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统一多元的造型
克孜尔壁画艺术的形成与发展路径,主要基于深厚的本土文化底蕴和对外来文化的兼收并蓄与融合。克孜尔石窟壁画早期造型表现形式上,比较多的受到犍陀罗、秣菟罗、笈多佛教艺术的影响,尤其是在人物的造型上重彩纷呈,呈现出多元化特性。克孜尔石窟壁画中的造型不能理解为简单的“形体塑造”,而是用线、面、赋彩这些手段来构成题材所需表达的形象。克孜尔石窟壁画人物造型多以本土化特征呈现,壁画中的人物体型修长、五官集中,与龟兹地区出土的人体骨骼特征相一致。(图二十四)在表现商人的故事画里,采用了龟兹世俗商人的形象(图二十五)。由于佛教艺术的彼岸性使得古代画师们在塑造壁画人物形象时的想象力和精神品位在“梵我合一”的观念中得到了统一和升华。
图二十四克孜尔石窟第27窟主室前壁闻法天人
图二十五 克孜尔石窟 第17窟 主室左券腹 萨博燃臂本生特写
克孜尔壁画在造型方面扎根于本土,不仅体现了本民族、本地区的艺术特色,而且其作为古龟兹民族的艺术创造,曾经开拓了中国绘画史上的一代画风。从梁代的张僧繇、北齐的曹仲达,到隋唐之际的尉迟跋质那和尉迟乙僧父子,都以他们的艺术实践沟通了西域和内地文化艺术上的联系,龟兹画风既是龟兹和西域的地方风格,也是中国古代绘画史上的重要流派,这也是显而易见的。
(4)庄严清净的赋彩
克孜尔壁画常用色为土红、赭石、青、绿、朱、白等,而以青、绿为主。早期以暖色调为主,中期石青、石绿增多,后期石青几乎消失,土红色则大量使用。(图二十六)另外,在各个时期,尤其是中期壁画使用了大量的金粉和金箔,其目的是为增加壁画的金壁辉煌的感觉,让人体会彼岸佛国的美好。由于克孜尔壁画中的人物裸体半裸体形象居多,画面中橘黄铅丹色和赭石色的分量也很大,所以壁画给人总的感觉,在人体少的画面上,以青绿为主调;在人体多的画面上,青绿和橘黄色赭色、冷和暖形成均衡的对比,色调和谐统一。(图二十七)以青绿为主、比较偏冷的基调可以说是克孜尔壁画色彩上的一个基本特点。(图二十八)
图二十六克孜尔石窟第118窟主室券顶
龟兹石窟文化遗产是古丝绸之路文明交流的结晶,源起丝路,始兴于汉,繁盛于唐,印刻着海纳百川、兼收并蓄、一体多元的特点,见证了公元3至公元13世纪期间新疆古代佛教文化的辉煌历史。
龟兹石窟文化遗产是古丝绸之路文明交流的结晶,源起丝路,始兴于汉,繁盛于唐,印刻着海纳百川、兼收并蓄、一体多元的特点,见证了公元3至公元13世纪期间新疆古代佛教文化的辉煌历史
从门口、路边到窗台、桌面,到处堆满瓶瓶罐罐,连花盆都是自己烧制的废品。在中国陶瓷史上知名窑口——巩县窑的黄冶窑窑址附近,63岁的游光明把简陋的农家院当工作室,专注研究和复烧历史上的经典器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