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活灵活现的小皮影,因了艺人的说唱而被赋予了鲜活的生命,深深地吸引住一颗颗充满好奇的童心。
皮影戏每次都要唱到深夜,我们常常看得哈欠连天、东倒西歪,但就是不肯离去。等到皮影戏结束,在返回的路上,余兴未了的大人们还一路哼唱着当地流行的歌谣:“看牛皮,熬眼皮,半夜回家撞鼓皮,老婆挨眉(批评)捏闷脾(受气)。”
由此可见,皮影戏这种家乡人自己的“土电影”,是多么受人喜爱啊!
后来,村里出现了第一台黑白电视机。紧接着,购买电视机的人家越来越多,人们慢慢对传统的皮影戏不那么感兴趣了。特别是年轻人,看不懂也不喜欢看,更不用说去学了。于是,皮影戏渐渐在农村销声匿迹了。
在农村文化生活匮乏的年代,皮影戏曾经是大家精神生活的寄托,也是我孩提时代精神世界的一盏明灯,影响和滋润了很多人,令人难以忘怀。
作
者
简
介
彭振林,湖北潜江人,现供职于潜江市人民法院。自1985年发表散文处女作以来,迄今已在各级报刊发表散文、小说、诗歌、纪实文学等作品数百篇,出版有作品集《夯歌》(中国文联出版社)。现为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湖北分会会员。
END
统筹: 张 蕾
编辑: 叶乐峰
李云龙
朗诵: 孙小婷
制作: 周艺珣
注:本作品图片来源于视觉中国 昵图网
皮影戏,过去也被称为“影子戏”或“灯影戏”,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戏曲人物,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唱述故事(有时用方言),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腊月已至,年味渐浓。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新庄集乡沙草墩村村民杨永红的皮影班又开始忙着走乡串村义务演出。这个皮影班成立于2014年,每到春节前便免费为村民献上皮影表演,丰富村民冬闲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