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氏小盗龙复原图陈瑜绘/光明图片
乐土之上,生物间的进化不断上演。在“花与昆虫”展览单元中,有“世界上第一朵花”之称的辽宁古果与恐龙时代的“蟑螂、知了、蜻蜓、蝈蝈”等化石一同亮相。从辽宁古果化石表面上看,化石保存完好,形态特征清晰可见,为全世界的有花植物起源于辽宁西部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辽宁地区的古生物化石,不仅数量多、品类全,而且个体保存比较完整。”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古脊椎动物学会理事傅仁义表示,距今一亿两三千万年前的中生代、距今几十万年前的新生代时期,古生物化石在辽宁地区保存较为丰富,前者的主要代表是辽西热河动物群,后者的代表是哺乳动物化石和古人类化石。
强壮爬兽化石辽宁省博物馆供图
“一件化石就是一份远古的生物密码。”张力介绍,展览还通过“史前龙宫——水生脊椎动物”“恐龙、鸟类和翼龙”“远古葱茏——古植物”三个单元,向世人展示了中生代独特的陆地及淡水中动物和植物群落的生态系统。这些饱含并凝练着历代古生物学家智慧结晶和丰硕成果的化石,将引领观众探寻多年来人类孜孜以求的科学问题,领略辽宁中生代时期生物乐土的独特风采。
2025乙巳蛇年新春,山西博物院推出“寻蛇——藏在山西博物院里的蛇”和“灵蛇献瑞——乙巳蛇年生肖文物大联展”两大贺岁展,带观众欣赏异彩纷呈的“蛇文物”,感受其丰厚的文化内涵。
在冰上“滑”龙舟、在那达慕体验雪地赛马、在查干湖冬捕、在阿勒泰来一场古老的毛皮滑雪比赛……当“冰雪热”遇上“非遗热”,你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1月9日,在国家京剧院建院7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剧院青年艺术工作者回信,勉励他们“传承前辈名家优良传统,践行艺术为民,坚持崇德尚艺、守正创新,让京剧艺术持续焕发时代光彩,为繁荣文艺事业、建设文化强国贡献力量”。
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世界遗产委员会对“北京中轴线”的评价是这样写的:“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那么,怎样理解“中国理想都城”,什么是“秩序的杰作”,北京老城究竟是怎样一座何其壮美的都城呢?
2025年元旦前后,全国电影市场持续升温,一批优质影片汇聚银幕,为节日增添了文化气息。感人至深的剧情片、轻松搞笑的喜剧片、惊险刺激的动作片……为观众带来多样化的观影选择。
今年以来,国铁集团持续加大特色旅游列车开发力度,打造了一批各具特色的旅游列车品牌。今年前11月,国铁集团累计开行旅游列车1737列,同比增长17.6%,掀起火车“慢”游消费热潮。
连日来,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积极“走出去”,对外精准推介燕赵文旅资源、签约合作项目、开拓文旅市场,海外“朋友圈”动态持续上新。
据了解,华熙LIVE·五棵松商业街区将文化、体育、娱乐、艺术、教育与生活等业态充分融合,并结合周边配套设施举行文体活动,很受年轻消费者喜爱。此外,首店、首发、首展、首秀等也增添了这里的吸引力。
近日,由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戏曲百戏(昆山)盛典举办,“南腔北调”在此交流展示,戏曲名家带来精彩展演。本期我们约请参与百戏盛典的戏曲人才和相关从业者,就戏曲人才培养、濒危剧种保护、创新传播方式等问题进行探讨,为繁荣中国戏曲百花园建言献策。
“白族扎染的工序多达10余道,其中扎花和染色最为考究。扎花考量技法的精致度,染色是通过天然染料染出不同颜色,十分考量技术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