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峁遗址位于陕西省神木市石峁村,地处黄河西岸、黄土高原北端,主要遗存为距今4300年-3800年左右的石砌城址,是东亚地区所见新石器时代规模最大的城址,面积超过400万平方米。
石峁遗址皇城台|来源于国家文物局
城址由皇城台、内城、外城三座基本完整并相对独立的城垣构成,城内密布宫殿建筑、房址、墓葬、手工业作坊等遗迹,城外数座人工修筑的“哨所”类建筑遗迹,城门、城垣及大型建筑均由石头包砌,防御性体现得非常明显。
遗址出土了陶器、玉器、骨器、铜器、石雕、壁画和纴木等大量重要文物。
陶鹰
陶鹰|高50厘米,出土于石峁遗址|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在中国北方,鹰通常被认为是神的使者或化身。石峁陶鹰发现于具有宫城性质的皇城台,可能与王权或宗教祭祀等活动有关。
陶鹰在“何以文明”石峁场景中
从出土情况看,陶鹰在当时遭到了有意的破坏,可能是石峁晚期统治者废弃了之前与陶鹰相关的信仰或习俗,反衬出陶鹰在石峁早期文化中作为精神图腾的重要性。
双人面石雕
双人面石雕|直径约50厘米,高近1米,出土于石峁遗址|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石峁城墙上砌有大量的石雕构件,雕刻技艺成熟,阴刻、浮雕、圆雕,技法多样。主要纹饰有人面纹、动物纹、神兽纹和几何纹等,多见对称式构图。
双人面石雕在“何以文明”石峁场景中
石峁石雕展现出了早期中国的文明高度和艺术水平,并对商周青铜器的造型装饰艺术产生了重要影响。
口簧
口簧|长8-9厘米,宽1厘米,厚0.1厘米,出土于石峁遗址|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簧是世界性的原始乐器,也是常见于我国先秦文献的远古乐器。簧多以骨或竹子制作,由簧鞘、簧舌及拉线等组成,以口腔作为共鸣器,通过拨动弹性簧舌振动发出的基频音及其谐波音来演奏曲调,是汉唐铁簧、明清口琴的前身。
口簧在“何以文明”石峁场景中
目前考古发现的簧主要分布于北方地区,与古代游牧民族和草原文化有关,陶寺与石峁均有发现。石峁骨簧主要出土于皇城台遗址,与骨笛、骨管哨、陶球哨一起,构建了石峁宫城的音乐形态。
骨针
骨针|长2-10厘米,出土于石峁遗址|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石峁遗址中出土了上万枚骨针,还原了骨针制作的全流程“制作链”,从骨料处理到骨器制作,分工明确,步骤清晰,属典型的集中生产与管理。
骨针在“何以文明”石峁场景中
掌握核心生产技术的手工业者被集中安置于高等级贵族生活区。骨针生产量明显超过石峁古城生产、生活的需求量,反映出石峁骨针制造业还承担着与周邻地区通过交换获得其他资源的功能。
陶鬲
陶鬲|口径22厘米,腹径49厘米,裆高14厘米,高43厘米,出土于石峁遗址|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陶鬲夹砂灰陶,陶色亮灰。直口,厚圆唇,矮领竖直,袋足自领下鼓出,三足聚合于裆部,裆部有明显的瘤状下凸。
陶鬲在“何以文明”石峁场景中
器身上腹部有两个对称的梯形銴,其一位于裆部正中上方,另一位于对称的袋足正上部。领部抹光,以下通体饰细密的斜向绳纹,足内侧饰交错绳纹。
石刀
石刀|长10厘米,宽4.2-6厘米,出土于石峁遗址|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石刀是石峁遗址中常见的石制工具。石刀上不见用于收割禾本科植物形成的大量长而直的线状痕,说明不是收割工具,而可能用在制作发酵酒或其他食物步骤中的初期阶段,如加工固体状态的酒曲。
石刀在“何以文明”石峁场景中
纴木
纴木|出土于石峁遗址|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石峁遗址中,有横向插入墙体用于支撑的木头,形成“木骨墙筋”,固定墙体、防止滑坡垮塌。这种用途的木头在宋代《营造法式》中被称为“纴木”。石峁城墙上的纴木多见于较高的墙体内。
纴木在“何以文明”石峁场景中
此前,一般认为在汉代才开始使用纴木技术,石峁纴木的发现将其出现时间大大提前,是石峁先民先进筑城技术的真实写照。
壁画
壁画|出土于石峁遗址|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在石峁外城东门“内瓮城”,东、西、南三面墙体内侧发现了成层、成片分布的壁画残块,总数近200块,是迄今为止国内出土数量最多的史前壁画。
壁画在“何以文明”石峁场景中
石峁人使用毛笔之类的软工具,将以铁红、铁黄、炭黑以及土绿四种颜色组成的各种几何图案绘制于白灰面底上,表明中国早期壁画的基本制作工艺和绘画技法至迟在4000多年前已基本确立。
玉钺
玉钺|长20厘米,出土于石峁遗址|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藏玉于墙”是石峁文化极为特殊的现象。在城墙修建过程中,石峁人将玉牙璋、玉钺、玉刀、玉铲等嵌入墙体或埋入墙根。
玉钺在“何以文明”石峁场景中
这种用玉观念和做法,表现了石峁统治者希望城址安稳永固的愿望。
玉牙璋
玉牙璋|长27.4厘米,宽5.7厘米,厚0.7厘米,出土于石峁遗址|故宫博物院藏
玉牙璋已受沁为黑褐色,通体光素,首端刃部内弧,锋利。近刃部打磨内凹。柄部两侧各出一小齿牙,柄端一孔,单面钻。
玉牙璋在“何以文明”石峁场景中
牙璋在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时期就已出现,其可能来源于生产工具,后逐渐演变,成为一种礼仪性兵器的象征。《周礼·典瑞》云:“牙璋以起军旅,以治兵守。”
站在石峁遗址的土地上,我们仿佛可以听到历史的呼唤。石砌城垣诉说着古人的智慧,珍贵文物为我们打开通向过去的时光之门。
何以文明岛诚邀您踏足这片神秘的土地,亲身探寻更多珍贵文物的故事,解读历史的密码。
1月9日,在国家京剧院建院7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剧院青年艺术工作者回信,勉励他们“传承前辈名家优良传统,践行艺术为民,坚持崇德尚艺、守正创新,让京剧艺术持续焕发时代光彩,为繁荣文艺事业、建设文化强国贡献力量”。
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世界遗产委员会对“北京中轴线”的评价是这样写的:“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那么,怎样理解“中国理想都城”,什么是“秩序的杰作”,北京老城究竟是怎样一座何其壮美的都城呢?
2025年元旦前后,全国电影市场持续升温,一批优质影片汇聚银幕,为节日增添了文化气息。感人至深的剧情片、轻松搞笑的喜剧片、惊险刺激的动作片……为观众带来多样化的观影选择。
今年以来,国铁集团持续加大特色旅游列车开发力度,打造了一批各具特色的旅游列车品牌。今年前11月,国铁集团累计开行旅游列车1737列,同比增长17.6%,掀起火车“慢”游消费热潮。
连日来,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积极“走出去”,对外精准推介燕赵文旅资源、签约合作项目、开拓文旅市场,海外“朋友圈”动态持续上新。
据了解,华熙LIVE·五棵松商业街区将文化、体育、娱乐、艺术、教育与生活等业态充分融合,并结合周边配套设施举行文体活动,很受年轻消费者喜爱。此外,首店、首发、首展、首秀等也增添了这里的吸引力。
近日,由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戏曲百戏(昆山)盛典举办,“南腔北调”在此交流展示,戏曲名家带来精彩展演。本期我们约请参与百戏盛典的戏曲人才和相关从业者,就戏曲人才培养、濒危剧种保护、创新传播方式等问题进行探讨,为繁荣中国戏曲百花园建言献策。
“白族扎染的工序多达10余道,其中扎花和染色最为考究。扎花考量技法的精致度,染色是通过天然染料染出不同颜色,十分考量技术和经验。
历经19天的精彩演出,9月23日,2024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闭幕。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司长明文军出席活动并讲话,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杨志纯宣布盛典闭幕。
8月20日,国产首款3A(高成本、高体量、高质量)游戏《黑神话:悟空》全球同步上线,一经发售,相关词条迅速登顶海内外多个社交媒体热搜榜单,持续刷新在线玩家纪录,带动众多相关取景地关注度翻倍,中国外交部甚至也回应其热度……“悟空”彻底“出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