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文化频道

文化
当前位置:文化 > 非遗 > 民俗 > 正文

清明节的来历、习俗和美食,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了

清明节的来历、习俗和美食,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了

清明,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春季节气第五,一般在农历三月初。这个时候地气进一步回暖,草长莺飞。

农历节气本来是方便农耕和生活而形成的,清明一开始并不是一个专门的祭祖节日,因为春天适宜户外活动,才与其他节令形成一个祭祖、踏青的节日包。

一、清明节日包

清明这个节日包最早一共有六个节日,覆盖农历二月底到三月上旬,都和祭祀、户外踏青有关。

1、社日

据《荆楚岁时记》,结束冬季室内生活,走出户外活动第一个节令是“社日”,也就是祭拜土地神的日子。

土地给予人类食物,生活在农业社会的古人对土地十分敬畏。一年有两次重要的祭拜土地神的活动,分别是春社和秋社。

清明节的来历、习俗和美食,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了

春社

春社在立春后的第五个戊日。天干记时十天一轮,戊日排第五。第五个戊日,也就是立春后四十五天。差不多就是公历三月二十日左右,春分节气的前后。

到社日这天,乡邻宗族到土地庙聚会,在社树下面摆放供品,祭祀完毕后,大家一起享用。

2、春分

惊蛰后半个月是春分,大约公历三月二十一日左右,皇家、贵族都要祭祖。

成书于1900年的《燕京岁时记》记载北京城:“春分前后,官中祠庙皆有大臣致祭,世家大族亦于是日致祭宗祠”。

3、寒食

冬至后一百零五天,也就是清明的前两天,大约在公历四月三日。介子推遇难日子是农历三月初五(一般在公历四月十日左右),民间纪念介子推,每年春暮禁烟,只能吃冷的东西,所以叫寒食。

4、清明

杜甫的《清明》诗句:“著处繁花务是日,长沙千人万人出。”说明早在唐朝就形成了清明祭祖的习俗。

清明节的来历、习俗和美食,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了

清明祭祖

清朝早期的《帝京岁时纪胜》明确记载清明成为祭祖的节日,“清明扫墓,倾城男女,纷出四郊,担酌挈盒,轮毂相望”。成书于1899年的《京都风俗志》记载:“是日,倾城上冢”。乾隆七年《延庆州志》记载,清明日,“先添土冢间。增其高广华,然后鸡豕设祭,合族共享馂余而返。”

可见清明祭祖确实是历史悠久的习俗了。

5、禊祓[xìfú]

三月三,上巳节。自先秦起,人们在上巳节去水边沐浴禊祓。

禊祓也叫修禊,春禊。古人修禊本来在二月上旬,魏以后改为三月三日禊祓,斋戒祈福。

沐浴之后,面对春季美丽的山水风光,自然是要去走一走的,于是踏青也就成为了修禊的标配。《荆楚岁时记》记载,三月三,百姓“为流杯曲水之饮”。就是在水的上游把酒杯放在水中,下游取酒干杯。

清明节的来历、习俗和美食,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了

历史上著名的修禊踏青有两次,一次记载于《论语·先进》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

孔子让学生谈论理想,其中曾皙的理想是“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孔子喟然叹息点赞。

另一次发生在东晋永和九年(公元353年)的三月三,有42名文人雅士在山阴(现在叫绍兴)的一个水边,赋诗、宴游。事后,30余首诗汇成一集,其中一人写的序成为国宝,没错,这就是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清明节的来历、习俗和美食,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了

《兰亭集序》局部

6、蟠桃会

三月三,相传为西王母蟠桃会。京城人们到东便门内太平宫,俗称蟠桃宫,参加法事。《京都风俗志》记载这天“士女拈香,游人甚众。”

这六个节日到后来相互融合,形成了清明节单独的祭祀踏青节日和蟠桃会道教法事活动日。

二、清明习俗

作为历史悠久,由诸多传统节日复合而成的清明,自然有着丰富的节日习俗。

1、清明戴柳

京城妇女、儿童清明节戴柳,谚语“清明不戴柳,死后变黄狗”。老北京的谚语也实在是俗的可爱。民国五年《郑县志》记载河南谚语,文化含量高多了:“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可见这戴柳的习俗,与祈祷健康、美貌等愿景是联系在一起的。

清明节的来历、习俗和美食,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了

清明戴柳的习俗

清嘉庆二十二年《长沙县志》记载民间插柳叫做“记年华”。湖北各地还在神龛上插柳枝。

2、烧纸标坟

上坟祭祖是清明的重要仪式活动,咱们中国人都比较熟悉的烧纸钱,便是这个仪式重要的一环。

《京都风俗志》记载北京城,“九门城外,自晨至暮处处飞灰”。《燕京岁时记》记载贵人扫墓除祭品外,用五色纸钱做成幡盖,立在墓的左侧。祭拜以后,在墓门外烧掉。《长沙县志》记载,“设酒肴祭先墓,标纸钱于上,去墓草而加土”,这套程序走下来,叫“扫墓”。同治八年的《江夏县志》记载,扫墓时用竹子、树枝系上五色纸钱、彩球,插在坟顶,子孙祭拜。

清明节的来历、习俗和美食,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了

清明祭祖

近年很多地方都不许烧纸了,说是不环保,更有以封建迷信斥之者。遍地烧纸确实是不太卫生,不过一刀切的禁止似乎也过于简单粗暴了。有些地方会在城区划定几个固定的区域集中祭奠,我觉得是个不错的做法。

3、放风筝、打秋千

风筝和秋千,这都是古老的游戏活动了。其中秋千,最早有些杂技表演的意味,真正扩展到平民阶层,时间要更晚一些。《帝京岁时纪胜》记载,“各携纸鸢线轴,祭扫毕,即于坟前施放较胜。”汉口人游洪山,儿童放风筝、斗百草、打秋千。

清明节的来历、习俗和美食,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了

十美风筝图

三、清明期间美食

作为我“大吃货国”的重要节日,清明时节怎么能缺少美食呢?前面说过,清明节是诸多传统节日复合而成的,这一点其实在美食上也有体现。

比如很多地方有农家自制麦芽糖、大麦粥,凉拌时令蔬菜,香椿拌面筋,嫩柳叶拌豆腐等面点或凉菜,这应当是古时寒食节的遗俗。

又比如在荆楚大地,人们习惯取菜汁、加上蜂蜜、面粉,做成米饼,叫龙舌[bǎn]。还有些地方用地菜花煮鸡蛋,据说吃了明目、不晕头。这些是过去三月三上巳节的习俗。

清明节的来历、习俗和美食,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了

地菜花煮鸡蛋

当然,正经的清明节小吃也是相当不少,最著名的当属青团了。青团是用雀麦草的汁液和糯米混在一起和成面,里面包上豆沙、枣泥等各种馅料,再用芦苇叶子垫底放在锅上蒸熟的一种点心,是清明时节流行范围最广的节令美食。

清明节的来历、习俗和美食,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了

青团

除了青团,各地还有一些很有特色的地方美食。比如旧上海有用柳条穿祭祖的面点,挂在门上,到立夏时用油煎给儿童吃的习俗,据说小孩吃了可以不疰夏。

而在晋南,过清明时人们会蒸一种大馒头,中间夹有核桃、枣儿、豆子,外面盘成龙形,龙身中间扎一个鸡蛋,名为“子福”。要蒸一个很大的总“子福”,在祭祖之后全家分食,象征全家团圆幸福。

清明节的来历、习俗和美食,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了

子福

文史君说

暮春时节,大地一片欣欣向荣。三月唯美,处处可听莺歌燕语。京城桃花历乱、柳絮飞残、蓟门烟树,充满中国画意境。河南汴河,“桃柳荫浓,红翠间错”,中原大地古风古韵。

极目远眺,九省通衢,晴川历历、芳草萋萋。看天际长江,孤帆远影,有三月烟花,雾锁江南。

参考书目:

《荆楚岁时记》(梁)宗懔,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

《帝京岁时纪胜》(清)潘荣陆;《京都风俗志(光绪己亥仲春作)》(清)让廉;《燕京岁时记》(清)富察敦崇,北京古籍出版社1981年

《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华北卷》,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年

《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中南卷(上)》,书目文献出版社1991年

《中华全国风俗志》上编,河北人民出版社1986

《中华全国风俗志》下编,河北人民出版社1986

(作者:浩然文史·投稿作者郑春)

(责任编辑:陈蕊 zx0180)
关键词:

相关报道:

    推荐阅读

    绘就中法艺术交流的动人风景

    绘就中法艺术交流的动人风景

    日前,中国美术馆策划推出“刘开渠与留法雕塑家作品展”,展出刘开渠、滑田友、王临乙、曾竹韶、熊秉明等20世纪上半叶留法雕塑家的作品140余件,讲述中国现代雕塑与法国艺术的源流脉络。

    2024-05-09 09:53 中法艺术交流 中国美术馆
    殷墟博物馆新馆 穿越三千年 探寻商文明

    殷墟博物馆新馆 穿越三千年 探寻商文明

    “殷墟博物馆深入解读商文明,厘清商文明发展脉络,展示了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生动呈现了商文明在中华文明乃至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殷墟博物馆党总支书记、常务副馆长赵清荣说。

    2024-04-09 11:18 殷墟博物馆新 商文明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中国农业博物馆藏品总量14万余件,特色藏品有农业古籍、传统农具、彩陶、票证、农业宣传画、高密年画、土壤标本、农业蜡果等,其中一级文物213件。馆内设有基本陈列“中华农业文明”、专题陈列“中国传统农具”“中国土壤标本”“彩韵陶魂——田士利捐赠彩陶展”,还有农业科普馆、二十四节气传统农事园等,生动展示着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中华农业文明。

    2024-03-26 09:42 中国农业博物馆 农业文明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吴兴”为湖州古称,自三国始立一直都是江表大郡,两宋时期,上承隋唐下启明清,商业繁荣,文化兴盛,“四方士大夫乐山水之胜者,鼎来卜居”,留下了众多名园佳构,形成了以山水泽地园居为主的别业集群。

    2024-03-19 10:47 吴兴河 湖州
    创新力量驱动文化“出海”  上海制作闪耀世界舞台

    创新力量驱动文化“出海” 上海制作闪耀世界舞台

    上海,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样本,正日益深入践行其文化使命,搭建心灵沟通之桥,修筑文明互鉴之路,让中国看到世界,更让世界看到中国。

    2024-03-15 10:37 文化传播 上海制作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曾有短剧导演接受采访时说:“竖屏短剧世界里,主打的就是一个‘白日做梦’,我们给用户提供的就是情绪价值。”如今,这份情绪价值的投喂对象直指年轻人。

    2024-03-14 10:41 ​《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 短视频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平遥坚持保护为先,依托厚重的历史文化、鲜明的古城特色,把文旅产业作为战略性产业发展。旅拍热兴起后,平遥县职能部门加大对从业人员的指导、培训,同时加强对旅拍行业的监管,确保游客良好的旅游体验,促进旅拍行业健康发展。

    2024-03-11 10:14 文旅融合 平遥古城
    金庸百年诞辰纪念 ——金庸笔下的疯女人

    金庸百年诞辰纪念 ——金庸笔下的疯女人

    不久前,有朋友和我聊到金庸,谈及金庸小说的现代性,说到金庸小说的女主人公不同于传统小说,里面的女性均有血有肉,不是纸片人。朋友还举了“梅超风”和“叶二娘”两位为例子,说她们均有悲惨的过去,导致她们成为小说里的“恶人”,人物性格的形成并不是空穴来风,所以这属于金庸小说的现代笔法。

    2024-03-08 10:04 金庸百年诞辰
    漫步殷墟博物馆新馆 聆听商文明回响

    漫步殷墟博物馆新馆 聆听商文明回响

    3000多年前的陶三通、铸有纹饰精美的青铜器、系统成熟的甲骨文、气势恢宏的宫殿群、规模庞大的王陵……殷墟,被誉为中国现代考古学的摇篮。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为考古发掘和甲骨文所证实的商代晚期都城遗址。殷墟及殷墟所出土的甲骨文,把中国信史向上推进了约1000年。

    2024-03-05 10:13 殷墟 考古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作为古丝绸之路上的黄金要道,甘肃犹如一柄如意镶嵌在中国大西北,既有过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的辉煌,也因厚重的历史文化、雄奇的自然风光、浓郁的民族风情而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2024-02-28 09:52 “一带一路” 甘肃文旅

    中华网文化头条号

    中华网文化微博

    联系方式

    频道合作
    负责人
    chenjing@zhixun.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