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汉平原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人物剪影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小时候,看皮影戏在乡下是一件乐事。
每到冬季,庄户人家较为清闲的时光也就到了,我们一个个便乐得欢天喜地。因为每每这个时候,大家最盼望的皮影戏班子就会出现在村口。
唱一台皮影戏一般要三个艺人,一人举皮偶,另外两人伴奏。伴奏以渔鼓筒和简板为主,后来又增加了锣鼓和管弦乐。每个艺人都要分担角色,边举皮偶边说或边弹乐器边唱,这是皮影艺人必备的基本功。
那妙趣横生的叙说独白和诙谐幽默的逗趣调侃,再加上简板和渔鼓筒恰到好处的伴奏提携,能将《薛仁贵征西》《罗冲扫北》《穆桂英挂帅》《岳飞传》等这些尘封在历史中的人物,活灵活现地呈现在方寸戏台上,让观众入耳润心、津津乐道。
小时候看皮影戏,戏台上挂的是马灯,村里通电后换成了电灯泡,这样效果就大不一样了。
我们这些小孩总喜欢围在戏台子下面,得空就把脑袋伸进去,想摸一摸那些能唱会动的皮影。
听演皮影的小师傅说,每个皮影身高15到20公分,分头部、上身、下身、大腿、小腿5个关节部位,便于放演时灵活摆动。
头部用透明皮制作,方便脸部化妆,使得形象更显逼真;颈部缝有空心夹层,随时可更换人头。一个皮影戏班子一般有五六十个皮影人头,如果少了,舞来舞去就那么几个,观众会没了兴趣。
不过,让人真正感兴趣的,还是皮影戏中的武戏。只见那些“会武功”的人物跳来跳去,飞跃腾打着,几个回合下来,好人那方有些抵挡不住了,开始连续后退。
这时忽然听到一声惊堂木响,不知哪来的勇气与力量,后退的好人一方陡然反向一击,几下子便将进攻的坏人刺死……于是我们便拍手欢呼,开怀大笑起来。
再看后台,舞皮影的艺人们在戏台上踏得“嘭嘭”直响,唱得也是满头大汗。我们一会儿跑到台前看皮影武打,一会儿又跑到台后看舞皮影的师傅手舞足蹈的样子,也跟着忙得不亦乐乎。
那些活灵活现的小皮影,因了艺人的说唱而被赋予了鲜活的生命,深深地吸引住一颗颗充满好奇的童心。
皮影戏每次都要唱到深夜,我们常常看得哈欠连天、东倒西歪,但就是不肯离去。等到皮影戏结束,在返回的路上,余兴未了的大人们还一路哼唱着当地流行的歌谣:“看牛皮,熬眼皮,半夜回家撞鼓皮,老婆挨眉(批评)捏闷脾(受气)。”
由此可见,皮影戏这种家乡人自己的“土电影”,是多么受人喜爱啊!
后来,村里出现了第一台黑白电视机。紧接着,购买电视机的人家越来越多,人们慢慢对传统的皮影戏不那么感兴趣了。特别是年轻人,看不懂也不喜欢看,更不用说去学了。于是,皮影戏渐渐在农村销声匿迹了。
在农村文化生活匮乏的年代,皮影戏曾经是大家精神生活的寄托,也是我孩提时代精神世界的一盏明灯,影响和滋润了很多人,令人难以忘怀。
作
者
简
介
彭振林,湖北潜江人,现供职于潜江市人民法院。自1985年发表散文处女作以来,迄今已在各级报刊发表散文、小说、诗歌、纪实文学等作品数百篇,出版有作品集《夯歌》(中国文联出版社)。现为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湖北分会会员。
END
统筹: 张 蕾
编辑: 叶乐峰
李云龙
朗诵: 孙小婷
制作: 周艺珣
注:本作品图片来源于视觉中国 昵图网
皮影戏,过去也被称为“影子戏”或“灯影戏”,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戏曲人物,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唱述故事(有时用方言),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腊月已至,年味渐浓。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新庄集乡沙草墩村村民杨永红的皮影班又开始忙着走乡串村义务演出。这个皮影班成立于2014年,每到春节前便免费为村民献上皮影表演,丰富村民冬闲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