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的音乐和舞蹈艺术都是十分发达的,唐代的音乐舞蹈更是达到了历史的顶峰,而这种繁荣,也离不开唐代的发展。
在唐代最繁荣的时候,随着国家的发展,唐代的舞蹈艺术也达到了顶峰。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在安史之乱后,整个社会的发展都出现了停滞,甚至出现了倒退的情况。
而音乐舞蹈的兴衰,最直接的反映就是舞蹈组织,这种舞蹈组织在唐代之前就已经存在了,每一代都有自己的舞蹈组织。
唯一不同的是,唐代的乐舞制度是最发达的时期,就像唐代的音乐和舞蹈一样。
探讨唐代乐舞文化的盛衰,必须从音乐舞蹈制度的兴起和衰落中得到印证,从而对唐代音乐舞蹈的发展做出最直观、最有力的概括。
太常寺是一种传统的音乐舞蹈组织,是一种传承自前朝的宫廷音乐舞蹈部门,另外还有一种叫做“教坊”和“梨园”,这两个组织都是比较新的,是唐代的一种音乐舞蹈组织。
本文从太常寺、教坊、梨园三大乐舞机构的职能、地位以及朝廷的管理方式等方面,可以看出唐代乐舞文化的发展状况,并由此得出唐代乐舞文化兴盛的原因。
一、唐代乐舞组织——太常寺的简述
《旧唐书·职官志》中有这样的记载:“太常寺,古名秩宗,秦曰奉常,汉高为太常,梁加寺为姓。”
由此可见,太常寺的创建早在先秦就有了记录,这说明太常寺早在中国的帝王文化时代就已经存在了。
由此可见,乐舞文化在皇室文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只要皇族还在,乐舞组织就会一直存在,但每个时代的音乐和舞蹈组织都会有不同的名称。
1、太常寺的主要职责及历史地位
以上所说的“太常寺”是在先秦时代就已存在的,而从现有的文献中可以看出,太常寺是在封建帝国统治下持续的,清朝末年才被废止。
换句话说,中国的太常寺一直存在于中国的封建时代。
从这里可以看出,太常寺在中国的地位是何等的重要,甚至可以说,太常寺就是中国古代的礼乐与舞蹈体系的代表。
太常寺的名字在不同的时代会发生变化,但唯一不变的就是太常寺。
太常寺是唐代宫廷乐舞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资治通鉴》中记载,“上有高昌,下有太常,有九曲为十。”
从这一点来看,唐代的时候,太常寺就有十部歌舞,这十部歌舞是唐代宫廷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
《旧唐书·职官志》中也有这样的记载:“武德七年定旨,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尚书,门下,中书……次长,光禄,都是九寺。”
从这一点来看,太常寺已经不是单纯的用来娱乐的地方,更像是一个在封建社会中展示自己强大的力量,而且在九大寺庙中排名第一,可见太常寺在政治上的地位。
太常寺主要负责礼乐,负责宗庙祭祀和礼乐,中国古代是封建社会,所以他们的信仰也是儒家的。
而儒学又提倡“仁、义、礼、智、信”,可见唐代太常寺在唐代的权力有多大。
2、唐代太常寺管理体制探微
太常寺是唐代最重要的音乐和舞蹈组织,所以朝廷对它的管理极为重视。
《旧唐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太常卿,掌国家礼乐、郊庙、社稷,按八部之分,一曰社、二曰太庙、三曰诸陵、四曰太乐、五曰鼓风、六曰太医、七曰太卜、八曰廪栖。”
由此可见,太常寺的地位很高,在太常寺之下,还有八个衙门,可见太常寺的权势之大。
太常寺有两个最重要的职位,一个叫太乐司,一个叫鼓政司,这两个派系负责的都是各不相同的朝堂礼仪。
史书上有这样的记载:“太乐令、钟律,以备国家祭祀之用。”
二、唐代乐舞组织的教坊简述
《旧唐书》中也详细地记录了教坊的基本内容和制度:“从武德起,内教坊被封为禁,习雅乐,由官员担任。然后,天成为云韶府,神龙为教坊。”
从这些记录中可以得知,教坊是由一名太监掌管教坊的,即为太监,而“则天”则是我国的开国女皇武则天。
由于信仰道教,所以教坊就改成了云韵堂,不过在武则天不在的时候,神龙年间,教坊才重新成为了原来的名字。
1、教坊的主要职责及历史地位
以上就教坊在唐代的发展过程作了简要的介绍,而教坊的主要职责是什么。
《资治通鉴》记载:“古时,雅俗之乐,皆属太常。”上善通乐曲,以太常之司仪,不当典倡优;又设了两个教坊,教民乐,又派右大将范及为他所用。”
以上所说的太常寺是唐代和中国封建社会音乐舞蹈文化的中心部门。
而在唐代,太常寺不仅掌管着宫廷的音乐和舞蹈,更重要的是,太常寺也是皇室政治的象征。
如此一来,太常寺的歌舞之风便会变得极为优雅,甚至可以说是正式,从太常寺举办的一切仪式便可以看得出来,太常寺负责的是礼仪和礼仪。
在这个盛世里,人民的精神世界和精神享受都是十分迫切的。
然而太常寺却不能满足皇帝的需要,所以才有了教坊,专门负责皇帝的娱乐和娱乐。
教坊的成立,就意味着它有一个固定的功能,那就是一个娱乐项目。
而在唐代,乐舞制度的完善和分工的完善,也体现了唐代音乐舞蹈文化的发展和发展。
2、唐代朝廷管教制度浅析
唐代的教坊,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国家的,一种是皇家的,而太常则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
教坊是用来满足皇帝的娱乐需要的,所以教坊就是由皇室来管理的。
从政治上来说,教坊的地位要比太常寺低,但太常寺和教坊之间也有很大的区别,那就是太常寺只有一个,位于全国的政治中心。
不过教坊就比较自由了,不但有内教区,还有外教区。
说教坊虽然是朝廷用来娱乐的地方,但里面的规矩却很森严。
《唐代音乐史研究》中记载,乐官、乐伎、乐工三大类,每一类都有明确的分工。
比如歌妓,按照级别划分,分为“内人”,“宫人”,“搊弹家”,“内人”是最高级的,也是技术最好的。
由此可见,虽然教坊不像太常寺那样有纪律性,但在朝廷里,也有严格的等级制度。
三、唐代乐舞组织——梨园的概况
梨园是唐代三大音乐、舞蹈文化中最低级的组织,太常寺是受政治发展的需要而建的。
如果说教坊是皇家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而设立的,那么梨园的存在就是一个偶然事件。
首先说到梨园的由来,原来梨园是宫中庭院里种梨树的地方,以前是教坊表演的场所,皇上也爱在那里消遣,久而久之,梨园便成了一种特殊的组织。
与教坊类似,梨园也不是一个代表政治体制的组织,而是建立在皇家需要之上的朝廷机构,其作用与宫廷机关梨园、教坊等类似,还可以增加一些地方,供帝王们消遣。
就拿《新唐书》来说,“代宗繇广平王复二京,《宝应长宁乐》十八首,都是宫中的一首。”
由此可见,梨园的管理结构与教坊类似,职业也是如此。
从以上三个主要的音乐舞蹈组织中,我们可以看到,唐代音乐和舞蹈的发展与唐朝的总体趋势是一致的。
唐代初期,随着国力的强盛,音乐、舞蹈、音乐、舞蹈等都达到了鼎盛时期,随着唐代的国力日渐衰弱,宫廷音乐和舞蹈也渐渐失去了往日的生机。
宫廷音乐舞蹈文化的衰落,促使唐代音乐舞蹈文化流入民间。
所以可以说,唐代的音乐舞蹈文化和舞蹈组织的发展与唐代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无论哪一种情况的改变,都意味着另一种形式的改变。
参考资料:《乐府杂录》
连日来,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积极“走出去”,对外精准推介燕赵文旅资源、签约合作项目、开拓文旅市场,海外“朋友圈”动态持续上新。
据了解,华熙LIVE·五棵松商业街区将文化、体育、娱乐、艺术、教育与生活等业态充分融合,并结合周边配套设施举行文体活动,很受年轻消费者喜爱。此外,首店、首发、首展、首秀等也增添了这里的吸引力。
近日,由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戏曲百戏(昆山)盛典举办,“南腔北调”在此交流展示,戏曲名家带来精彩展演。本期我们约请参与百戏盛典的戏曲人才和相关从业者,就戏曲人才培养、濒危剧种保护、创新传播方式等问题进行探讨,为繁荣中国戏曲百花园建言献策。
“白族扎染的工序多达10余道,其中扎花和染色最为考究。扎花考量技法的精致度,染色是通过天然染料染出不同颜色,十分考量技术和经验。
历经19天的精彩演出,9月23日,2024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闭幕。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司长明文军出席活动并讲话,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杨志纯宣布盛典闭幕。
8月20日,国产首款3A(高成本、高体量、高质量)游戏《黑神话:悟空》全球同步上线,一经发售,相关词条迅速登顶海内外多个社交媒体热搜榜单,持续刷新在线玩家纪录,带动众多相关取景地关注度翻倍,中国外交部甚至也回应其热度……“悟空”彻底“出圈”。
银饰在苗族人生活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按照苗族习俗,新生儿出生的第三天要“打三朝”,亲朋好友在这一天带着礼物前来祝贺,新生儿将会第一次收到银制的礼物,蕴含着美好的祝福。
走进位于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纱縠行的三苏祠,秀美的自然与人文景观令人心旷神怡。这里原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三父子的生活居所,南宋时将故宅改为祠堂,经历代修葺扩建,成为人们拜谒、凭吊三苏的文化圣地。
恰是处暑时节,人云:“处暑满地黄,家家修廪仓。”这是古人对夏末秋始节气的真实写照。是时,家家户户忙着修缮仓廪,以备丰收存储新粮。斗转星移,寒来暑往,秋收冬藏,一年之中节气物候周而复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