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挥俑、薄书俑、执旗俑、立射俑……除了数量较多的骑兵俑和步兵俑之外,这批西汉彩绘兵马俑还有诸多形姿特殊的士兵俑,表明汉代军队中设置有仪仗、书记、指挥等不同职务。“展柜中这件体量最高的指挥俑应该就是统领二千人以上的将军。”吴晓璇介绍说,“这件指挥俑高56厘米,宽30厘米,头戴武冠,身着红绿彩色战袍,右手上举至前额,伸出大拇指和食指做指挥状,形态生动,是非常珍贵的国家一级文物。”
西汉彩绘兵马俑。新华社记者 孙正好摄
考古学家发现,这批汉代兵马俑主要经练泥、模塑、窖烧、彩绘四道工序制作而成,窖烧温度大概在900摄氏度,出窑后进行彩绘。“兵俑的眉毛、眼球、胡须、外衣、铠甲及战马身上的花纹等,都是靠陶工用笔和颜料画出来的,彩绘颜色有黑、红、紫、白等,非常生动传神。”吴晓璇说。
不同于秦兵马俑,这批彩绘兵马俑的穿着也透露出西汉初年服装界的新潮流。
“兵马俑身上的彩绘服饰以楚服为模板,同时吸收胡服和秦代服饰的因素,形成新的风尚。”吴晓璇说,“服饰按甲衣分类,有长甲和短甲两种;骑兵俑的膝部均有豹斑纹护膝;鞋饰有芒鞋、勾履、浅帮圆口鞋、高腰华靴等四种。”
西汉彩绘兵马俑。新华社记者 孙正好摄
除了在形体大小和服饰特点方面与秦兵马俑有明显不同外,西汉彩绘兵马俑在面部差异上也较为明显。秦兵马俑虽千人千面,但兵俑脸部多是关中人特征,但西汉兵马俑却塑造成三种不同的体质形态:脸型方正、长目嘴阔的兵俑形似陕西关中人;脸形瘦削、眉骨突出的形似陇西、天水人;高颧骨、眼小而圆的则形似巴蜀人。三种不同的体质形态印证了汉初兵源地域及族属。
西汉彩绘兵马俑。新华社记者 孙正好摄
1月9日,在国家京剧院建院7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剧院青年艺术工作者回信,勉励他们“传承前辈名家优良传统,践行艺术为民,坚持崇德尚艺、守正创新,让京剧艺术持续焕发时代光彩,为繁荣文艺事业、建设文化强国贡献力量”。
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世界遗产委员会对“北京中轴线”的评价是这样写的:“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那么,怎样理解“中国理想都城”,什么是“秩序的杰作”,北京老城究竟是怎样一座何其壮美的都城呢?
2025年元旦前后,全国电影市场持续升温,一批优质影片汇聚银幕,为节日增添了文化气息。感人至深的剧情片、轻松搞笑的喜剧片、惊险刺激的动作片……为观众带来多样化的观影选择。
今年以来,国铁集团持续加大特色旅游列车开发力度,打造了一批各具特色的旅游列车品牌。今年前11月,国铁集团累计开行旅游列车1737列,同比增长17.6%,掀起火车“慢”游消费热潮。
连日来,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积极“走出去”,对外精准推介燕赵文旅资源、签约合作项目、开拓文旅市场,海外“朋友圈”动态持续上新。
据了解,华熙LIVE·五棵松商业街区将文化、体育、娱乐、艺术、教育与生活等业态充分融合,并结合周边配套设施举行文体活动,很受年轻消费者喜爱。此外,首店、首发、首展、首秀等也增添了这里的吸引力。
近日,由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戏曲百戏(昆山)盛典举办,“南腔北调”在此交流展示,戏曲名家带来精彩展演。本期我们约请参与百戏盛典的戏曲人才和相关从业者,就戏曲人才培养、濒危剧种保护、创新传播方式等问题进行探讨,为繁荣中国戏曲百花园建言献策。
“白族扎染的工序多达10余道,其中扎花和染色最为考究。扎花考量技法的精致度,染色是通过天然染料染出不同颜色,十分考量技术和经验。
历经19天的精彩演出,9月23日,2024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闭幕。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司长明文军出席活动并讲话,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杨志纯宣布盛典闭幕。
8月20日,国产首款3A(高成本、高体量、高质量)游戏《黑神话:悟空》全球同步上线,一经发售,相关词条迅速登顶海内外多个社交媒体热搜榜单,持续刷新在线玩家纪录,带动众多相关取景地关注度翻倍,中国外交部甚至也回应其热度……“悟空”彻底“出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