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非遗 >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多彩非遗 你我共享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多彩非遗 你我共享
2021-06-10 09:57:06 人民日报

6月12日是2021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的主题为“人民的非遗 人民共享”,文化和旅游部将开展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

目前,我国建立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体系,认定代表性项目10万余项,认定各级代表性传承人9万多人。非遗源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非遗保护成果惠及人民。我们走近非遗的传承者、受益者、传播者,在他们的故事中感受多彩非遗的旺盛生命力。

图①:杨华珍作品《五十六朵花》。资料图片  图②:付磊磊(右)在制作绒花。本报记者 姚雪青摄  图③:赵树宪团队的绒花作品。资料图片  图④:雕漆作品。张强摄  图⑤:传统风筝。资料图片  图⑥:吹糖人作品。张强摄  图⑦:兔儿爷作品。张强摄

图①:杨华珍作品《五十六朵花》。资料图片  图②:付磊磊(右)在制作绒花。本报记者 姚雪青摄  图③:赵树宪团队的绒花作品。资料图片  图④:雕漆作品。张强摄  图⑤:传统风筝。资料图片  图⑥:吹糖人作品。张强摄  图⑦:兔儿爷作品。张强摄

藏羌织绣传承人杨华珍

传统技艺 走向国际

本报记者 王明峰

晴空万里,位于四川成都西南部的邛崃市夹关镇满目苍翠。临江社区对面的藏羌织绣传习所里,63岁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杨华珍正带着徒弟紧张地布展。

忙了一整天,终于收拾妥当。看着满满一屋非遗作品,杨华珍信心满满:“传习所展示非遗,为的是让当地农村妇女了解民族织绣,培训她们掌握刺绣技艺,帮助她们增加收入。”

藏羌织绣是藏族编织、挑花刺绣工艺和羌绣的合称,杨华珍的作品不仅有大自然的美物美景,还取材于当地生产生活场景及民族文化,题材十分广泛。

杨华珍出生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小金县一个藏族村寨,受长辈熏陶,她打小就接触到了藏羌织绣,刺绣技艺也日趋成熟,在寨子里首屈一指。走出寨子后,杨华珍当过老师,开过照相馆,做过摄影记者。2008年汶川地震后,杨华珍想用藏羌织绣技艺来帮助乡亲们重建家园,增收致富。她带领18名绣娘成立协会,开始到成都闯市场。从绣品无人问津到订单纷至沓来,藏羌织绣浓郁的民族特色逐渐获得市场认可,还得到了国际品牌的青睐。彩妆、咖啡、博物馆……国内外20多个知名品牌先后采用了杨华珍的作品,她也摸索出一条非遗IP授权之路。

杨华珍说,她总是会从传统民族元素中汲取养分,再发挥想象力、大胆用色,不断推出新纹样。

 如今,通过“传承人+协会+公司+农村合作社”的传承模式,杨华珍培养了58名徒弟,累计培训近4000人次,光汶川就有500名乡村绣娘。杨华珍及其团队已收集藏羌织绣服饰图案、绣片、样品等2000余件,并编辑了藏羌织绣培训教材。她说:“接下来,我要继续搜集老绣片和老物件,进行整理、创新、传承。”

绒花技艺90后学习者付磊磊

巧思匠心 妙手花开

本报记者 姚雪青

 一根小绒条捏在左手,一把大剪刀握在右手,左右两手上下飞舞,彩色碎末纷纷落下。原本上下均匀的绒条,有了两头尖尖、中间鼓鼓的全新“造型”。这双巧手的主人,是28岁的江苏南京小伙付磊磊。

2018年,有部古装剧播出,女主角佩戴的绒花头饰备受关注。而绒花的制作者、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绒花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赵树宪在南京市民俗博物馆的工作室,每天都会迎来大批游客。

当时在南京一家工厂工作的付磊磊,看到了一条新闻:赵树宪在接受采访时不无遗憾地说,绒花虽受喜爱,但传承却后继乏人。付磊磊决定报名去当学徒。

“制作绒花离不开勾条、打尖、传花等基本操作。”付磊磊介绍:蚕丝被煮熟并染成不同的颜色,成为绒花制作的基本材料。首先将选料梳理通顺后,裁剪成1厘米宽的小段,用烧至退火软化的黄铜丝捻成螺旋状,做成“绒条”;再用剪刀对绒条进行修剪、加工,变成各种形状,即为“打尖”;最后的“传花”步骤,才是打造各种花式。

目前,工作室有16名员工,其中制作者有7人,都是90后。这些年,在使用传统材料、运用传统工艺原则基础上,付磊磊和同事们创新使用淡水珍珠、锆石等一些辅助材料,运用受到年轻人欢迎的莫兰迪色构图,创作出小清新风格造型,让成品更贴近市场、贴近时尚。

今年“五一”假期,南京江宁园博园内,创意手工绒花吸引众多游客驻足欣赏。人们发现,绒花不仅可以是戴在头上的装饰品,还可以是精美的盆景、装饰画和装置艺术。这其中,就有付磊磊精心制作的装饰盆景《粉梅》。

“年轻人的加入,让非遗技艺有了职业化传承和创新性发展,从而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打开广阔市场,形成良性循环。”赵树宪说,经过数十年的宣传与普及,从一个人到一群人,非遗终有传人在,匠心守得绒花开。

热贡泥塑从业者万玛多杰

手艺更精 日子更美

本报记者 贾丰丰

隆务河潺湲,岸畔的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尕藏热贡文化有限公司,三楼泥塑车间里,36岁的万玛多杰正给泥塑“和睦四瑞”上彩。

这是他来学泥塑的第三个年头。3年前,万玛多杰怀揣着让家人过上好日子的愿望,在朋友的介绍下来到这里,开始求艺之路。因为打过工、吃过苦,他更知道机会的来之不易,也学得格外认真。“从最开始的打打下手,到现在的独当一面,功夫不负有心人。”说起这位徒弟,师傅尕藏才让竖起了大拇指。

热贡泥塑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热贡艺术的代表,六七百年的发展史,赋予它“简练流畅、富于质感、玲珑剔透、典雅大方”的艺术特点。“选土、砸泥、雕塑、抹压、上色、描金……只有认真对待每一道程序,成品才会达到预想的效果。”泥塑改变了万玛多杰的生活,曾经贫困的他如今每天能挣160元,年底还有两三万元分红。“过两年,咱也开个属于自己的公司,专门销售热贡泥塑。”万玛多杰干劲满满。

 “我们前后已经有5位学徒开办了属于自己的泥塑公司。”尕藏才让介绍,从2017年被认定为省级文化扶贫产业园雕塑创作基地以来,泥塑扶贫车间、玻璃钢扶贫车间、木雕扶贫车间等先后成立,培训了上百名学员,不仅吃住免费,还能领取补助。泥塑这门古老的手艺实现了“活态传承”,也带动了就业,让乡亲们能在家门口赚钱。

随着产品形式更加多样、网上销售不断发力,尕藏才让的生意也越做越红火。为了让热贡泥塑艺术被更多人喜欢和接受,他们在保持原有风格的前提下不断创新研发,开发出动植物泥塑等新产品,样式新颖,价格也更亲民,产品销往周边州县及甘肃、四川、云南等地,泥塑艺术迎来新的生机。“如果说当初是为了谋生,那么现在更多的是喜爱和珍惜,每件作品都带有温度,我们有理由把这门手艺传承好。”万玛多杰说。

85后导演张强

非遗故事 光影讲述

本报记者 施 芳

一张桑木漆弓,历经数千年依旧完好,漆面透着赤红色的光泽……“太震撼了!”谈起在浙江杭州跨湖桥遗址博物馆拍摄纪录片时的见闻,85后导演张强记忆犹新。

去年3月,北京市西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计划拍摄一部关于漆艺的纪录片《漆望·希望》,对非遗情有独钟的张强接下了这项任务。

 随后的一年多里,张强带着摄制组辗转北京、陕西、湖北、云南4地,走访了漆艺代表性传承人、漆树种植户、生漆研究所科研人员等数百人,既客观记录了生漆的古老制法技艺,也生动展现了漆艺璀璨夺目的光彩。“纪录片第一次完整呈现了雕漆的全部流程,非常难得!”雕漆代表性传承人马宁说。

不独漆艺,张强和西城区非遗保护中心合作,先后推出80集非遗纪录片《器》,聚焦中华餐饮文化的纪录片《寻找儿时味道》,内容包括曲艺、技艺、美食、表演等多个门类,内画鼻烟壶、盔头、刻瓷、湘菜制作技艺、变脸等近百种非遗项目。

合作多年,西城区非遗保护中心主任杨飞说,“张强总是不遗余力地尝试用各种方式传播非遗。”今年春节前夕,中心策划了“北京厂甸‘云’庙会”。10多天里,张强每天工作10多个小时。大年三十,他匆匆同家人吃过年夜饭,就忙着剪片子。第二天凌晨两点多,他从家中出发,接连跟拍了周晓明、张忠强两位非遗传承人,一直忙到晚上9点多。

北京泥彩塑代表性传承人张忠强在杨梅竹斜街开着一间10平方米的小店,他大年初一一早就开了门,几位10多年的老主顾如约而至。“正因为有手艺人的坚守,才有了传统文化的传承。”用镜头记录下这温馨的一幕,张强很是感慨。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做豆腐……”吹糖人、传统药香、永宁豆腐等非遗传承人的讲述,将老北京过年的习俗一一道来。该视频在多个平台上发布,仅在抖音上就有6200多万次的播放量。

(责任编辑:陈玲玲)
关键词:

相关报道:

     

    云南白族扎染:“布里生花”展新韵

    24-09-29 10:40:50云南白族扎染

    2024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闭幕

    24-09-25 17:29:18戏曲百戏

    《黑神话:悟空》引发海外“西游热”

    24-09-13 10:04:26《黑神话:悟空》

    巧手制美饰 银辉耀苗乡(匠心)

    24-09-10 10:14:41苗族银饰

    传承千年文脉 厚植家国情怀

    24-09-03 09:53:33眉山三苏祠博物馆

    先人们是怎么给动物字定型的?

    24-08-27 09:32:27动物定型

    吉他赋能文旅发展(深观察)

    24-08-19 10:29:29吉他文化,文旅

    第十一届乌镇戏剧节公布特邀剧目

    24-08-08 11:12:56第十一届乌镇戏剧节

    北京中轴线:一条擘画了七百多年的文明线

    24-08-05 09:38:00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

    当“齐天大圣”遇见奥运盛会

    24-08-02 09:25:26奥运会,国产动画短片《奔赴热爱》

    中国电影迎来“火热”夏季 多题材致敬优秀传统文化

    24-07-23 10:13:16中国电影,优秀传统文化

    101座博物馆托起“博物馆之城”

    24-07-19 10:07:57博物馆之城,太原

    谁是史上第一个“吃瓜群众”?

    24-07-17 09:24:02夏天,西瓜

    “探秘古蜀文明”展览亮相北京大运河博物馆

    24-07-05 10:15:24北京大运河博物馆,三星堆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