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有“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之说,即国家大事主要是祭祀和战争,这种理念在良渚文化中早有体现,良渚国王拥有神权、军权和王权,玉器便成为王室权力的代表。浙江余杭反山12号墓是良渚国王大墓,该墓随葬器物数量庞大、种类完备、质地优良、工艺精湛,远远超过其他墓例。作为此次展览最具重量级的两件文物——“琮王”和“钺王”就出自于此。
琮,首创于良渚文化,为高等级贵族所有,其在后世文化中被承袭,清代时,玉琮仍为上层社会所钟爱。出土于浙江余杭反山12号墓的一件“重磅级”玉琮,高8.9厘米、上射径17.1至17.6厘米、下射径16.5至17.5厘米,重达6.5千克,是迄今为止雕琢最精美、品质最佳、体量最大的玉琮,堪称“琮王”。它内圆外方,中部贯穿,四角施刻神人兽面纹。据介绍,玉琮在良渚文化时期是沟通天地人神的礼器,蕴含着良渚先民的宇宙观念和精神信仰。
展厅内,“钺王”与“琮王”并肩而立,尽显威严。“钺王”是目前唯一雕琢有神人兽面纹和鸟纹的玉钺。这种豪华型玉钺,是王的权杖,象征着权力与威严,柄嵌玉髹漆,上下端装配玉瑁和玉镦。玉瑁造型取自于神徽的冠帽,体现了王权神授。玉镦上有横截面为椭圆形的凸榫,内部有卯孔。凸榫以下饰满变形鸟纹和神人兽面纹。良渚国王麾下的“双王”便是良渚最高统治者至高王权的象征。
观展亮点
琮为何物
为玉琮配饰件 秒变“乾隆特色”
“现在可以明确的是玉琮和祭祀、礼仪有关系,但玉琮为什么要做成这种形式、在使用中如何放置等,还需要继续探索。”高蒙河说,一个有趣的事实是,大概从汉代开始,琮的具体作用就不太为人知,但是后代对良渚文化的传承一直绵延不绝,古人一直在仿制玉琮,“各朝代仿制的玉琮在形体、纹饰、结构等方面会有不同的调整或简化,但其‘外方内圆中空’的结构一直到清代都没有发生变化。所以,良渚文化留给我们探索的空间还很大。”
故宫曾经的主人乾隆皇帝,一生痴迷于玉,写了数百首咏玉诗的他,称赞良渚玉器“色得黄元之正”、“质具圭璋之素”。高蒙河介绍,此次展览故宫提供的34件珍宝中,很大部分就是乾隆皇帝收藏的良渚玉器,它们有的已变得富有“乾隆特色”。其中,一只玉琮内壁被乾隆配上了精美的珐琅胆,刻上了御题诗。他在御题诗中明确将此类玉琮看作是汉代贵族车辇抬竿上的饰件,名辋头,是汉代时玉,说明当时已不知琮为何物。而乾隆和工匠们均没有看懂玉琮上的神人纹,在刻琢诗文时将字迹刻反,与外部的神人纹正好颠倒。有趣的是,配上铜胆后的玉琮又有了一定的实用功能,可作为花囊或者香薰,成为乾隆日常欣赏、把玩的陈设之物。“乾隆还将有的玉琮变成了笔筒、花瓶等物件,可以看出,他自己也一直在摸索琮的具体用法。”高蒙河说,乾隆在世时,一直在考证这些玉器的年代,“开始认为是汉代,晚年又觉得可能比汉代还要久远……在某种程度上,他应该是最早研究良渚玉器的人。”
最早礼制
12件组配玉璜 良渚王后独有
展厅内,良渚王后身上最贵重的一件玉器尤为珍贵,这是一件由璜与成组圆牌的组佩。高蒙河介绍,良渚玉璜为半璧形,正面雕琢神兽像,尖角大眼,下部半圆弧状线把嘴、可能的下肢包括在内,具有龙首纹的特征,大眼之间的尖突位于璜的凹缺部位。玉璜一般与成组圆牌组合使用,作为颈饰和胸饰,是良渚女性显贵的专有佩饰。而王后拥有的成组圆牌数量最多,有12件。“这样的饰品佩戴在胸前有象征女性特征的用意,搭配的圆牌配件数量之多,显示出良渚女性中只有王后这样级别的贵族才能用玉的一种社会规制,这种规制就是中国最早的礼制。”
此次展览的展品体现了良渚文化丰富的玉器形制,包括玉璧、玉权杖、玉冠、玉璜、玉镯等。高蒙河介绍,此次展览的另一大亮点,就是将国王和王后陪葬的玉器经过精选,做了整体的展示。“过去的展览主要是展示‘琮王’和‘钺王’为代表的重要文物,这次是将配套的玉器近乎全套展出,包括王后墓里一些女性特有的玉璜、玉镯等玉器。”高蒙河表示,通过这样的展陈,观众能够了解良渚国王和王后在五千年前处于什么样的地位、拥有什么样的身份和权力。同时,良渚玉器的这种礼器系统也反映了中国最早的礼制,说明良渚时期已经产生了以礼治国的内涵,这种礼制一直传承至封建社会后期。
刻字石器
石钺上出现5000年前原始文字
玻璃展柜里,通过放大镜看去,一块小小的石钺上出现了原始文字。细细观瞧,石钺上的符号规则有序。据介绍,这是目前中国出土的最早的刻字石钺。“5000年前的良渚文化中,就已经出现了早期文字的雏形。我们说,中国有刻在骨头上的文字,有刻在陶器上的文字,有写在简帛上的文字,但刻在石头上的文字,被我们称作‘石刻’的文字,这件应该是最早的。”高蒙河说,文字也可以看作是一个城市、一个国家形成的标志。
据介绍,良渚文化共发现了340余种、700余个刻画符号,多个刻画符号组合排列在一起,具备文字的功能特征,可视作原始文字,但石钺上符号传递的意思、对良渚文字的释读,目前学界还在研究中。良渚时期还发现多件刻字石钺,可称作是中国最早的刻字石器。
观展提示
时间:展期至10月20日
地点:故宫博物院武英殿
门票:展览不单独收费
观众凭故宫博物院门票入院后,可免费参观
日前,杭州良渚首个大型国内艺术家原创公共艺术作品《众妙之门》宣告落成。作品造型体现出对良渚文化的深刻理解,仿佛一块倾斜的玉璧固定在时空里,彰显出凝固的力量感。
7月6日,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3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通过决议,将中国世界文化遗产提名项目“良渚古城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我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55处。
2019年4月,由艺术家戴上与孟令西烛为杭州万科良渚未来之光项目创作的公共艺术作品——众妙之门雕塑正式落成开放,该作品位于万科未来之光五千广场的中心地段,是这座新生城市里独树一帜的文化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