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非遗 > 传统技艺 > 正文

柳编大师杨进邦:一双手赋予柳条新生命(3/25)

保存图片 2016-12-16 09:43:24      参与评论()人
图集详情:

柳编成就大梦想

见到杨进邦之前,也许我永远想象不到柳枝可以如此变化多端、赏心悦目。从小的笔筒、葫芦、花瓶、南瓜、车载篮,到大的沙发、床、自行车、摩托车,更神奇的是还能设计出形形色色的动物,如米老鼠、兔子、鹰、老虎、麒麟、孔雀、中国龙……在他的手中,柳枝变得活灵活现、五彩斑斓,被赋予了新的生命。

1954年7月,杨进邦出生于山东省临沭县,他是传统柳编制作技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临沭县被称作“中国柳编之都”,这里种植了10万多亩的柳条,令整个临沭县沐浴在柳枝飘动的妩媚中。柳条不仅赏心悦目,而且还是临沭县的主要经济来源,成为这里的支柱产业。

在杨进邦看来,他只是一个没有文化的手艺人,从产品设计到亲自动手制作,点点滴滴中积累了柳编技艺丰富的经验。他的作品不仅包括生活实用性的产品,还包括独具创意的工艺品。虽然已经成为柳编界比较有名的传承人,但是杨进邦仍然没有放弃探索新的技艺和新的创作。

每一件柳编制品都有标准的尺寸,并且经过染色、加工、上漆等步骤。1994年第78届广州交易会上,杨进邦设计的水果形状的产品被一位法国客户看中,销售出去了很多。不仅有法国客户,他设计的柳编织包包很多都出口到了日本。“临沭县有10万的生产大军,可以创造出20万的社会产值,每年的出口量都达到了1.8亿美金”,杨进邦告诉记者。

从手艺人慢慢变成可以获得经济效益的商人,是每一个传统手工艺人的梦想。只有将作品变成产品,才能支撑他们的传承与发展。“我们的设计理念是用最低的投入换取最高的回报”,杨进邦告诉记者,“我们生产的产品主要是为了出口”。不同产品的造型会采用不同的编法,杨进邦会为订购产品的客户专门设计图案或者按照客户的图案进行编织,然后对产品进行修饰和装饰,进而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如何练就手艺高人?

杨进邦生长在农村,从小便对绘画和造型艺术情有独钟,他经常与小朋友们一起捏制泥人、泥枪、泥哨等小玩意儿。他亲手制作的“泥蛋蛋”在家里摆成一溜一溜的,常常得到邻居们的夸奖。除了业余爱好,杨进邦还不断接受各种学习进而提高自己的艺术素养,只要有时间、有机会,他就会去参加各种培训班。1972年他参加了临沭县文化馆举办的美术培训班;1973年他开始在临沭县工艺美术厂上班,并被单位派往临沭县工业局的石刻培训班学习。这些学习都为他的柳编技艺奠定了深厚的基础。可见,成就杨进邦高超手工技艺的,不仅是因为自有的手艺天赋以及生于得天独厚的柳编之乡优势,更多的是他对手工技艺学习的那份刻苦与执着。

在草柳编织的领域,杨进邦不断探索新材料、新编法、新工艺、新造型、新用途,以艺术为创作追求,精心创作出了一系列的新产品。2008年,杨进邦被授予首届“临沂市工艺美术大师”称号;2011年,全能手创作的《柳编金鱼》获得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银奖;2012年4月获得了全国工艺美术“薪火杯”最佳作品奖;2012年创作的《柳编金龙鱼》获得中国工艺美术协会“最隹作品奖”;2012年被山东省委宣传部破格评为首批“齐鲁文化之星”……

“小葫芦”是传承技艺的代表性作品

技法高超、精良美观的柳编作品不下几十种,但是在杨进邦看来,小葫芦这个作品更能代表柳编的传统技法。“小葫芦是几千年前遗留下来的编织技法,农村老百姓都会编,主要的材料是野草秆和柳条秆,这个技法不是我独创的。”杨进邦告诉记者。葫芦的谐音是福禄,两个葫芦就代表“双喜临门”。正因为它是上千年前就有的编织技法,所以“小葫芦”是传承技艺的代表性作品。

“只传承、没有效益也不行,我编的大一点的葫芦每对220元,小的每对40元,两个配在一起就是一对,吉祥如意。”杨进邦说。他教会了很多妇女和老太太编葫芦,虽然技艺没有他好,但是这些老人和妇女12分钟内就可以编织成一个葫芦,每个可以卖到5元钱。她们会去幼儿园门口、小学门口或者庙会上卖。在杨进邦看来,只传承,不考虑效益是不现实的,技艺的传承离不开经济效益,有了经济效益才能够永远的传承下去。杨进邦在幼儿园、小学及初中教授过柳编织技法,但这种方式只能让大家认识这种传统的技艺,并不能变现。“因为葫芦是个吉祥物,销售起来相对比较容易,老人、大人、小孩都会买,在生活中也比较常见,比如挂在车上、钥匙链上,这就是一种简单的变现方式,也是这种传统技艺传承的好方法”,杨进邦感慨道。

千年的技艺一定要走进当代生活,生活有需要才会有创造。杨进邦对技艺的传承是一种活态传承,是所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者都应该接受的概念,因为活态传承会让更多手工艺呈现出多样性和多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