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现代世界的来临,作为民族国家对于社会整体性制度安排的重要组成,“童年的概念经历了戏剧性转变”,这些转变是“透过政府立法、教育、私人倡导、科学知识与大众媒体而产生的”,并导致“要学习的情绪与其学习方式也有所改变”。
正如德国马普人类发展研究所情感研究中心集体编写的《情感学习:儿童文学如何教我们感受情绪》所指出,情绪往往被视为“自然的”某种非常基本、人性本质的东西,实则是“历史发明的具体结果及社会产物”。而与社会建构、形塑个人情绪、情感及感觉的关系最为密切的,又莫过于文学。经由“情感史”和“阅读史”的视角,《情感学习》研究了百余种经典儿童文学及教养手册,聚焦信任、虔诚、同情等十二种情感,考察社会、家庭围绕之下儿童阅读文学、感受情绪的历程,以重建儿童的情绪社会化。
现代的我们
因为执着于追求成熟而未能成熟
如书中所示,阅读即行动,提供儿童想象未知体验的空间,走进“幻想国”的世界——思念家乡的阿尔卑斯山少女、同情土著的鲁滨孙、恐惧恶龙的霍比特人、在奥兹国勇敢冒险的桃乐丝——借由认同角色来观察并参与其中,不论他们所模仿的情绪和作者赋予主角的情绪是一样的,或者他们的模仿是建立在文化误读之上。
童书“传授及分享的是情境知识与实践知识,它们未必会告诉孩子该感受什么,但会以某些细节来说明这种或那种情绪是如何发生的、看起来是什么样子,以及该情绪实际体验起来的感觉”。也就是说,不仅通过文学/叙事的“内容”——人物、情节、环境,而且通过其“形式”——语言、节奏、结构,启动了模仿、共感的认同机制,发展出儿童在书里书外学习和处理未知情绪、跨越差异进行交流的“翻译能力”,也或许,默默敞露出文本/世界的缝隙……
10月19日,由敦煌研究院主编、人民邮电出版社有限公司和童趣出版有限公司出版的少儿百科绘本《丝路上的敦煌:儿童历史文化百科绘本》在北京西四红楼公共藏书楼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