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认为,青铜纵目面具的形象符合古代文献中蜀人始祖蚕丛“纵目”的记载,可能是古蜀先民在神庙中祭祀崇拜的始祖蚕丛的象征。所以有学者认为,青铜纵目面具与其他青铜人头像一样,都是古蜀民族的形象。有学者根据文献记载中蜀王如柏灌、鱼凫、杜宇等多以鸟为名,推测蚕丛纵目或许也是鸟类,由此认为杜宇之前的古蜀王国是以鸟为图腾的。也有学者认为这些青铜面具和人像属于当时的王国重器,应该是一系列神的形象,夸张的造型表明其具有超人的神通,在祭祀或信仰活动中很可能被放置在中心位置。其代表的第一层含义,是古蜀王国巫祝的化身,象征着古蜀王国的群巫集团,是神权的象征。第二层含义,则是古蜀王国统治阶层的象征,既代表着神权,又是王权的化身。
3、“太白鸟道”多商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