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非遗 > 中华匠心 > 正文

传统工艺里的蝙蝠:图必有意,意必吉祥

传统工艺里的蝙蝠:图必有意,意必吉祥
2020-03-02 15:38:58 澎湃新闻

原标题:故宫六百年鉴赏④|传统工艺里的蝙蝠:图必有意,意必吉祥 

虽然新冠病毒的原始宿主与蝙蝠不无关系,然而蝙蝠何罪?

如果追溯 “ 蝙蝠”二字,由于在 汉字中谐音通"遍福”,即”遍地是福”,可表祈福纳吉之意。在中国传统吉祥图案中,如果要选一个应用最广泛、最具代表性的吉祥物的的话, 蝙蝠一定是少不了的 。

传统工艺里的蝙蝠:图必有意,意必吉祥

故宫博物院藏的金镶宝石蝙蝠簪

提起蝙蝠,人们往往嗤之以鼻。这种似兽似鸟的动物,习于夜间活动。在民间故事中,也多是充当“骑墙派”的典型。然而,在中国吉祥崇尚习俗中,因其谐音,却是“福”的象征,堪称是中国祈福第一吉祥物。蝙蝠是哺乳纲,冀手目动物的通称。对于这种形体奇特的动物,中国民间俗传是老鼠吃盐变成的,这是一种误说。蝙蝠和老鼠并没有分类学上的亲缘关系,只不过其外形有某种相似而已。古人也以鼠称呼蝙蝠,叫做“天鼠”、“飞鼠”或“仙鼠”。由于蝙蝠会飞,多在夜间行动,也有“夜燕”别名,但比较正式的名称是“伏冀”。《本草纲目》引唐人苏恭之语;“伏冀者,以其昼伏有翼也。”

对于这样一种神秘物种,古人对其形象的最早记录却可追溯至新时器时期红山文化的玉蝙蝠。此后在商代、汉代、魏晋南北朝时期都可见到带有蝙蝠纹饰的器物。其中在我国出土的西汉蝙蝠形柿蒂座连弧纹镜,其柿蒂构成蝙蝠形,旁有镌刻的铭文“长相思,毋相忘,常富贵,乐未央”。显然,这里的“蝙蝠”是富贵之“富”的谐音与形象化。这一时期的蝙蝠形纹饰造型基本把握了对象的基本特征,具有直观性的特点,用剪影式、单纯化的形象来表现生命的姿态。纹样既写实又夸张,单纯洗练、粗放古朴,不视细节修饰,也没有个性表达,表现的是异常简洁单纯的粗轮廓粗线条的整体形象。是一种粗轮廓的写实,不拘泥于细节,构成一种古拙的风格,呈现出中华本土的艺术审美传统。

“图必有意,意必吉祥”。作为象征“福”的吉祥物,蝙蝠在明代已经普遍流行,清代带有蝙蝠形象的各种祥图案更是屡见不鲜。例如:几个童子抓蝙蝠往坛子里装,构成“纳福迎祥”图案,二只蝙蝠称“双福”,五只蝙蝠组成“五福捧寿”、“五福和合”、“五福临门”、“五福长庆”、“平安五福自天来”等五福系列。更多的是与其它吉祥物配合,演绎出“福寿如意”、“福山寿海”、“福分无疆”、“福缘善庆”、“翘盼福音”、“引福入堂”、“多福多寿多贵子”等众多的流行图案,不胜枚举。如果在中国传统的吉祥物中选一个应用最广泛、最具代表性的吉祥物的话,非“蝠”莫属。

在故宫博物院的藏品中,“蝙蝠”纹饰在陶瓷、漆器、服饰、家具、文房等生活用品中随处可见,它们或是以矾红彩绘就“红蝠”,寓意“洪福齐天”;或是与“寿桃”相结合,寓意“福寿双全”;或是与牡丹、蝴蝶相结合,寓意“富贵万寿”;或是五蝠围绕一个“寿”字,寓意“五蝠捧寿”……其变化之丰富、应用之广泛前所未有、令人惊叹。

一、“洪福齐天”

红彩蝙蝠是清代瓷器上常见的吉祥纹饰之一,因“红蝠”谐音“洪福”,故清代瓷器多以红色蝙蝠纹寓意“洪福齐天”。

松石绿地矾红彩云蝠纹葫芦瓶

传统工艺里的蝙蝠:图必有意,意必吉祥

松石绿地矾红彩云蝠纹葫芦瓶,清乾隆,口径3.5厘米,底径11.4厘米,高33.3厘米。

葫芦形瓶是中国古代陶瓷中的传统造型,葫芦的多籽与缠绕的藤蔓被人类赋予多子多孙和延绵不断繁衍的含义。葫芦也是道教的圣物,既是通往仙境的法物,也是存放金丹的容器。

此瓶呈宝葫芦形,小口,短颈,上腹较小,下腹较大。束腰。圈足。瓶内施松石绿釉,外壁松石绿地矾红彩云蝠纹装饰。圈足内施松石绿釉,外底中心留白,矾红彩单方栏内署矾红彩篆体“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款。瓶上的“红蝠”与“洪福”谐音,寓意“洪福齐天”。

从器型看,此瓶造型饱满端庄,无论是纹样还是造型均反映了乾隆时期对“福文化”的理解和追求。

黄地粉彩红蝠纹盘

传统工艺里的蝙蝠:图必有意,意必吉祥

黄地粉彩红蝠纹盘,清同治,高2.8厘米,口径7.7厘米,足径4.2厘米。

1234...全文 6 下一页
关键词:

相关报道: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24-03-19 10:47:40吴兴河,湖州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24-03-14 10:41:50​《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短视频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24-03-11 10:14:16文旅融合,平遥古城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24-02-28 09:52:10“一带一路”,甘肃文旅

    “文字之都”文旅“上新”

    24-02-26 10:00:52中国文字博物馆,殷墟

    春节大鱼大肉吃腻了?快来跟宋人学做清淡养生粥!

    24-02-23 10:02:51《东京梦华录》,食疗养生,宋代

    北京的“龙脉”在哪里?

    24-02-19 10:13:40北京“龙脉”

    新春旅游玩法“上新”

    24-02-01 09:57:40文旅,春节旅游

    纪录片《智在匠心》 彰显中华非遗之美

    24-01-29 09:52:01中华非遗,纪录片《智在匠心》

    多彩文化 辉映红山(你所不知道的一级馆)

    24-01-23 09:56:15赤峰博物馆,红山良渚文化展”

    尺寸藏万象 抚简阅千年

    24-01-17 09:49:23甘肃简牍博物馆,简牍

    汉籍合璧 文脉赓续

    24-01-15 10:04:16中华古籍,数字化利用

    数字技术赋予千年壁画无限生机

    24-01-08 10:08:14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文物活化利用

    專訪方力鈞:探索面孔与陶瓷

    23-12-29 15:47:31方力鈞,陶瓷艺术

    “无文物”体验展体验如何?

    23-12-27 10:09:16北京遇见博物馆,三星堆文化

    生肖舞蹈:引领“新国潮” 探索民族风

    23-12-20 10:30:45杨丽萍,生肖舞蹈系列艺术片《舞龙》

    “数”说2023中国旅游

    23-12-20 09:44:37文旅产业,旅游业

    年轻人还在丧 中老年人已经找到了生活的乐子

    23-12-19 11:20:47《咕噜咕噜下春山》,生活之道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