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文化频道

文化
当前位置:文化 > 历史资讯 > 史记 > 正文

古人入川必经之路“剑阁道”,怎么走到明代不走了

“剑阁峥嵘而崔嵬”描述了剑门蜀道的恢弘景象。战国时期,古蜀道开始出现,剑阁道就是其中的一部分,成为后世数千年来陕西地区入川必经道路之一。大名鼎鼎的剑门关就是剑阁道最为人所称道的交通要汇。然而明代时,由陕入川的官道却不再经过剑阁(今广元),而是向东绕行保宁府(今阆中)去往成都,驿站也随之大幅增加。至清康熙年间,剑阁道又重新成为人们的交通选择。明清时期,剑阁与保宁府两地在人们道路选择中国的“角逐”,不仅深受路险远度及修路技术和财力投入的影响,更与明代保宁府的政治经济格局息息相关。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蜀道与剑阁的历史

唐代大诗人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留下了“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与“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千古名句。蜀道究竟是什么?真的有这么困难吗?剑阁是什么,与蜀道有什么关系呢?

千年之前,从中原前往成都平原地区十分困难,但这并没有打败古老的先民们,他们发挥自己的智慧,翻越秦岭和大巴山,探寻了一条从关中地区进入巴蜀地区的新道路——古蜀道。古蜀道经过的地区常群山环绕、山石蹉岈、寸步难行。《蜀道难》中描述了“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的生动画面,诉尽了蜀道昔日的艰险。

古人入川必经之路“剑阁道”,怎么走到明代不走了

山崖缝隙间的蜀道。来源/纪录片《航拍中国》(第二季)截图

自古以来,蜀道的概念一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蜀道指古代四川通往四面八方的许多道路。而狭义的蜀道则是秦蜀古道的专有名称,指古代历史上翻越秦岭、巴山,连接关中与四川盆地等一系列道路的统称。如今,学者们将蜀道定义为,历史上连接关中盆地与成都平原,穿越秦岭巴山,分布于川峡之间,因交流融合形成的一系列官驿大道和文化交流道路的统称。

随着自然变化与战争的影响,这七条蜀道时毁时修,相互交替地使用了数干年。古人在陡峭的悬崖之上修建了如此壮观的驿道,不仅是历代政府政治经济军事的需要,古蜀道更是承载着陕川人们来往的美好希望。

数千年来,蜀道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一定的变化,但总体基本上仍沿袭着“北四南三”的七条主要线路的交通格局。蜀道以汉中盆地为中转站,划分成南北两段。北段以西安等地为起点,穿越秦岭抵汉水谷地的汉中,包括四条线路,从西向东分别为故道、褒斜道、傥骆道、子午道。而南段从汉中开始,向南穿越大巴山、米仓山,最终到达四川盆地的成都等地,包括三条线路,从西向东为金牛道、米仓道与荔枝道。由此,“北四南三”构成了蜀道交通网络的主干。

“南三”中金牛道的历史与秦统一天下密切相关。战国中期,秦国经过商鞅变法,迁都咸阳,国力逐渐强大,意图统一天下。于是,秦惠文王将战略重点转向西南地区,尤其是蜀地,以求东进。因此,金牛道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多年以来,秦人一直有利用交通建设来推动军事征服的传统。

《史记》卷七十《张仪列传》记载:“苴、蜀相攻击,各来告急于秦。秦惠王欲发兵以伐蜀,以为道险狭难至。”学者根据文献推断,“道险狭难至”的这部分就是从汉中至成都的蜀道南段,即金牛道。因此,传说中便出现了“石牛便金”与“五丁开道”的故事。秦国开凿修筑完毕后,金牛道的道路路况有了明显改善与进步。自此,秦国军队从关中出发,通过褒斜道到达汉中后,紧接着就可以顺着金牛道直达川内腹地。因此,一条贯通了关中、汉中与蜀中的交通路线就此形成。之后,秦国军队就顺着这条路线南下,实现了灭蜀灭巴的战略意图,为统一天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本文的主角剑阁道就是“南三”中西线金牛道的南段。而剑阁道中最负盛名的就是剑门关。剑门关位于今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剑门关镇,与雁门关、函谷关、仙霞关并称中国四大古关口,有剑门天下险之称。

古人入川必经之路“剑阁道”,怎么走到明代不走了

著名的剑门蜀道。来源/纪录片《航拍中国》(第二季)截图

三国时代,蜀汉和曹魏都将栈道作为缩短运输路线和兵力投送的工具。其中,蜀汉因地理因素,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修辍,扩建和新建了许多栈道。诸葛亮在修葺旧的栈道系统时,因剑阁的地形险要而以地势之利修建了剑门关。然而,剑门关并没有挡住曹魏灭亡蜀汉的步伐,姜维在剑门关率兵抵抗钟会十万魏军,直至蜀汉降魏。剑门关见证了三国期间的王朝颠覆,而剑门关与古代历史的交汇不仅于此。

古人入川必经之路“剑阁道”,怎么走到明代不走了

魏灭蜀汉战役示意图,来源/李久昌《中国蜀道·交通线路》(第一卷)

关键词:

相关报道:

    推荐阅读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之文化中华·守宝人丨云端守寺三十载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之文化中华·守宝人丨云端守寺三十载

    3月25日,冯开平在金灯寺敲钟。海拔1500多米的太行绝壁之上,山桃花掩映着历经千年风霜的金灯寺。66岁的守寺人冯开平微弯着腰,轻轻擦拭着佛像上的尘埃。

    2025-04-01 10:41 守宝人
    贵州:油菜花海绽春光

    贵州:油菜花海绽春光

    贵州:油菜花海绽春光贵州:油菜花海绽春光贵州:油菜花海绽春光贵州:油菜花海绽春光贵州:油菜花海绽春光这是3月22日拍摄的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木岗镇瓦窑村的油菜花田(无人机照片)。

    2025-03-31 17:53 油菜花
    中转式旅游:追求“高性价比”与“松弛感”

    中转式旅游:追求“高性价比”与“松弛感”

    所谓“中转式旅行”,是指通过选择时间、价格合适的中转票,将中转城市作为旅行目的地的旅行方式。因其具备票价更低廉、时间更灵活等优势,备受年轻游客青睐。

    2025-02-24 10:19 中转式旅游
    蛇年寻“蛇”—— 藏在山西博物院里的“蛇”

    蛇年寻“蛇”—— 藏在山西博物院里的“蛇”

    2025乙巳蛇年新春,山西博物院推出“寻蛇——藏在山西博物院里的蛇”和“灵蛇献瑞——乙巳蛇年生肖文物大联展”两大贺岁展,带观众欣赏异彩纷呈的“蛇文物”,感受其丰厚的文化内涵。

    2025-02-11 09:47 蛇年 博物
    “冰雪热”遇上“非遗热”,真燃!

    “冰雪热”遇上“非遗热”,真燃!

    在冰上“滑”龙舟、在那达慕体验雪地赛马、在查干湖冬捕、在阿勒泰来一场古老的毛皮滑雪比赛……当“冰雪热”遇上“非遗热”,你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2025-02-07 11:44 非遗 冰雪
    让京剧艺术持续焕发时代光彩

    让京剧艺术持续焕发时代光彩

    1月9日,在国家京剧院建院7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剧院青年艺术工作者回信,勉励他们“传承前辈名家优良传统,践行艺术为民,坚持崇德尚艺、守正创新,让京剧艺术持续焕发时代光彩,为繁荣文艺事业、建设文化强国贡献力量”。

    2025-01-16 09:41 京剧艺术
    理想的都城,秩序的杰作

    理想的都城,秩序的杰作

    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世界遗产委员会对“北京中轴线”的评价是这样写的:“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那么,怎样理解“中国理想都城”,什么是“秩序的杰作”,北京老城究竟是怎样一座何其壮美的都城呢?

    2025-01-13 10:30 北京中轴线
    光影相伴 共迎新年   2025,电影院见

    光影相伴 共迎新年 2025,电影院见

    2025年元旦前后,全国电影市场持续升温,一批优质影片汇聚银幕,为节日增添了文化气息。感人至深的剧情片、轻松搞笑的喜剧片、惊险刺激的动作片……为观众带来多样化的观影选择。

    2025-01-03 09:36 电影
    火车“慢”游,一趟集齐沿途风景

    火车“慢”游,一趟集齐沿途风景

    今年以来,国铁集团持续加大特色旅游列车开发力度,打造了一批各具特色的旅游列车品牌。今年前11月,国铁集团累计开行旅游列车1737列,同比增长17.6%,掀起火车“慢”游消费热潮。

    2024-12-23 10:33 小兴安岭
    河北文旅海外“朋友圈”持续上新

    河北文旅海外“朋友圈”持续上新

    连日来,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积极“走出去”,对外精准推介燕赵文旅资源、签约合作项目、开拓文旅市场,海外“朋友圈”动态持续上新。

    2024-11-20 10:30 河北文旅

    中华网文化头条号

    中华网文化微博

    联系方式

    频道合作
    负责人
    chenjing@zhixun.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