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非遗 > 传统文化 > 正文

艺术界如何聚焦“传统文化”

2017-03-08 13:55:24  现代快报    参与评论()人

3月,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据统计,今年全国“两会”上来自美术界的代表委员共有50余人,艺术改变中国,既需要通过作品影响人们的审美趣味,也需要从上层建筑入手,扩大艺术在公共政策中的话语权。如何通过艺术的力量迎接文化大发展时代?让我们一起看一看来自艺术界的代表委员们怎么说。

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刘大为:

加强青少年的美学教育

刘大为认为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青少年的学习条件、生活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得以享受到更加舒适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在当代开放的社会,世界经济一体化带来了各种各样的文化思潮,这是一把双刃剑,为年轻人带来了接受世界文化的便利,同时对年轻人也是一种干扰。尤其是相对于上一代人,如今的青少年很少有机会融入社会生活,社会体验相对不足,甚至没有经历过锻炼和考验,出于安全考虑,学校也很少设置社会实践课,学生参加社会劳动的机会也很少。他认为,全社会都应该关注青少年多方面的教育,培养孩子们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

同时,当下的家庭教育已经开始注重青少年书法、绘画、音乐等的教育,却也同时出现了强迫式的教育,报各种特长学习班,尤其出现了为了考学而学习某种艺术的情况。他认为美学教育不一定非要硬性强加给孩子,不应为大人而学,美学教育应该是以文化和艺术来熏陶孩子,培养孩子的爱好和兴趣,如果孩子对某一种艺术感兴趣,到一定年龄再根据其爱好加强专业培养才是可取的。如此,才能让更年轻一代对中国传统文化感兴趣,理解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学,才能在未来更好地扛起艺术的大旗,承担社会责任。

中国美协副主席、广东画院院长许钦松:

重视传统文化在时代语境下的

新型传播模式研究

许钦松认为,传统文化是一个很庞大的概念,拥有完整的生态系统,但是当下的新媒体传播和当下年轻人所接受的传播方式却都是碎片化的,这就决定了传统文化在新媒体传播上具有一定的隔阂和矛盾。另一个矛盾则是,普通老百姓对于传统文化总是有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感觉,不仅是时间上有点儿远,解读传统同样也不简单。

而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许钦松提出了几条切实可行的建议:一、在当下,新媒体平台占据传播优势,重视传统文化与新媒体平台的结合,重塑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例如重点选取传统文化的某个精华亮点进行短文章和短视频的制作,或者利用某些热点的APP进行植入都是不错的尝试。二、就如最近流行的综艺节目《中华诗词大会》,使得诗词成语等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在大众中掀起了热议,在获得高收视率的同时,也有效地激发了大众对诗词的兴趣。增加传统文化的娱乐性和吸引力。文化创意行业在当代具有受关注度高、传播力度大、娱乐性强等特点,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和自发传播。三、目前,很多从事传统文化的艺术家和学者对各种科学技术并没有过多涉猎,使得很多传统文化的产品仍然停留于沉闷的书面形式。利用先进的视觉技术和交互技术,让传统文化展现更具吸引力的新面貌。视觉技术和交互技术已经大量运用在传播领域,各种商业产品利用这些技术打造出令人惊艳的传播形象,从而提升关注度和影响力。

中国国家画院常务副院长卢禹舜:

加强美术在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传承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卢禹舜在提案中谈及“国学热”的升温、“工匠精神”的倡导等等都为构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体系发挥了极大作用,但同时还存在一定问题。

尤其是在美术创作中习主席提出的“有高原,缺高峰”的问题,以传统文化为题材的自发创作原动力不足,简单化图解多于深刻和创造性的表达;对传统文化的教育投入不足,传统文化和时代脱节,无法渗透到人们的衣食住行当中。

卢禹舜在提案中提出美术如何在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中产生作用:1。通过展览、项目、课题的方式,鼓励表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美术创作。2。在学前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家庭教育和公共教育中加强中国传统文化内容。3。通过多渠道、有感召力的媒体宣传,如公益广告、讲座、论坛,营造公共艺术环境。4。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传承本民族文化的有益经验,吸收现代科技成果,寻求符合时代审美的、能将抽象的思想观念形象化的美术形式,形成新的文化符号。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

关于故宫的文物保护相关建议

单霁翔2017年两会的提案主要与故宫保护与文物和文化遗址保护相关,他的提案包括“保护故宫文物南迁史迹”“加快实现故宫文化遗产完整保护”“提升故宫博物院周边环境质量”“故宫周边古建筑群和古典园林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加强故宫世界文化遗产缓冲区管理”“抓紧制定《故宫保护条例》”“推动故宫文化遗产资源走出去”“严格执行景区最大承载量”“制定文物保护责任终身追究制具体办法”等。

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教授何水法:

在一带一路沿线全面展开传统文化交流

一带一路这条世界上最长的经济大走廊,发端于中国,贯通中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乃至欧洲部分区域,经济交流已经成为一带一路沿线的重要交流方式。何水法认为,可以利用一带一路经济走廊全面深入地展开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和世界的交流,这很重要,让世界进一步了解中国,从而提升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

“去年年底,我去了孟加拉国,领略了那里的风土人情。孟加拉国的第一副总理接待了我,通过艺术的传播让他了解了中国艺术,我画了一张国画送给对方,他们非常高兴,他们也知道中国艺术和重要的艺术家。我认为艺术的传播能够很好地促进国家之间的友谊,所以我这次准备的提案是关于一带一路的文化传播,这个提案源于我这几年的亲身体验。”何水法说。

关键词:两会
 

云南白族扎染:“布里生花”展新韵

24-09-29 10:40:50云南白族扎染

2024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闭幕

24-09-25 17:29:18戏曲百戏

《黑神话:悟空》引发海外“西游热”

24-09-13 10:04:26《黑神话:悟空》

巧手制美饰 银辉耀苗乡(匠心)

24-09-10 10:14:41苗族银饰

传承千年文脉 厚植家国情怀

24-09-03 09:53:33眉山三苏祠博物馆

先人们是怎么给动物字定型的?

24-08-27 09:32:27动物定型

吉他赋能文旅发展(深观察)

24-08-19 10:29:29吉他文化,文旅

第十一届乌镇戏剧节公布特邀剧目

24-08-08 11:12:56第十一届乌镇戏剧节

北京中轴线:一条擘画了七百多年的文明线

24-08-05 09:38:00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

当“齐天大圣”遇见奥运盛会

24-08-02 09:25:26奥运会,国产动画短片《奔赴热爱》

中国电影迎来“火热”夏季 多题材致敬优秀传统文化

24-07-23 10:13:16中国电影,优秀传统文化

101座博物馆托起“博物馆之城”

24-07-19 10:07:57博物馆之城,太原

谁是史上第一个“吃瓜群众”?

24-07-17 09:24:02夏天,西瓜

“探秘古蜀文明”展览亮相北京大运河博物馆

24-07-05 10:15:24北京大运河博物馆,三星堆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