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冠中先生画作
04
花非花,雾非雾
《花非花》
(唐)白居易
花非花,雾非雾。
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不多时,
散似秋云无觅处。
台湾言情小说作家琼瑶曾说过,这首词她读了几十年都没读懂,看了很多解释也依然不懂,但后来还是拍成了电视剧。我多年不看电视,不知她最后到底懂了没有。
如果用逻辑思维去理解,第一句就会卡住,什么叫“花非花”?花不是花,是什么?“雾非雾”也一样。接着的“夜半来,天明去”,这是在说花和雾吗?它们或许夜半来,但不一定天明去。逻辑思维显然行不通。
如果请乐天出来,问他究竟是什么意思,想必他也不见得能说清。读过《金刚经》的人,应该会想到“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或是《心经》里的“色即是空”,也许这就是“花非花”的意思。佛陀拈花,迦叶微笑,不着一字,便传了个法。当你看花非花,非非花,只是单纯地觉察,你才算真的活在当下。
我们凡夫看任何东西,都习惯用信念去框定,比如看到花,马上想到这是什么花,好看不好看,再和别的花作比,甚至想到什么“花语”,等等。如此生生不息的念头,便将花从整体中分离出来,变成了你自己的幻象。不论什么花,包括“花”这个词本身,并不是花的本质,就像任何别的东西,我们对它的命名和信念,只是为了方便世界照常运转,与那个东西的实相无关。
窃以为乐天在诗中暗示一段恋情,美丽、神秘、朦胧,无法命名,飘忽不定。“夜半来,天明去”,可能是约会,可能是梦。最后两句比喻很好懂,春梦喻其来芬芳短暂,秋云比其去淡然无迹。
这样解读,不知乐天以为然否?他怕是要笑我强作解人,而我也更愿意让这首诗一直无解,一直神秘下去。
撰文|三书
12月5日是第八个“世界土壤日”。当下,人们的生活痕迹正以惊人的速度重构着脚下这片土地;而土壤则默然承载着人类历史的建构过程。土地养育着人类,同时也被人类驯化甚至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