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文化频道

文化
当前位置:文化 > 文化聚焦 > 正文

绘本“对话”甲骨文 一场文化溯源之旅

今年9月,“龟甲牛骨上的精灵”甲骨文绘本展及《甲骨文绘本》首发活动在浙江省瑞安市玉海楼举行。1个月后,该展览于河南安阳殷墟遗址甲骨窖穴展厅开展。从瑞安到安阳,古老的甲骨文通过绘本,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龟甲牛骨上的精灵”甲骨文绘本展10月在河南安阳殷墟遗址甲骨窖穴展厅展出。图为展出的名为《归去来兮》的作品,作者为刘钊、张辰明,艺术总监为岳洁琼。   秦正旻摄

 “龟甲牛骨上的精灵”甲骨文绘本展10月在河南安阳殷墟遗址甲骨窖穴展厅展出。图为展出的名为《归去来兮》的作品,作者为刘钊、张辰明,艺术总监为岳洁琼。   秦正旻摄

“龟甲牛骨上的精灵”甲骨文绘本展首展在浙江瑞安展出。图为展出的甲骨文装置。  吴小淮摄

“龟甲牛骨上的精灵”甲骨文绘本展首展在浙江瑞安展出。图为展出的甲骨文装置。  吴小淮摄

在浙江瑞安展出的“龟甲牛骨上的精灵”甲骨文绘本展现场。   吴小淮摄

在浙江瑞安展出的“龟甲牛骨上的精灵”甲骨文绘本展现场。   吴小淮摄

在安阳展出的“龟甲牛骨上的精灵”甲骨文绘本展现场。  秦正旻摄

在安阳展出的“龟甲牛骨上的精灵”甲骨文绘本展现场。  秦正旻摄

让甲骨文走近大众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副教授刘钊是“龟甲牛骨上的精灵”甲骨文绘本展策展人之一,也是《甲骨文绘本》的策划者之一,见证了这套绘本从确定主题到最终面世的全过程。

如何想到把甲骨文和绘本结合起来?刘钊解释说:“甲骨文是汉字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是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记忆,了解汉字离不开了解甲骨文。我们希望能为甲骨文走近大众做点事,就想到了文字结合绘本阐释甲骨文的形式,目标是从亲子教育的角度让更多人走近甲骨文。项目真正开启后,我们遇到诸多困难,但还是坚持下来。”

该系列绘本的特色是“跨界协作”——由古文字专家、文字设计专家、绘本专业团队共同创作完成,后期还有考古学家的参与。

“本书的文本作者是古文字专家、中国文字博物馆学术委员、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教授常耀华,我带的团队负责字体设计、文字演变学术梳理以及书籍的整体设计,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杨忠带领的绘本工作室根据绘本创作需要对古文字专家的文本进行择选、分类、组合,再从孩童认知角度,以绘画语言,完成艺术化创作。历时3年,最终形成了这样一套绘本。”刘钊说。

《甲骨文绘本》的文稿作者署名为“若耶”。“我给小孙子取名‘若若’,“若耶”就是若若爷爷的意思。这是我送给孙子的礼物,也是为孩子们写的一本书。我的想法是,首先保证知识的可靠性,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硬讲’,言必有据。在这一前提下,尽可能做到好读、好玩儿。力求让5至10岁的孩子能读懂。当时写的时候,也希望这套书能为海外学中文的孩子们提供一种选择,所以讲字有意采用‘滚雪球式’汉字教学法,把相关的成语串联起来。”常耀华说。

据《甲骨文绘本》图画创作总监冯烨介绍,创作团队还借鉴了摩崖石刻的风格,以丰富的绘画语言展现甲骨文的字意神韵,力图让小读者感受到甲骨文之美。

从浙江瑞安到河南安阳

几经打磨,绘本最终精选了70余个甲骨文字,从身体感官、生命奇迹、渔猎生产、宴饮欢歌、屋檐之下、飞禽走兽、草木有情、天文地理等10个维度,展现殷商先民生活。

相关专家表示,文字承载着历史底蕴和文化基因,甲骨文作为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对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如何赋予古老的甲骨文以新的生命力?《甲骨文绘本》从一个新的角度做了一次生动的尝试。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甲骨文,中央美术学院协同创新办公室主任岳洁琼带领的团队和刘钊所带的团队一起,以《甲骨文绘本》为基础,先后在瑞安和安阳举办了“龟甲牛骨上的精灵”甲骨文绘本展。

首展选在瑞安,也是创作团队反复考虑的结果。因为该市与甲骨文渊源颇深——瑞安先贤朴学大师孙诒让,在玉海楼潜心著述,并于1904年推出我国第一部系统研究甲骨文的专著《契文举例》。“作为甲骨文研究先驱的故里,瑞安重视甲骨文的传播普及,以及当代价值的阐释。此次选址在孙诒让藏书、治学、著述的玉海楼,启动‘龟甲牛骨上的精灵’甲骨文绘本展及绘本首发活动,就是文化代代传承的生动见证。”瑞安市文广旅体局相关负责人说。

在瑞安的绘本展现场,来自中央美术学院的主创策展团队,运用造型语言和艺术装置释义甲骨文,形象地演绎故事,力求追寻汉字演变足迹,带领观众开启身临其境的文化溯源之旅,穿越历史长河,看见森罗万象的殷商世界。

10月,“龟甲牛骨上的精灵”甲骨文绘本展在“文字之都”安阳亮相,再度吸引众多关注目光。

岳洁琼是此次展览的策展人之一。她表示,殷墟甲骨举世闻名,绘本作品在甲骨窖穴展厅展出具有特殊意义。“我们以投影的方式将这套绘本中介绍的一些甲骨文字及其异体字,投射到展厅中间的127复原坑中,是对发现甲骨文、研究甲骨文的先贤们致敬,也是我们励志传承文化别具意义的见证。”

古老文字焕发新活力

在古老的甲骨文如何焕发新的活力方面,已有不少尝试。

汉仪字库首席运营官马忆原曾参与举办“白洞——甲骨文的奥秘与当代表意”艺术展,让甲骨文与当代艺术碰撞出“火花”。“我们尝试将甲骨文与数字艺术、装置艺术等不同作品形态相结合,汇集38位当代艺术家和87件当代艺术作品,从‘形’‘义’等3个角度去探索古代文字与当代艺术的共通点。”她说。

马忆原认为,汉字文化已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进行汉字文化传播时需要建立全方位的矩阵,打通线上线下渠道。比如,可以通过举办甲骨文文化节市集和艺术展览等方式,持续激发人们了解甲骨文的兴趣。

互动是增强传播效果的有效途径。岳洁琼表示,在瑞安“龟甲牛骨上的精灵”甲骨文绘本展上,展览设计团队特意放置了一堵线描形式的涂鸦墙,鼓励观众写下他们认识的甲骨文字。展览结束时,涂鸦墙上已经形成了一幅美丽“壁画”,这是古代汉字和现代人的心灵交汇。“可见,不能将甲骨文塑造成神秘莫测、高不可攀的形象,拉远它与人们的距离;相反,应该设计能够让现场观众广泛参与的书画、猜词等环节,使人们在寓教于乐的互动中熟悉、理解并亲近甲骨文。”岳洁琼说。

南方科技大学讲席教授唐际根表示,未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有望赋能古代汉字数字化建设,以现代科技推动甲骨文“破译”工作,用崭新工具拓展古代汉字传播途径,让这个古老的汉字之源焕发新时代的澎湃活力。

(责任编辑:陈玲玲)
关键词:

相关报道:

    推荐阅读

    蛇年寻“蛇”—— 藏在山西博物院里的“蛇”

    蛇年寻“蛇”—— 藏在山西博物院里的“蛇”

    2025乙巳蛇年新春,山西博物院推出“寻蛇——藏在山西博物院里的蛇”和“灵蛇献瑞——乙巳蛇年生肖文物大联展”两大贺岁展,带观众欣赏异彩纷呈的“蛇文物”,感受其丰厚的文化内涵。

    2025-02-11 09:47 蛇年 博物
    “冰雪热”遇上“非遗热”,真燃!

    “冰雪热”遇上“非遗热”,真燃!

    在冰上“滑”龙舟、在那达慕体验雪地赛马、在查干湖冬捕、在阿勒泰来一场古老的毛皮滑雪比赛……当“冰雪热”遇上“非遗热”,你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2025-02-07 11:44 非遗 冰雪
    让京剧艺术持续焕发时代光彩

    让京剧艺术持续焕发时代光彩

    1月9日,在国家京剧院建院7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剧院青年艺术工作者回信,勉励他们“传承前辈名家优良传统,践行艺术为民,坚持崇德尚艺、守正创新,让京剧艺术持续焕发时代光彩,为繁荣文艺事业、建设文化强国贡献力量”。

    2025-01-16 09:41 京剧艺术
    理想的都城,秩序的杰作

    理想的都城,秩序的杰作

    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世界遗产委员会对“北京中轴线”的评价是这样写的:“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那么,怎样理解“中国理想都城”,什么是“秩序的杰作”,北京老城究竟是怎样一座何其壮美的都城呢?

    2025-01-13 10:30 北京中轴线
    光影相伴 共迎新年   2025,电影院见

    光影相伴 共迎新年 2025,电影院见

    2025年元旦前后,全国电影市场持续升温,一批优质影片汇聚银幕,为节日增添了文化气息。感人至深的剧情片、轻松搞笑的喜剧片、惊险刺激的动作片……为观众带来多样化的观影选择。

    2025-01-03 09:36 电影
    火车“慢”游,一趟集齐沿途风景

    火车“慢”游,一趟集齐沿途风景

    今年以来,国铁集团持续加大特色旅游列车开发力度,打造了一批各具特色的旅游列车品牌。今年前11月,国铁集团累计开行旅游列车1737列,同比增长17.6%,掀起火车“慢”游消费热潮。

    2024-12-23 10:33 小兴安岭
    河北文旅海外“朋友圈”持续上新

    河北文旅海外“朋友圈”持续上新

    连日来,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积极“走出去”,对外精准推介燕赵文旅资源、签约合作项目、开拓文旅市场,海外“朋友圈”动态持续上新。

    2024-11-20 10:30 河北文旅
    逛市集 看演出 赏非遗,去街区赴一场城市休闲游

    逛市集 看演出 赏非遗,去街区赴一场城市休闲游

    据了解,华熙LIVE·五棵松商业街区将文化、体育、娱乐、艺术、教育与生活等业态充分融合,并结合周边配套设施举行文体活动,很受年轻消费者喜爱。此外,首店、首发、首展、首秀等也增添了这里的吸引力。

    2024-10-21 11:00 文旅
    如何让戏曲“大观园”里“百花绽放”

    如何让戏曲“大观园”里“百花绽放”

    近日,由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戏曲百戏(昆山)盛典举办,“南腔北调”在此交流展示,戏曲名家带来精彩展演。本期我们约请参与百戏盛典的戏曲人才和相关从业者,就戏曲人才培养、濒危剧种保护、创新传播方式等问题进行探讨,为繁荣中国戏曲百花园建言献策。

    2024-10-15 10:27 戏曲 剧种
    云南白族扎染:“布里生花”展新韵

    云南白族扎染:“布里生花”展新韵

    “白族扎染的工序多达10余道,其中扎花和染色最为考究。扎花考量技法的精致度,染色是通过天然染料染出不同颜色,十分考量技术和经验。

    2024-09-29 10:40 云南白族扎染

    中华网文化头条号

    中华网文化微博

    联系方式

    频道合作
    负责人
    chenjing@zhixun.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