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文化频道

文化
当前位置:文化 > 非遗 > 正文

第四代剪纸传人姜艳华:一刀一剪一辈子

剪纸是一种镂空艺术,又叫刻纸。出生剪纸世家的姜艳华,今年69岁,是河北省秦皇岛人,她的母亲、姥姥、太姥姥均为剪纸艺人。

作为第四代剪纸传人,也是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省级非遗传承人,姜艳华在创作过程中,深切感受到传统的剪纸作品不宜收藏、保存,时间一长就容易破损、老化、褪色,甚至给人留下“一次性”展示艺术的刻板印象。尤其大型作品的保存、携带、展览更加不便,限制了剪纸艺术的创新和发展。

第四代剪纸传人姜艳华:一刀一剪一辈子

图为姜艳华剪纸创作

为了延长剪纸作品的保存时间和艺术价值,而不仅仅“停留”在窗户上,姜艳华把剪纸做成了装裱画,将书法、国画和剪纸相结合,让手工剪纸艺术焕发新的生命力,并成功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外观设计专利证书。“这样就能像油画、国画一样长期被收藏和传承了,并有机会登上大雅之堂”姜艳华感叹。

第四代剪纸传人姜艳华:一刀一剪一辈子

图为姜艳华刀刻创作

第四代剪纸传人姜艳华:一刀一剪一辈子

图为姜艳华人物作品

关键词:

相关报道:

    推荐阅读

    一起来见识一下康熙的个人爱好有多“烧钱”

    一起来见识一下康熙的个人爱好有多“烧钱”

    康熙六年(1667),刚刚亲政不久、14岁的康熙帝曾召见还处于软禁中的南怀仁,向他讨教天文历法知识。康熙提出了一个问题:“法合天与否,有何明显的依据?”即判断历法准确与否,其依据是什么?南怀仁认为,历法“合天与不合天,从古以来皆以测验为依据”。南怀仁提议,用推算日影长度的方法来验证历法准确度。

    2023-05-29 10:03 康熙 天文学
    宋韵女性服饰 让雅致步入日常

    宋韵女性服饰 让雅致步入日常

    在中国文化艺术史上,宋代文化具有举足轻重之地位,是中国古典艺术之巅峰。宋人还开创了一个“诗意生活”的时代,让雅致步入日常,韵味藏于生活。

    2023-05-26 09:23 宋代文化 女性服饰
    吃不了兜着走!古人赴宴也“打包”

    吃不了兜着走!古人赴宴也“打包”

    《礼记·杂记下》说,有人问曾子,“夫既遣而包其余”,曾子告诉他:“既飨,卷三牲之俎归于宾馆”。可见,古人认为吃不了的美食应“打包”带回。

    2023-05-24 11:48 古人赴宴 打包
    千年积累下来的古代图书,最后都去哪儿了?

    千年积累下来的古代图书,最后都去哪儿了?

    作为文明传承和信息记录的载体,书籍是每个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无论是“学而时习之”的刻苦,还是“不求甚解”的消遣,书籍总能带给我们以精神层面的愉悦和满足。

    2023-05-23 10:22 文明传承 信息记录 书籍
    清末“中国的华尔街”,为什么在平遥?

    清末“中国的华尔街”,为什么在平遥?

    提起美国的经济,人们最先想到的是大名鼎鼎的华尔街(Wall street)。17世纪时,华尔街是荷兰殖民者为抵御英军修筑的一堵土墙。百余年后,华尔街两旁布满了金融机构。

    2023-05-22 10:23 平遥 中国的华尔街
    滕子京为好友范仲淹重修岳阳楼后,为何凭栏哭泣?

    滕子京为好友范仲淹重修岳阳楼后,为何凭栏哭泣?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

    2023-05-19 15:19 滕子京 范仲淹 岳阳楼
    春秋时期就有路由器了?还是五根天线加强版!

    春秋时期就有路由器了?还是五根天线加强版!

    假如连上春秋时期的Wi-Fi,会穿越吗?先来认识一下,云纹铜五(lù)柱(yóu)器(qì)

    2023-05-18 09:21 春秋时期 路由器
    “向来不想做官”的王羲之,官当得怎么样?

    “向来不想做官”的王羲之,官当得怎么样?

    在将近5000字的《晋书·王羲之列传》里,王羲之与东晋年间“琅琊王氏”中大多数成员一样,是以一位士族政界人物的姿态出现的。

    2023-05-17 09:56 王羲之 做官
    波提切利:佛罗伦萨的华美梦幻,来了又去了

    波提切利:佛罗伦萨的华美梦幻,来了又去了

    是有意还是巧合,英国国家美术馆在上海博物馆展出的“从波提切利到梵高”与新近东一美术馆举办的来自意大利乌菲齐美术馆的“波提切利与文艺复兴”,都以波提切利打头,隐含着人们对这位文艺复兴早期画家越来越多的喜爱。

    2023-05-16 10:36 波提切利 画作
    【言之有“物”】时光深处的母子情

    【言之有“物”】时光深处的母子情

    语言是活着的历史。汉语,兼具审美韵味与哲理意蕴,蕴藏着深邃广阔的历史信息。“奉为圭臬”“洛阳纸贵”“扶桑若木”“闲得五脊六兽”……那些我们代代相传、日用而不自觉的言辞背后,藏着怎样的古代世界?与之对应的文物,让一个个抽象的字具象起来,让我们看到了虽已远去、依然鲜活的历史,可感可触,近在咫尺。

    2023-05-15 17:22 文物 古代世界 母子情

    中华网文化头条号

    中华网文化微博

    联系方式

    频道合作
    负责人 陈蕊
    chenrui@zhixun.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