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海陆兼备的文明古国,我国水域内遗留下了数量众多、类型丰富、价值巨大的海洋文化遗产。作为我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是中华民族勤劳智慧和非凡创造力的结晶,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资源和基础。
对文物的细心呵护,其目的无疑是为了“人人共享”。科研也是文物修复的重点工作。在修复工作中,我们会开展文物保护修复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研究,包括文物制作工艺、文物腐蚀原因分析、文物保护修复相关技术方法、材料等方面的研究,努力向公众阐释和展示更多关于文物的信息。中国国家博物馆作为金属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先后在山东、河北、甘肃、湖北分别成立了工作站,通过不断与博物馆、高校合作开展文物保护修复项目以及课题研究,为文物保护行业的整体发展贡献力量。
经国家文物局批准,近日,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联合蓟州区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对白马泉村北墓地进行正式考古发掘,目前已清理出东汉、唐辽及明清时期墓葬30余座,出土各类文物标本近200件。
海昏侯墓出土的文物中,有一件破碎的漆器屏风极为独特,屏风上是一幅标注姓名的孔子和弟子的画像以及孔子的相关介绍,此外屏风上面还镶嵌着一面铜镜,因此该屏风是一款集屏风、衣镜为一体的镜屏。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提起蜉蝣这类古老而微小的昆虫,很多人都不陌生。不过,你知道蜉蝣是怎样“结婚”的吗?近日,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与广西地质调查院的研究人员新发现一层1.8亿年前的蜉蝣化石,记录下了远古蜉蝣举行“飞行婚礼”的珍贵场景。相关成果已发表在国际期刊《地质学》和《历史生物学》上。
在新版《孟加拉国史》(第一卷)中,有一个章节介绍历史古都毗诃罗普尔(现为孟什甘杰县),其中公布了中国与孟加拉国联合考古的发现和研究成果。毗诃罗普尔是孟加拉高僧、中孟文化交流先行者阿底峡的故乡。在中孟两国考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阿底峡生活的历史环境逐渐清晰。
文明起源研究是人类历史研究中极为重要的课题。中华文明是四大原生文明之一,也是其中唯一未曾中断、延续至今的文明。中华文明究竟有多长的历史?中华五千年文明究竟是历史真实,还是只是传说或神话?文明起源、形成与发展经历了怎样的过程?导致这一过程的背景、原因、内在机制是什么?这些问题不仅是中国历史研究至关重要的课题,也是涉及续写中华文明家谱的重要工作,对于每个中国人、每位炎黄子孙来说,都是十分关心的问题。由于这一课题牵扯的内容非常复杂,涉及的方面很多,需要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马克思主义就是我们研究文明起源最有力的思想武器。
“一百年筚路蓝缕,初心不改;七十载田野育人,薪火相传。”这话是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为国考古、为党育人的生动写照。
埃及旅游和文物部30日宣布,在吉萨省塞加拉地区出土250具距今2500多年的彩绘木棺和150个古代铜质雕像等文物。塞加拉地区是古埃及文明核心遗址,拥有多位法老的金字塔和许多贵族的墓地,其中包括最古老的阶梯金字塔。
2021年考古十大发现中,按照遗址年代先后顺序排列,皮洛遗址位于第一位。实际上在最终结果出炉之前,很多人心目中,皮洛遗址就已经和三星堆、江村大墓一起,成为十大发现的“必中项目”。但显然对其的关注程度,远不及另外两处遗址。为此,有必要进行一番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