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世间有一种艺术,需经过千度的火、万分的爱来锻制,才能成器的话,越窑青瓷就是这一种。 “越州有湖,名上林,湖畔有窑,名越窑”。通往慈溪上林湖的路上,漫山遍野的青瓷碎片,在冬日的暖阳下波光潋滟,似在述说越窑青瓷昔日的璀璨。
东汉时,中国最早的瓷器在越窑的龙窑里烧制成功,因此,越窑青瓷也被称为“母亲瓷”。陶瓷界都认定,只有到了东汉,原始的瓷器才完成向青瓷的过渡,而这一质变,就发生在上林湖越窑。
然而,到了北宋末年,烧制了一千多年的越窑火焰渐熄,这也是为什么中国五大名窑里,不见越窑的原因。
1987年,一场暴雨浇开了西安法门寺地宫深藏的秘密。考古人员发现,13件秘色瓷,如一泓春水般静静地流淌着,这是世界上发现有碑文记载证实的最早、最精美的宫廷瓷器。而瓷器底部小小一方“上林湖供”的字样,像冬日里的火光,点亮了上林湖沉寂千年的越窑。
越窑自东汉开始生产,经三国、两晋、南朝、唐,一直到宋,延续千余年,经历了创造、成熟、发展、繁荣和衰落几个大的段落。
三国时期的越窑产品,胎质坚致细密,胎骨多为淡灰色,釉层均匀,釉汁洁净,早期纹饰简朴,纹样有水波纹、弦纹、叶脉纹。晚期装饰趋向繁复,出现斜方格纹,还出现了堆塑方法,器物可分为日用品和明器(陪葬品)两类。
西晋越窑瓷业剧增,瓷业渐趋繁荣,这时所制青瓷胎体较厚重,胎色较深而呈灰或深灰色,釉层厚润均匀,釉色以青灰为主,装饰精致繁复,用刻划、堆塑等装饰手法,后期出现褐色加彩的装饰手法。器物仍以日用品和随葬用品为主,熏炉是这一时期的重要产品。
东晋中期以后,越窑青瓷多为日常用具,如烛台、灯、盆、钵、盘碗、壶、砚等,造型趋向简朴,装饰简练,纹样以弦纹为主。
在东晋晚期出现的莲瓣纹,在南朝时成为越窑青瓷的主要纹饰。器物上装饰有小而密集的褐彩。器物以日用品为主,胎、釉分为两种。一种胎质致密,胎呈灰色,施青釉。另一种胎质粗松,呈土黄色,外施青黄釉或黄釉。
唐、五代时期是越窑发展鼎盛时期,代表了青瓷的最高水平,尤其是所谓的“秘色”瓷,更是当时越窑青瓷的十分引人注目的产品。
彼时的越窑青瓷,深得诗人们的喜爱,不少诗人都描述和歌咏过越窑青瓷的美,如陆龟蒙的“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徐夤的“捩翠融青瑞色新,陶成先得贡吾君,巧剜明月染春水,轻施薄冰盛绿云”,就连日本明治时期的日本人石川鸿斋也曾作诗赞颂余姚上林湖的越窑瓷器“:上林之窑盛天下,宋社已屋陶亦罢。遗珍谁得雉鸡山,久埋土中犹未化,馀姚沈君藏一瓶,釉色莹澈凝貌青。相携万里来扶桑,割爱贻我何厚情┅┅”。
宋时越窑逐渐衰落。建国以后,越瓷开始慢慢恢复,广大制瓷艺人充分利用会稽山麓、曹娥江畔蕴藏着的优质瓷土,采用先进的设施,制作出许多工艺精湛的产品,上虞瓷厂也生产出仿六朝青瓷器,越瓷生产技术又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2011年5月23日,越窑青瓷烧制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