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文化频道

文化
当前位置:文化 > 非遗 > 正文

共赏非遗保护“万千气象”

共赏非遗保护“万千气象”

“百鸟朝凤”主题风筝组。

共赏非遗保护“万千气象”

原貌呈现的徽州古戏楼。

共赏非遗保护“万千气象”

南京云锦织锦木机。

在位于北京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今年6月开展的“气象万千——中国非遗保护实践主题展”在暑期吸引了众多游客和观众。展览展出的600多件(套)展品涵盖非遗的十大门类,涉及100余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列入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名册项目。展览通过文字、图片、实物实景、多媒体互动等多种呈现形式,为观众讲述中国非遗的深厚内涵和中国非遗保护实践的累累硕果。该展览将持续至2025年6月。

非遗保护文脉绵长

“看,那就是咱们老家有名的潍坊风筝,这可是国家级非遗。”展厅里,一位来自山东的父亲指着“百鸟朝凤”主题风筝组和以二十四节气构成龙身的“蜈蚣龙”风筝对孩子说。“看到家乡的非遗能够被国家级展馆认可、被更多人认识,我感到特别自豪和光荣。”他告诉记者。

“气象万千——中国非遗保护实践主题展”共搭设了6大场景、2条非遗街区、8个体验互动区和15个多媒体展项,还邀请了多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带徒现场展演,用真实可感的方式生动呈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成果。

展厅里,原貌呈现的徽州地区古戏楼颇具韵味,京剧、黄梅戏、昆曲等16个戏曲非遗项目的经典选段,通过名家现场展演和纱幕投影的形式,在戏台上轮番演绎,为观众带来沉浸式体验;在传统美术和传统技艺单元,展出刺绣、年画、石雕、木雕、营造技艺等60个项目,重点展示非遗项目的制作技艺,系统呈现从材料到成品的制作过程;在传统制茶技艺单元,通过展示茶叶的种植场景、制作技艺、文化空间,以茶叙事、以茶述理、以茶论道;在民间文学和民俗单元,重点展出三大史诗、端午节等14个项目,表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连结民族情感、维系国家统一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在悠久的文明进程中,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历史根脉,就书写在典籍文脉的字符间,编织在织锦丝绸的经纬里,传唱在戏曲歌谣的旋律中。观众徜徉在一项项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间,品味着其承载的中华文脉。

活态传承焕发新生

灿若云霞“通经断纬”的南京云锦织造技艺、工序复杂色彩丰富的苏州宋锦织造技艺、历史悠久颇具民族风情的黎族传统纺染织造技艺……在展现传统技艺的织造单元,各具特色的非遗项目令人目不暇接,而活化利用这些非遗技艺的服装设计更是让不少观众啧啧赞叹。

“这些香云纱(香云纱染整技艺)太美丽了,它们的颜色都是天然的。”在展览现场,来自美国的观众苏珊娜对记者说,“用它做成的这些裙子令人惊叹,这是属于中国的美。”

古老的非遗不仅存在于展柜里,更活在当下生活中。

展厅里,传统的南京织锦木机旁边立着一组组服装模型,展示着融合古老非遗织造技术的礼服和时装设计;风格独特兼具中原文化、闽越文化和随海上丝绸之路传入舶来文化的惠安石雕,不仅在传统碑石、雕塑、建筑等中有所应用,其传承人也在不断探索将之融入现代雕刻艺术;景德镇传统青花瓷制作技艺闻名海内外,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一古老手艺更为乡村全面振兴贡献着力量……

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在中华文明不断发展前行的历程中,“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精神从未改变。中国的非遗保护传承工作同样如此。传承与发展并重,守正与创新同行,中国的非遗保护传承工作在守护好根本的同时,也不断与时俱进,让古老的非遗为今人生活注入更多文化底蕴。

“活”在当下的非遗,与每个人的衣食住行密切相关。非遗项目的展示,正是将无形的、长期的文化传统和认识方式,以可理解、可感受的方式呈现在观众面前。

美美与共谱写华章

展厅里,一艘精美的木质船模吸引了不少好奇的目光。这是流传于中国闽南和马来西亚马六甲沿海地区的禳灾祈安仪式——送王船的用具。这些地区有着崇祀“代天巡狩王爷”(简称“王爷”)的民间信俗,人们相信“王爷”受上天委派定期赴人间各地巡查,拯疾扶危,御灾捍患。

这一遗产项目体现了人与海洋之间的可持续联系,被两国的相关社区视为共同遗产,长期以来发挥着巩固社区联系、增强社会凝聚力的作用,见证了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文化间对话,体现了顺应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创造力。

中国在非遗保护实践中,同样注重国际合作。中国与蒙古国联合申报的“蒙古族长调民歌”、与马来西亚联合申报的“送王船——有关人与海洋可持续联系的仪式和相关实践”均成功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同时,中国参与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谈判及其实施细则的制定过程,3次当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委员国,积极参与国际非遗保护实践。

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年来,中国作为缔约国,认真履行义务,在积极开展的非遗保护实践工作中,开辟出具有中国特色的非遗保护之路,更为世界非遗保护贡献了中国经验、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据统计,截至2023年底,中国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的项目共计43项,位居世界第一。其中,35项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7项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项入选优秀保护实践名册。

中国建立了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这一制度是中国在20年来非遗保护工作中不断摸索创新的成果。

如今,中国的非遗保护工作成果丰硕——非遗保护法律法规制度更加健全,传承工作持续深化,非遗保护的社会氛围日渐浓厚……截至2023年底,国务院公布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共1557项,文化和旅游部认定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共3068名,设立23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气象万千”同时也包含着“瞬息万变”的内涵。展览不仅呈现着中国非遗的博大精深,也捕捉和呈现着非遗融入现代生活的“进行时态”,展现着中国在非遗保护实践中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种种成果。在这方展厅里、在这片土地上,古老非遗正延续着充满生机的活态传承。

(本文配图均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提供)

(责任编辑:陈玲玲)
关键词:

相关报道:

    推荐阅读

    皆是人间好时节 ——感受二十四节气图画之美

    皆是人间好时节 ——感受二十四节气图画之美

    恰是处暑时节,人云:“处暑满地黄,家家修廪仓。”这是古人对夏末秋始节气的真实写照。是时,家家户户忙着修缮仓廪,以备丰收存储新粮。斗转星移,寒来暑往,秋收冬藏,一年之中节气物候周而复始。

    2024-08-29 09:48 二十四节气 夏至
    先人们是怎么给动物字定型的?

    先人们是怎么给动物字定型的?

    表示动物部首的有65个,这65个部首都是参与造字的智慧祖先根据动物身上的某种特性归纳出来的。具体归纳的规律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2024-08-27 09:32 动物定型
    吉他赋能文旅发展(深观察)

    吉他赋能文旅发展(深观察)

    从各式各样的吉他主题活动,到推动吉他走进居民生活,再到吉他年产量占全球吉他总产量的1/7,正安县十余年来大力发展吉他文化,不断擦亮吉他名片,以吉他赋能当地文化和旅游发展。

    2024-08-19 10:29 吉他文化 文旅
    不负青春不负国 点赞巴黎奥运会“00”后中国小将

    不负青春不负国 点赞巴黎奥运会“00”后中国小将

    在本届奥运会上,不少“00”后中国运动员让我们印象深刻。新时代的他们敢拼、自信,调皮可爱,也勇于担当。他们,正在接过奥林匹克精神的接力棒。

    2024-08-12 10:26 巴黎奥运会赛场
    第十一届乌镇戏剧节公布特邀剧目

    第十一届乌镇戏剧节公布特邀剧目

    8月6日,第十一届乌镇戏剧节新闻发布会在乌镇举办。据悉,本届戏剧节将于10月17日至27日在乌镇举行,主题为“如磐”,取“精神如炬,信念如磐”之意。

    2024-08-08 11:12 第十一届乌镇戏剧节
    北京中轴线:一条擘画了七百多年的文明线

    北京中轴线:一条擘画了七百多年的文明线

    时光在中轴线上再添新标高——2024年7月27日,在印度首都新德里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北京中轴线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59项。这是世界对中国的认可,中国对世界的贡献。

    2024-08-05 09:38 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
    当“齐天大圣”遇见奥运盛会

    当“齐天大圣”遇见奥运盛会

    短片从中国文化艺术中汲取许多灵感。比如篮球篇中出现了戏曲元素,曲棍球篇借鉴了诗词、水墨画等,乒乓球篇里有打球大爷的球拍变成金箍棒、棋谱等细节。

    2024-08-02 09:25 奥运会 国产动画短片《奔赴热爱》
    一线中轴承古通今  一城古韵活态传承

    一线中轴承古通今 一城古韵活态传承

    北京中轴线纵贯老城南北,始建于13世纪,历经逾7个世纪,形成了秩序井然、气势恢宏的城市建筑群,见证了影响中国都城营建传统2000余年的理想都城秩序。7月27日,在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024-07-30 10:58 北京中轴线
    爱此溪山好 阳羡觅东坡(以文塑旅 以旅彰文)

    爱此溪山好 阳羡觅东坡(以文塑旅 以旅彰文)

    “现在,体验式旅游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饮茶、陶艺、阅读,都是生活体验。”

    2024-07-26 10:01 苏东坡主题旅游
    中国电影迎来“火热”夏季 多题材致敬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电影迎来“火热”夏季 多题材致敬优秀传统文化

    电影,不仅是一部艺术品,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推广的有力载体。今年,暑期档的中国电影用多种类型题材向优秀传统文化致敬,用光影传承赓续千年的中华文脉,也展现着中华文化的强大吸引力。

    2024-07-23 10:13 中国电影 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网文化头条号

    中华网文化微博

    联系方式

    频道合作
    负责人
    chenjing@zhixun.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