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传统节日,重阳节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代表性节日习俗,如“佩插茱萸”、“食蓬饵”(菊花糕以及后来的重阳糕)、“饮菊花酒”和“登高啸咏”、“群聚宴饮”等习俗。
但除了上述习俗之外,在重阳节这一天,古代一些地方还有迎霜宴、放纸鸢、女儿回娘家、赏菊等杂俗。
在重阳节这一天,古代会举办迎霜宴,吃麻辣兔。至于为何要吃麻辣兔,有种说法是"霜为素白,霜兔即为白兔",重阳常在霜降之前,故要迎霜,吃迎霜兔。
与登高、喝菊花酒、吃重阳糕一样,人们也用放风筝的方式欢度重阳。至于人们为何要在重阳时放风筝,除了重阳天高云淡,风轻日明,风筝可轻松乘风而上的气候原因外,还有些介于巫蓍之间的说法,于不经中颇为有趣。传说,重阳时放风筝是为了"放晦气",风筝飞得越高越远,则晦气也随之高飞远离,更有甚者,还要专门将线弄断,让风筝消失于云天之外。另有一种解释则说重阳放风筝是"放吉祥"、"放福气",风筝飞得越好,则福气越浓,放风筝者不仅不能弄断丝线,还要千方百计保护之,因为若是丝线断了,则"吉祥"、"福气"也随之飘向远方。
重阳还有“女儿节”之称,此处的"女儿"指的是已嫁为人妇之女。重阳女儿节在明清时颇为盛行,明代刘侗《帝京景物略》:“(九月)九日,父母家必迎女归宁,食花糕”。北京《大兴县志》则有:“九月九日,父母家必迎女归宁,亦曰女儿节。”
秋访延寿客,负手扣东篱。赏菊也是重阳节习俗的重要组成部分。菊是长寿之花,又为文人们赞美为凌霜不屈的象征,人们爱它、赞它,经常举办大型的菊展,而菊展多在重阳举行,因此重阳又称菊花节,而菊花又称九花。
重阳的源头,可追溯到先秦之前。《吕氏春秋》之中《季秋纪》载:“(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
吃重阳糕是由登高引申而来,重阳节又叫“登高节”。传说登高可以避祸。而不能登高或不想登高的人,就在家中吃糕。吃重阳糕源于“登高”的“高”,“糕”字与“高”同音,象征“步步高升”、“百事俱高”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