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非遗 > 传统文化 >

清明节,我们如何寄托哀思?

清明节,我们如何寄托哀思?
2020-03-31 17:37:50 刘微鹏 燕赵晚报

清明节即将到来,基于统筹疫情防控考量,全省各类殡仪馆、公墓、公益性骨灰堂等殡葬服务机构,将暂停祭扫服务,暂停组织集体公祭、骨灰撒海等群众性活动。有人或许会问,那我们该如何寄托哀思?

生辰、忌日、清明、寒衣、春节等,都是中华民族传统祭扫的节点。以往人们都会到骨灰堂、公墓等场所,现场寄托对逝去亲人的哀思。但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把传统的祭扫方式改变了。为了最大限度减少疫情的传播,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我国采取了严格的小区封控、公共场所关停等减少人群聚集的措施。而这些措施,也客观上对传统现场祭扫的方式造成影响。物理空间上隔离了,但对亲人的追思和怀念还需要通过一定的形式来抒发和表达。这就要求有关部门积极引导大家改变传统观念,以更加文明绿色的方式进行祭扫。

受传统观念影响,人们在祭祀的时候还是习惯于烧纸,市面上冥币的面额越来越大,印刷也越来越花哨,仿佛不如此,就不足以尽儿女之孝心,就不足以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思念。所以,以前每到祭祀的日子,现场烟雾缭绕、纸灰飞扬,不仅对环境造成很大污染,不时还有因为祭祀烧纸引发山火的报道。由此可见,在全社会积极倡导文明绿色祭祀非常迫切,极其必要。

古人讲“得意忘形”。清明祭祀,只要我们把对逝者的哀思之意表达出来,不一定非要用烧纸这种现在看来既不环保也不符合现代文明的老形式。据笔者所知,石家庄市也一直在倡导并组织开展烧纸换鲜花、开辟寄语林、网上纪念等活动,大力推行鲜花祭祀、植树祭祀、网上祭祀等绿色祭扫新样式。除旧布新日,万物清明时。今年清明节,既然不能现场祭扫,那就让我们响应政府号召,转变传统观念,尝试通过云祭扫等更加绿色文明的形式,来寄托对逝去亲人的哀思吧。

(责任编辑:段颖 CC004)
关键词:

相关报道:

     

    殷墟博物馆新馆 穿越三千年 探寻商文明

    24-04-09 11:18:28殷墟博物馆新,商文明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24-03-26 09:42:23中国农业博物馆,农业文明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24-03-19 10:47:40吴兴河,湖州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24-03-14 10:41:50​《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短视频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24-03-11 10:14:16文旅融合,平遥古城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24-02-28 09:52:10“一带一路”,甘肃文旅

    “文字之都”文旅“上新”

    24-02-26 10:00:52中国文字博物馆,殷墟

    春节大鱼大肉吃腻了?快来跟宋人学做清淡养生粥!

    24-02-23 10:02:51《东京梦华录》,食疗养生,宋代

    北京的“龙脉”在哪里?

    24-02-19 10:13:40北京“龙脉”

    新春旅游玩法“上新”

    24-02-01 09:57:40文旅,春节旅游

    纪录片《智在匠心》 彰显中华非遗之美

    24-01-29 09:52:01中华非遗,纪录片《智在匠心》

    多彩文化 辉映红山(你所不知道的一级馆)

    24-01-23 09:56:15赤峰博物馆,红山良渚文化展”

    尺寸藏万象 抚简阅千年

    24-01-17 09:49:23甘肃简牍博物馆,简牍

    汉籍合璧 文脉赓续

    24-01-15 10:04:16中华古籍,数字化利用

    数字技术赋予千年壁画无限生机

    24-01-08 10:08:14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文物活化利用

    專訪方力鈞:探索面孔与陶瓷

    23-12-29 15:47:31方力鈞,陶瓷艺术

    “无文物”体验展体验如何?

    23-12-27 10:09:16北京遇见博物馆,三星堆文化

    生肖舞蹈:引领“新国潮” 探索民族风

    23-12-20 10:30:45杨丽萍,生肖舞蹈系列艺术片《舞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