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读书 > 中华文学 > 正文

在世界各地,书店的灯光温暖了多少人心(3)

2016-12-26 16:06:00    文汇报  参与评论()人

如今的水石书店,反复明确的是这样一个目标:唤起读者阅读的温度,寻书的兴致。

把选书这件事统统交给连锁店的总部,过去水石书店真就是这么做的,甚至每当新书到店,图示会指明哪些书应该放在什么样的位置,店长用不着动脑筋,照做就是。如此“包办”,旦特认为简直是场灾难。他索性将权力下放至门店,鼓励他们独立选书、采购、陈列、推介,思考怎么样才能把这家店经营得更好———没有人比他们更熟悉当地社区的阅读群体与阅读风尚了。

店里辅以什么样的非书产品,也有很大的自由度,文具、美学产品、具有当地特色的手工艺产品,统统可以,唯独拒绝的是香氛、蜡烛、肥皂,因为它们的香味可能喧宾夺主,抢了书店应有的书卷气。

给店员赋权,其实也对店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需要以广博的知识、热情的态度,刷出书店的存在感。旦特鼓励水石书店的店员主动招呼顾客,与他们自然而然地谈论书,交流对书的体会,但不是为了卖书,不过是让顾客与店员、书店建立起日益亲密的联系。

法国莎士比亚书店:为来来往往的“风滚草”搭起文学交流的帐篷

巴黎塞纳河畔的莎士比亚书店,实在是有些“不修边幅”:读者为了方便而垒起的书堆从狭窄的走廊一直堆到了天花板,梁柱上随处可见泛黄的旧照片、报纸以及书店活动宣传页,书架之间甚至穿插了几张床铺。几十年间,这里却早已成为地标式的所在,带有文学乌托邦的象征意味,记载着书与人动人的缘分。

为无处安身的爱书人免费提供住宿,是莎士比亚书店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传统。这些人被书店创始人乔治·惠特曼称为“风滚草”,一种没有根的植物,随风滚动,四处游走。年轻时的惠特曼喜欢旅行,也曾是这样一株“风滚草”。在路上,很多陌生人无私给予的热情款待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1951年在巴黎创办莎士比亚书店时,惠特曼最先想到的是,这里能不能成为来来往往读书人的交流沟通之地,让被文学之风吹到这里的“风滚草”有着落。

在这里借宿,读书人需要保证的仅仅是每天读完一本书,写下读书笔记。他们寻找安身之处,也寻觅自我,与同行交流写作经验,迈出文学创作的第一步。至今,莎士比亚书店接纳过不下3万“风滚草”,最多同时提供13张床位,有人最长在此栖身数月之久。每一位“风滚草”离开书店以前,都会留有一页纸,写下自己在书店落脚的点滴感触。这些手迹竟被书店完好地保存了下来,令不少时隔多年回到这里的“风滚草”蓦然瞥见百感交集。

现在人们看到的这家书店其实是第二代莎士比亚书店,本身即上演着文学精神传承的传奇。第一代莎士比亚书店由西尔维亚·毕奇女士创办于一战后,专卖英文书籍,冒险出版乔伊斯的代表作《尤利西斯》令其声名鹊起,海明威、费兹杰拉德、斯坦因等一众常客更令其真正成为英美文学和现代主义在巴黎的中心。1951年,乔治·惠特曼将另一家书店开在了塞纳河左岸,尽管当时这家书店还不叫莎士比亚书店,专卖英文书籍的定位,以及日后渐成“垮掉的一代”作家在巴黎据点的影响力,却都让人自然而然联想起从前那家莎士比亚书店。1961年,毕奇在与惠特曼的一次相遇中,欣然将停业10多年的莎士比亚书店的店名使用权无偿赠与惠特曼。惠特曼的书店将当年莎士比亚书店装饰与陈设风格一一移植,仿若重获新生。

如今的莎士比亚书店,同样无法回避互联网的冲击。他们开出了在线商店,把书发往世界各地,想做的却终究不仅仅是卖书。在这里,读者可能买不到他们想要的每一本书,但可以感受到难能可贵的人情味。只要有需要,书店会为读者购买的书盖上钤有自己Logo的印章,喷上怡人的香水,手抄上美好的诗句,甚至将读者写好的一封信夹在书里,让它成为一份特别的礼物。

关键词: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