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在中秋夜想飞翔的,除了陆游,还有一位宋代诗人,就是辛弃疾。他在《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的下阕写道:“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诗人想象自己乘着浩荡的清风飞向万里长空,在天上俯瞰大好河山,还准备飞到月亮里面砍去月桂,让月光更多地洒向美好人间。这种奇瑰情思和蛮横口气,实在是令人惊叹!苏东坡在《水调歌头》中吟过“我欲乘风归去”,他仅仅想了一想,后来心里一犹豫,就没有“飞”成。而辛弃疾则平添豪情万丈,直接就是“乘风好去”,比苏东坡似乎更多了一份畅快淋漓。
年年中秋,读诗读月,读不尽的思念,读不尽的温馨和美好。月亮就像岁月的年轮,传递着永恒的情感,储藏着沧桑的记忆,注望着人世间的变迁。此刻,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我举头看看那轮诗词里的明月,我低头思故乡……
四
李白的《静夜思》我们都很熟悉:“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诗的异文众多,而以《唐诗三百首》中的这一版本流传最广。前人对《静夜思》评价很高,赞其“直书衷曲,不着色相”“绝去雕采,纯出天真”。
其实李白还有一首读者不太熟悉的作品,描写的也是望月感怀的内容,题目叫《玉阶怨》,诗是这样写的:“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前人对此诗评价也很高,赞其“怨而不怨,浑然风雅”“矜丽素净,自是可人”。
这两首诗出自同一作者之手,可是为什么《静夜思》家喻户晓,《玉阶怨》却只是停留在古典文学圈子里?此中有真意,欲辨且放言。我觉得似乎有以下几条理由:
其一,乡愁是普遍性的情感,宫怨则是小众化的情绪。前者可以直接找到受众心中的一点灵犀,唤起的共鸣和共情范围,也就比后者更大。《静夜思》生活气息浓郁,有人间烟火味儿;《玉阶怨》则矜持傲娇,不解民情也不接地气。
1月9日,在国家京剧院建院7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剧院青年艺术工作者回信,勉励他们“传承前辈名家优良传统,践行艺术为民,坚持崇德尚艺、守正创新,让京剧艺术持续焕发时代光彩,为繁荣文艺事业、建设文化强国贡献力量”。
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世界遗产委员会对“北京中轴线”的评价是这样写的:“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那么,怎样理解“中国理想都城”,什么是“秩序的杰作”,北京老城究竟是怎样一座何其壮美的都城呢?
2025年元旦前后,全国电影市场持续升温,一批优质影片汇聚银幕,为节日增添了文化气息。感人至深的剧情片、轻松搞笑的喜剧片、惊险刺激的动作片……为观众带来多样化的观影选择。
今年以来,国铁集团持续加大特色旅游列车开发力度,打造了一批各具特色的旅游列车品牌。今年前11月,国铁集团累计开行旅游列车1737列,同比增长17.6%,掀起火车“慢”游消费热潮。
连日来,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积极“走出去”,对外精准推介燕赵文旅资源、签约合作项目、开拓文旅市场,海外“朋友圈”动态持续上新。
据了解,华熙LIVE·五棵松商业街区将文化、体育、娱乐、艺术、教育与生活等业态充分融合,并结合周边配套设施举行文体活动,很受年轻消费者喜爱。此外,首店、首发、首展、首秀等也增添了这里的吸引力。
近日,由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戏曲百戏(昆山)盛典举办,“南腔北调”在此交流展示,戏曲名家带来精彩展演。本期我们约请参与百戏盛典的戏曲人才和相关从业者,就戏曲人才培养、濒危剧种保护、创新传播方式等问题进行探讨,为繁荣中国戏曲百花园建言献策。
“白族扎染的工序多达10余道,其中扎花和染色最为考究。扎花考量技法的精致度,染色是通过天然染料染出不同颜色,十分考量技术和经验。
历经19天的精彩演出,9月23日,2024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闭幕。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司长明文军出席活动并讲话,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杨志纯宣布盛典闭幕。
8月20日,国产首款3A(高成本、高体量、高质量)游戏《黑神话:悟空》全球同步上线,一经发售,相关词条迅速登顶海内外多个社交媒体热搜榜单,持续刷新在线玩家纪录,带动众多相关取景地关注度翻倍,中国外交部甚至也回应其热度……“悟空”彻底“出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