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为“孔子见老子”画像石,下为其拓片
今天
一起回到2000多年前
看看孔子是怎么向老子拜师的!
1
两位大思想家的“史诗级会面”
印刻在一块画像石上
“孔子见老子”是著名的历史典故
又称“孔子问礼于老子”或“孔老相会”
是汉代画像石中的常见题材
这块发现于清末、民国时期的画像石
生动形象地还原了春秋末期
孔子向老子拜师的场景
画像石的画面分为两层
下层描绘的是胡汉战争
上层就是孔子见老子图像
画面左侧
孔子谦逊地弯着腰拱着手
虚心向老子请教
孔子身后刻有十名随从
其中戴着“雄鸡冠”张臂有力的那位
就是孔子的弟子子路
左为孔子的弟子子路
姓,是某一氏族或家族的共同符号。无论古今,每人都有一个姓。《百家姓》里所列的是一些常见的姓氏,这些姓所用的字较常用,易于辨认。
由新疆博物馆精心打造的“中华史册——新疆出土文献展”自2023年8月亮相以来,不断吸引观众的目光。日前,记者来到展厅,在一件件跨越千年的珍贵文书中,品读历史之美、山河之美、文化之美。
近日,“澄古匠心——伍炳亮家具艺术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该展览系统呈现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伍炳亮40余载创作生涯所取得的艺术成就,带领观众走进中国传统家具的艺术世界。
音自大唐来。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西安鼓乐,是我国保存完整的大型合奏乐种之一。通过东仓鼓乐社乐师们的创新演绎,西安鼓乐穿越千年,绕梁不绝。
南京博物院是纸质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依托单位、近现代纸质文献脱酸保护技术重点实验室。10年来,南京博物院在纸质文物传承保护方面持续探索,科研成果不断注入,文保能力不断增强,一代代文物工作者接续努力,让古老纸张绽放更多光彩。
人头攒动在“四叶草”里,热情与期待传递在一次次握手和相拥中。11月5日至10日,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行,国家会展中心(上海)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国际朋友圈大聚会。
走上发言席,网络编剧于小千先抛出了自己的思考:“面对当下创作火热而作品易朽的市场,我们和我们的作品何以生存,何以自处,何以竞争?”注视着台下的同学,他想了想说:“这次研修采风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