。以“展卷”为核心视觉想象依据的设计构想逐步清晰。

舞者即青绿。舞者出画、入画,“舞绘”《千里江山图》的导演构思愈加明确。展卷人作为当下视角的设置,也让我聚焦思考如何建构多重空间,与观众共同完成一次流动的时空穿越之旅。因此,舞美设计必须放弃惯常的提供每个篇章场景的思维方式,也要放弃使用《千里江山图》的图像元素构成视觉主体,更要放弃镜框舞台一切惯常的技术手段,只有自我建立一套演出技术系统,一切从表演出发,方能实现“展卷”意韵。为演出提供独特而灵动的、舒缓而流畅的视觉叙事方式。

使用转台并非新的技术手段,将地面设计成为多重转台,与空中多重旋转装置组合在一起的使用方式尤显独特。既能准确契合“展卷”的视觉表达,又能产生丰富的时空流转想象。这个想法让我从多个否定的方案中为之一振,立刻制作了一段小视频,非常兴奋地发给两位导演后,马上就得到了认可。短暂的喜悦之后接踵而来的是深度焦虑……经验和事实告诉我:独特的创意和高难度的视觉呈现不仅需要强大的技术支撑和时间保障,而且通常在固定剧场中的驻场演出更易于完成。这时《只此青绿》未来5个月已经不间断排期全国50场巡演,自北京首演结束到南通大剧院首站巡演仅余27天,其中包括拆台、回库、长途运输、装台、剧场合成时间。这意味着只此舞美设计方案没有备选,既要挑战制作技术难度,还要挑战14个城市长途运输颠簸、频繁装拆台,全国50场安全巡演的考验。这无疑是背水一战。

最后设计方案确定为:地面为四圈转台,最大直径分别是13.20米、10.04米、7.60米、每圈宽度1.40米,中心圆直径1.80米,在电机驱动下时而同方向旋转,时而逆向,时而交错,形成不断变化的舞台空间;空中装置最大直径为10.06米,在三圈同心圆的铝合金桁架上由18台电机带动3块“画卷”弧形板自由滑行、升降起落;同时空中装置上还安装了55支电脑灯,重量1980公斤,加上装置自重达3480公斤,需要10个电动葫芦吊装在剧场建筑顶部。空中、地面两组装置电脑编程、分别由两位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人员操作。当音乐响起,画卷缓缓展开……空中34个,地面38个,共72个CUE点变化,两个小时的演出中始终与舞者保持紧密配合,定位精准,误差在2厘米之内。舞者与画卷高度交融,成为此剧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打破了历往我在剧场里完成一个剧目舞美创作使用技术手段数量与难度的历史纪录。巡演至上海大剧院时,《文汇报》曾以这样的标题报道:《〈只此青绿〉“沉浸式”赏画舞台艺术创作迈入新技术时代》。简约而不简单、独特而极致的审美理念被媒体高度关注,观众所表达的获得感、满足感给予我们极大的鼓励,鞭策我们今后继续努力。

去年4月初,地面4圈转台1:1全部制作完成,安装到东方演艺集团排练厅时,距国家大剧院首演提前了4个月,运行一直保持稳定,方便导演编排动作。但空中悬吊装置就远没有这么乐观,复杂的技术方案由于加工时间短、没有调试周期,虽多次与技术专家论证方案,面对全新尝试仍然担忧。即需要将灯具尺寸、数量、装置整体的承重、巡演拆装结构进行测算,更需要规划如何将地面转台、空中装置、灯光、其他舞美布景、纱幕、边沿幕、大道具等,保证一天半时间内装台完毕。“画卷”最初选择接近丝绢的半透明材质,安装后既难平整又给灯光投射带来很大困难,材质过轻、过重都影响运行的精准和稳定。几次更换材料、加急订购、昼夜赶制……在国家大剧院台湖剧场合成时,面对空中装置极不稳定的表现,大家忧心忡忡,情绪低落,有时甚至几近崩溃。所幸这些令人头疼的技术难题,在制作团队的不懈努力下,最终都得到了有效解决。

《只此青绿》空中、地面复杂的舞台装置,对“展卷”意韵的呈现,也体现了周莉亚、韩真两位导演及导演团队对时空流转丰富的想象力,舒缓而流畅的运动,舞绘出一个个惊艳的绝美瞬间,赋予了舞台装置鲜活的生命力;音乐、舞美、灯光、多媒体、服装、造型设计等各个创作团队对完美呈现精益求精的追求,舞者们高超的表演与舞台装置运动的高度配合……汇集在观众面前的不仅仅是美的画面,或是时空相交所带来的生命感动,更是主创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敬仰,对工匠精神的积极回应。只此敬畏才对得起传世巨作,只此虔诚与信念才是对自己职业的最好尊重。

首演之后,观众喜欢,巡演所到之地一票难求,作为创作者非常欣慰。还看到不少年轻的观众身着汉服,甚至应景地穿戴宋服佩饰前来观剧,非常穿越、有趣。通过一次面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诚意创作,能够唤起观众强烈的文化自信,超出了我们的预期,深感自豪。同时,也促使我们去思考:如何以工匠精神,将心注入,用勇气和执着面对每一次创作。有幸成为众工匠之一融于《只此青绿》主创团队,我的工作只是其中一部分。

(高广健国家大剧院舞美艺术总监、国家一级舞美设计、《只此青绿》舞美设计)

让文物活起来的一次生动实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了系列重要论述。他曾指出:“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1月20日晚,笔者有幸观赏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原创舞蹈诗剧《只此青绿》,与古人对话,感慨有三。

一是挖掘文物价值,阐释千里山河。《千里江山图》是北宋宫廷画家王希孟18岁时的作品,绘成于徽宗政和三年(1113年),绢本设色,纵51.5厘米,横1191.5厘米,画幅整体气势雄阔,千里江山尽收眼底;局部描绘精细,动静结合,是宋代青绿山水画的代表作。后人评其在丹青画作中“自可独步千载,殆众星之孤月耳”。中国书画有其独特的审美与意境,画家常抒胸臆于笔端,展情怀于绢纸。丹青中的江山,来自大地,来自生活,也来自心中。舞蹈诗剧《只此青绿》细腻而生动地讲述了作者作画的心路历程,也概括而形象地展示了青绿绘画的创造手法。特别是天才少年流连祖国山河,贴近百姓生活,悉心习画创作,经过丰富而曲折的过程,穿插篆刻、织绢、磨石、制笔、淬墨等传统技艺,达到天地凝心、万物聚毫、人画合一的境界,最终成功演绎“千里江山”并以身入画的情景设计,令人感怀、感动。

诗剧基于对文物价值和历史背景的深入研究,深刻阐发中国古代山水画中蕴含的哲学思想与人文情怀,并深切关联当今时代精神和社会价值,是让文物活起来的有益实践,是舞蹈家立足传统、心系人民、全情创作的优秀作品,也是中国传统工匠精神传承发展的崭新范例。

二是创新艺术表现,重构千年对话。诗剧采用时空交错、场景穿梭、情感交融的叙事结构,以《千里江山图》轴为载体,将跨越千年的现代博物馆人与北宋天才少年王希孟链接起来,今人情系古代,古人恋念今时。博物馆人由对《千里江山图》的潜心研思,恰然走入王希孟的内心深处,共其度过沥血呕心的创作时光,也真正领悟出了《千里江山图》的倾心价值。舞台设计、场景布置、灯光运用等均围绕“只此青绿”的主题展开,舞蹈动作、组合编排、节奏设定等勾勒出层次丰富的画境,让观众跟随博物馆人的视线,沉浸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意蕴和美学意趣之中,流连忘返,达成古代文物与现代社会的精神共鸣,也将延绵千载的文化传统,赋予了蓬勃无穷的生机活力。

三是协力文化传承,牵动千万观众。《只此青绿》是文博单位与艺术院团、新闻媒体跨界合作的一次成功探索。剧情起始在博物馆“千里江山”丹青画展开幕之际,也是北宋画家王希孟运笔《千里江山图》之时,而结尾定格于观众观展、希孟来寻,无疑是剧情的逻辑呼应和思想升华。现代博物馆人与千年前画家的心心念念,皆为传统文化的守护与传承,皆为人民大众的文化滋养与文化认同。博物馆开展收藏、保护、展示的目的,是为了公众的教育、研究和欣赏,博物馆实现为社会及社会发展服务之功能的一个基本途径,就是使自己的观众成为社会文明进步的参与者和推动者。观众能从文物中汲取文化养分,增强精神力量,是千千万万如王希孟一样的创作者和万万千千如展卷人一样的博物馆工作者共同的梦想。《千里江山图》在观众心中的永生,正是王希孟的不朽。

近年来,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创排了一系列优秀剧目,也积极讲述着文物故事、中国故事。笔者认为,《千里江山图》所代表的文化精神,远隔千里、千年(时空)却又近在咫尺、眼前,始终在千万观众心中,从未消散。

(金瑞国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副司长)

以物之所在品只此青绿

《只此青绿》——舞绘《千里江山图》是围绕宋代王希孟及其《千里江山图》,以故宫研究人员展卷人为切入视角呈现的舞蹈诗剧,于2021年8月20日至22日首演于国家大剧院。整场演出依靠舞蹈诗剧的肢体语言,以虚实相生的时空,构建起“展卷、问篆、唱丝、寻石、习笔、淬墨、入画”的篇章纲目。糅合观众个体从“观看”到“识别”所形成的犹见与智识,直抵内心世界,形成对传统、绘画、诗剧、舞蹈、造物等再现化认识。

透过史料,似乎更让人翘首以盼的是《千里江山图》的内容与舞蹈诗剧的形式。作为中华美学的隽永经典展现,有关画卷内容,是对于山川河流、如诗如画景色的憧憬,它那抑或金碧瑰丽,抑或青绿浓郁的用色,无不在描绘着璀璨壮丽;有关舞蹈诗剧的形式,是对肢体表达、心智交流的抒怀向往,它那抑或无声诗性,抑或动静沉浸的观感,无不在连接着咫尺千年的审美意趣。

然而,随着时空在舞台所营造的氛围静止片刻后,沉浸式观演使观众跟随展卷人与王希孟的跨时空互动,品读到编剧与导演对于中华文化更为深邃的理解,他们挖掘至更加深刻的“物之所在”。南宋叶适在其《水心别集进卷诗》中提出“物之所在,道则在焉”。以往,对以传统绘画为代表的中华优秀文化的解读,人们更习惯于选择其“形而上”的精神价值,而《只此青绿》却另辟蹊径,通过完成《千里江山图》过程中所用之物,传递出经由古代而来的造物文化所秉持的观念、信念、价值、技术。其中凝练与镌刻着曾经的社会秩序、社会制度、价值标准、伦理规范以及技术共识等文明的体系。观众不仅感受到穿越千古而来的传统文化精神滋养,还借助古代手工艺人的展现穿插起从先秦诸子的百家争鸣到注重心性的宋明理学直至通达当下的思想盛宴。《只此青绿》通过“利器物”到“致用利人”的思想光芒铺陈出文化与文明路径中向上追溯与向外延伸的力量。使观众得以窥见另一种伟大,它直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内核,即文化的传承。

文化的传承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区域的行为意识和社会制度乃至路径选择具有巨大影响,对于社会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相比卷帙浩繁记录下的中华文明史,《只此青绿》以舞蹈诗剧的肢体语言,采用时空交错的叙事方式为观众展现出“千里江山”“国计民生”“器物之道”,其中对于规则、制度等觉醒的源头进行不断的追问,显示出华夏文明之所以能够对原始文化的超越和突破的根性力量。这也是人类文化的传承与文明的进步中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的重要所在。

《只此青绿》对手工艺人的致敬,让观众重回轴心时代,体味到技以载道、道器一体的“直冲云霄”,致敬中国人思维中所特有的东方文明关于物性的无形力量。它是寻回精神表达的源泉和内在动力,是一场由展卷人与王希孟之间所引导,伴随着《千里江山图》的创作而完成的超越存在的确信,是一种笃定依靠理性完成的信念。

中国古代文化始终在比照、借鉴、反思、超越以及突破中前行。王希孟所处宋代提出“礼即是理也”。而今天,《只此青绿》表现的不单纯是一张旷世千古作品的诞生,它是潜藏在造物评价之中的“藏礼于器”,桥接起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间关乎人生、宇宙,乃至国家治理的哲学大道。而场景的切换,也赋予王希孟、展卷人在亦实亦虚间打通时空,充盈起将“器物之道”迁回至现实的情节。在篆刻人、丝织人、采石人、制笔人、淬墨人面前,更多是物质存在、人的自身和自身行为的心性反省,即从物质层面开始的现实生存,再回到意识形态的循环往复。宋人毕生追求以儒家仁义为内在根基,实现理想人格和精神境界,带有存天理,去人欲的道德实践,注重心性与人的精神发展全面性。手工艺人手中的尺度、形制、工艺技术等物质,在《只此青绿》中被打造为《千里江山图》完成步骤的物性关系的外显,以物性、心性之美,强调王希孟受宋代文化滋养后的栖心与养志。编剧与导演始终在用这把尺,通过展卷人、王希孟、“青绿”以及诸舞者间轻盈、灵动、默契的诗剧化肢体语言度量直抵当下的内心精神和心灵所在。

“青绿”之于舞台则象征物之所在之外的意境与体味,她似乎独立于展卷人与王希孟轻盈、灵动、深沉的互动之外。“就像这幅画的灵魂。”好似具有一种余音缭绕的能力,又好似传统绘画中的留白,只有闲适、清淡的心态才能读懂她的存在。更接近现代人对于宋代美学“以素为美,以简为雅”的朴素认识。手艺人、“青绿”与舞者们以多焦点的舞台表现,引领观众慢慢跟随展卷人和王希孟进入意境当中,却又在每一幕转化时保持着诗歌般的意犹未尽,其意图更多是从温和、缓慢的状态中生发出依靠犹见与智识才能获得的感受。“青绿”时常独处于一隅,她的静谧安然,甚至需要观众依靠内心去自行寻找、谋划与确定她之于舞台的归处。如果说手艺人代表着物之所在的理性,“青绿”则代表着理性之外的先行感知,在《只此青绿》的虚拟与现实各个临界境遇中打开超越空间、存在、生命的多个维度,以舞者的张力使“现实”更为自由化。

颇具意味的是《只此青绿》整台演出没有惊心动魄、跌宕起伏的历史再现,却处处含蓄迂回地流露出对隽永如斯的崇敬,引导观众感念于剧中的王希孟感知到展卷人为他披上外衣那一刻,也感动于王希孟穿越至现代《千里江山图》展出现场与展卷人的对望及相互拜谢。演出自然而然埋下故宫研究人员们研究修复古代器物的伏笔,使观众从“思想世界”走入凡尘走进当下,揭示出“大匠造物”“物以致用”智慧的古今传承。把人——王希孟与物——《千里江山图》放置于手艺人、展卷人以及舞者穿插的虚幻而又现实的空间当中进行礼赞,将造物这一江山恒久的国计民生,与王希孟的创作、人生、理想结合起来,以不同手工艺人的身份、功能形态的量化提升至社会、人生以及当下诘问。使观众了然,身处历史宏观进程中,致敬经典不仅是单纯引入后世的赞赏和推崇,更多要看到它所处时代的思想与信仰,并以此为契机引导当下社会价值判断及思想流向。之于《只此青绿》,它的存在也于江山无恙与岁月静好中,剥离了喧嚣浮躁、虚妄功利,诗意淡然间将经典聚焦于“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舞就中国传统艺术精神与中国古代造物文化演进的双重伟大!

(臧小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新媒体艺术与设计学院教授)

既叫好,也叫座

在《只此青绿》尚未问世的时候,我们就知道了这部剧正在创作。第一次听说还是有点疑惑,因为从名称上,还无法想象这是一部什么样的作品。自从在国家大剧院成功首演后,《只此青绿》的口碑就扩散开了,对此剧的关注度也越来越强。所以广州大剧院在确定承接此项目后,我们的宣传团队就将本剧定为2021年广州大剧院舞蹈演出季的开幕大戏,进行了重点宣传。近年来的舞剧热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包括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孔子》等作品票房的热卖,推动我们剧院开启了“舞蹈演出季”这一新的演出版块,在每年秋季大力引进业内最新或是最受瞩目的舞蹈作品,而主推的重磅演出就是《只此青绿》。

当时《只此青绿》定于2021年10月15日至17日演出,我们于9月10日开票,开票首日销售达70多万元。在正式演出前的一个月里,剧院官方推广渠道不间断地发布宣传稿件,并在剧院各个广告位铺开硬广宣传,线上线下并举,持续发力。与此同时,为了进一步扩大《只此青绿》的影响,我们联络了媒体对周莉亚、韩真导演进行专题视频采访。为了让观众了解更多创作背后的故事,拉近与这部新作的情感距离,我们还特别组织了两场落地活动。一个是主创主演见面会,邀请到了包括两位导演以及四位主演在内的嘉宾出席,嘉宾们除了深度分享了本剧的创作历程,还为现场观众展示了“青绿腰”等舞蹈动作,让观众们进一步了解作品想要表达的情感和意境,对正式观演提高了期待值。还有一场是由冠名商浦发银行定制的沉浸式互动教学活动,几十位特邀观众身着古风服饰,走上舞台,在主演的带领和指导下,亲身感受《只此青绿》的编舞及舞台魅力。借助《只此青绿》的IP,给浦发银行及其客户一种独特、稀缺的沉浸式体验,这种活动的效果和反响都很好,对项目招商合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广州首演后,口碑爆棚,有很多观众进行了“二刷”“三刷”。我们联动深圳滨海艺术中心发布了深圳站的演出信息助力其宣传,并组织安排广州观众乘坐大巴往返,部分观众更是追随《只此青绿》到深圳完成了“四刷”“五刷”,让我们大为感动。这些积极举措,都一定程度地加强了《只此青绿》在广州乃至粤港澳大湾区的影响力。

最终,在销售层面上,随着不断的宣传发酵,《只此青绿》每日的销售额都保持着稳中有升的态势,最终票房闯过了三百万元大关,成为剧院今年票房最好的项目之一。这再次证明了优秀的艺术作品不仅叫好,更会叫座!而当《只此青绿》正式在我们剧院歌剧厅的舞台上演时,广大观众终于领略到了这部作品的不凡之处。近年来,具有中华传统美学特色的创作逐渐成为演出舞台上的热门选择,许多演出团体的制作都在向中国古典美学靠近,作为场地运营方,我们早已感知到了这一潮流,也引进了一些剧作,但我们觉得《只此青绿》是这股潮流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部作品。

《千里江山图》这一故宫镇馆之宝,蕴含了博大精深的中国古典美学要旨,而舞蹈诗剧这一形式恰如其分地具象化了这幅画作,以及背后的人文故事与历史进程。所以,最终呈现的舞台散发出的巨大魅力令看过的观众都不禁拍手称赞。

我们认为这是一部值得从各个不同侧面解读的作品。比如从文化传承的角度,舞蹈技艺、舞台呈现的角度,都有丰富的话题拓展,颇具深度艺术价值。《只此青绿》首轮巡演过后引发了大规模的积极讨论,可谓给中国舞蹈艺术注入了一剂“强心针”,甚至可以说大大提振了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文艺演出市场。《只此青绿》的走红也再次说明中国传统的东西是可以“出圈”,可以成功走向市场,可以受到大众广泛欢迎的。这给我们今后的创作提供了非常宝贵的经验。首先,就是要不断创新传统内容的呈现方式,广大艺术院团、剧场剧院要能够准确把握住时代脉搏,创作出更加贴合这个时代潮流的优秀作品。中国的传统财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但“取”什么,又该怎么“用”,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只此青绿》就是基于中华传统美学为主要元素的一部创新性实验作品,它以舞蹈这种为广大观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呈现,极致地运用了现代舞台光影技术,这些都让观众对这部作品产生近乎真实的“亲近感”,让这部作品散发出与时代、与现代毫不违和的传统之美。其次,要更多关注年轻观众,年轻人是传统的传承人,是中国艺术未来的生命力。过去有观点认为年轻人太浮躁,喜欢的东西太过流行和肤浅。但其实,现在不少年轻人都是非常有想法的,而且很有品位。就《只此青绿》来说,在广州演出时绝大部分观众都是年轻人。所以说,我们在艺术创作过程中不能回避年轻人,一方面要了解和研究年轻人的需求、爱好,用年轻人喜欢的方式去吸引更多年轻群体关注艺术,关心传统;另一方面,要尝试用更多年轻的艺术家、艺术人才来担当主力,打造更多青年优秀艺术人才,为中国艺术的未来储备力量。

(责任编辑:陈蕊 zx0180、梁弈文)
关键词:

相关报道:

    推荐阅读

    让京剧艺术持续焕发时代光彩

    让京剧艺术持续焕发时代光彩

    1月9日,在国家京剧院建院7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剧院青年艺术工作者回信,勉励他们“传承前辈名家优良传统,践行艺术为民,坚持崇德尚艺、守正创新,让京剧艺术持续焕发时代光彩,为繁荣文艺事业、建设文化强国贡献力量”。

    2025-01-16 09:41 京剧艺术
    理想的都城,秩序的杰作

    理想的都城,秩序的杰作

    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世界遗产委员会对“北京中轴线”的评价是这样写的:“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那么,怎样理解“中国理想都城”,什么是“秩序的杰作”,北京老城究竟是怎样一座何其壮美的都城呢?

    2025-01-13 10:30 北京中轴线
    光影相伴 共迎新年   2025,电影院见

    光影相伴 共迎新年 2025,电影院见

    2025年元旦前后,全国电影市场持续升温,一批优质影片汇聚银幕,为节日增添了文化气息。感人至深的剧情片、轻松搞笑的喜剧片、惊险刺激的动作片……为观众带来多样化的观影选择。

    2025-01-03 09:36 电影
    火车“慢”游,一趟集齐沿途风景

    火车“慢”游,一趟集齐沿途风景

    今年以来,国铁集团持续加大特色旅游列车开发力度,打造了一批各具特色的旅游列车品牌。今年前11月,国铁集团累计开行旅游列车1737列,同比增长17.6%,掀起火车“慢”游消费热潮。

    2024-12-23 10:33 小兴安岭
    河北文旅海外“朋友圈”持续上新

    河北文旅海外“朋友圈”持续上新

    连日来,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积极“走出去”,对外精准推介燕赵文旅资源、签约合作项目、开拓文旅市场,海外“朋友圈”动态持续上新。

    2024-11-20 10:30 河北文旅
    逛市集 看演出 赏非遗,去街区赴一场城市休闲游

    逛市集 看演出 赏非遗,去街区赴一场城市休闲游

    据了解,华熙LIVE·五棵松商业街区将文化、体育、娱乐、艺术、教育与生活等业态充分融合,并结合周边配套设施举行文体活动,很受年轻消费者喜爱。此外,首店、首发、首展、首秀等也增添了这里的吸引力。

    2024-10-21 11:00 文旅
    如何让戏曲“大观园”里“百花绽放”

    如何让戏曲“大观园”里“百花绽放”

    近日,由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戏曲百戏(昆山)盛典举办,“南腔北调”在此交流展示,戏曲名家带来精彩展演。本期我们约请参与百戏盛典的戏曲人才和相关从业者,就戏曲人才培养、濒危剧种保护、创新传播方式等问题进行探讨,为繁荣中国戏曲百花园建言献策。

    2024-10-15 10:27 戏曲 剧种
    云南白族扎染:“布里生花”展新韵

    云南白族扎染:“布里生花”展新韵

    “白族扎染的工序多达10余道,其中扎花和染色最为考究。扎花考量技法的精致度,染色是通过天然染料染出不同颜色,十分考量技术和经验。

    2024-09-29 10:40 云南白族扎染
    2024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闭幕

    2024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闭幕

    历经19天的精彩演出,9月23日,2024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闭幕。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司长明文军出席活动并讲话,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杨志纯宣布盛典闭幕。

    2024-09-25 17:29 戏曲百戏
    《黑神话:悟空》引发海外“西游热”

    《黑神话:悟空》引发海外“西游热”

    8月20日,国产首款3A(高成本、高体量、高质量)游戏《黑神话:悟空》全球同步上线,一经发售,相关词条迅速登顶海内外多个社交媒体热搜榜单,持续刷新在线玩家纪录,带动众多相关取景地关注度翻倍,中国外交部甚至也回应其热度……“悟空”彻底“出圈”。

    2024-09-13 10:04 《黑神话:悟空》

    中华网文化头条号

    中华网文化微博

    联系方式

    频道合作
    负责人
    chenjing@zhixun.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