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记者韩业庭光明日报通讯员陈童
从内蒙古草原的长调到黄土高原的信天游,从蒙语到汉语,广袤的西部大地孕育出西部民歌嘹亮的声调。这些曲调悠扬的民歌,是中国西部文化生态多样性的一个缩影。近年来,由于受到流行文化的冲击,作为中华民族宝贵文化遗产的传统民歌,渐渐在生活中销声匿迹。8月3日至13日,记者跟随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一带一路文化探源”项目调研组深入宁夏、内蒙古、陕西等民歌的滥觞之地,试图找到民歌生命力的源泉,揭开民歌的现代传承之道。
蒙古族歌唱家敖特根图雅在演唱《鸿雁》。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1.回到民歌生长的地方
8月4日,在漫瀚调“无冕之王”奇附林的家中,一曲《天下黄河》赢得大家的满堂喝彩。这位生长在黄河边的渔民从小喝黄河水长大,“就想和黄河在一起”。在奇附林“我口唱我心”的民歌生涯中,他唱的歌就是自己的生活,因为在他心里,“黄河就是一条会唱歌的河,每一个弯都是一首小调”。
民歌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产物,千百年来,人们通过歌词和优美的旋律表达着“天时、地利、人和”的朴素人文思想。在阿拉善长调民歌中就这样表达着当地人的生态理想:“春天飞来的天鹅们,不想南归的好乐园。纯朴善良的牧民们,有团结互助的传统。”
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民歌,作为民族文化和自然经验的结晶,民歌表现了当地人的生存智慧。阿拉善左旗牧民谢巴特尔告诉记者,他小时候当地一百个人里识字的可能只有十几个,但是不会唱民歌的可能只有一个,游牧民族正是依靠民歌来传播知识和教育子女的。
2018年8月18日,“行走的声音”本源音乐分享会将在北京正见阳光艺术生活中心举行,届时,那木厂牌音乐团队将与来自河西走廊的非遗传承人带来一场传统与当代融合的听觉享受。
先看看楷书,出现你们所谓“丑字”的几率极高……大家根深蒂固的认为楷书就一定是工整划一的样子。其实大家心目中的楷书只是楷书的一个小部分——唐楷,也就是欧,柳,颜等等。
8月25日至26日,“和合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对话”学术活动在青岛市即墨古城学宫举行,来自德国、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和中国的80余位学者围绕活动主题展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