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拆除的龙窑火塘曾经的所在地,也是龙窑的窑头位置
北宋中期,因为海上丝绸之路兴起,外贸的需求导致陶瓷外销量暴增,南关、北关那边小的龙窑没办法满足它需求量,只能从南北关迁到了潮州。利用当地的地形和资源,把陶瓷生产水平推到一个新高度。
韩山的坡度适合做龙窑,而且可以建造长型的大规模龙窑。龙窑越长,余温能一直能往上冲,越节约燃料。而韩山后边是一个富含高凝土的矿区,下面的韩江水陆交通便捷,还有南迁的窑工在,在这几个条件的促进下,潮州的窑场兴起得非常快。相传当时窑场有九十九条窑之多,大大小小,都是长条型的龙窑,现在留下来的这一条窑,刚好是80年代发掘的10号窑。
潮州市颐陶轩潮州窑博物馆馆长李炳炎向记者介绍笔架山宋窑遗址
据潮州市颐陶轩潮州窑博物馆馆长李炳炎介绍,笔架山共发掘出了十座瓷窑,有三种不同类型的结构,即单室龙窑,分室龙窑和阶级窑。10号窑是阶级型的龙窑,虽然前面已经断了一部分,现在残存的长度还有79.5米,完整的龙窑将近100米,宽是3米。这样规模的龙窑,在北宋全国中国各个地区中都非常罕见,南宋其他地方的龙窑也不过70米左右,而笔架山的龙窑在北宋时候就已经有将近100米的规模了,可见它当时生产量的巨大。据推测,一次烧出来的盘碗应该有50万件左右。现在从遗址残留的遍地碎片中,从唐代的青瓷转变为北宋中期的青白釉瓷应有尽有,还能找到白瓷釉的碎片,胎体非常洁白,也从侧面印证了产量之大和质量之好,因此也有“百窑村”的称号。
笔架山潮州窑遗址原本还有一个火塘,但是在60年代建工厂时被处理掉后,改建了一栋住宅楼,这栋楼相当于断掉了龙窑的窑头,前两年才推掉。如果当初不破坏这个火塘,这条龙窑刚好就有100米长。现在是有79.5米。
阶级型龙窑
阶级型的龙窑代表了当时先进的龙窑生产的技术,窑头温度最高,中间温度最稳定。它能控制不同阶段的龙窑温度,还能够把需要高温和低温的东西分开,使藏品适应不同的要求——是不是要细化,是不是要再进化,是不是要升温,它就能控制了。“打个比方,小件跟大件,薄胎跟厚胎的温度是不同。但是你要一条窑烧,不可能一个温度,所以才有这么一个阶级型。这里放一个温度差不多的,这边又放了一个温度要求差不多的,它就是阶级型了。”
笔架山窑产品主要有碗、盘、盏、灯、炉、杯、壶、盂、盒、豆、釜、洗等日用器皿和瓶、人物、玩具等美术瓷。潮州窑上游的产品烧制温度高,在1300到1350度左右,一般烧24小时,24小时以后再有一天退温。烧出的瓷器源自拉胚技术,胎体薄、密度高,釉的结合非常好。其中研究价值更高的是它的工艺陶瓷,“如佛教题材的莲花炉、莲花灯等用具是全北宋最好的,这是故宫的老师和其他古陶都承认的。”李炳炎骄傲地说。
龙窑遗址残留的瓷器碎片
最有代表性的是1922年国民党进外战壕时挖出的四尊释迦牟尼佛坐像和一个莲花炉,这四座佛像当时被潮州的富商饶氏家族饶宗颐的伯伯和父亲买走两座,放在饶家很长长时间。现在两个安置在广东省博物馆,两个在放在国家博物馆,都是一级文物。佛像刻有“治平三年丙午岁次九月一日题”、“水东窑”等六十多个文字。文字大意是——“这座佛像是在哪一年、哪一月、哪一日生产的,潮州水东——1940年很多专家研究证明水东那就是行水之东——的某某某为了让他的父亲升天,我们做了这个释迦牟尼像赏赐给大家,大家可以拿去供奉。”
(文/刘畅 图/荆山、刘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