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的一场学术报告活动,让我有幸收获了中央网信办互联网舆情中心副主任狄多华老师的新作《发现新疆》。翻开书的那一刻,亲切感扑面而来,我想不仅仅因为作者曾是一名新闻工作者的缘故,还有他作为一名援疆干部用心书写的那片热土,也是我父亲曾以同样的身份驻扎过的地方。
小时候,一部名为《阿凡提》的动画和一句“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的俗语构成了我对新疆的全部认知,冥冥之中吸引着我踏上那片神秘的土地。2015年的夏天,我和母亲第一次去探望正在援疆的父亲,我才知道新疆的“神秘”并不是因为它的遥远,而是因为它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话语缺失”,换句话说,我们缺少能够展现“真实、具体的新疆”的故事。
可纵观历史,从远古瑶池的西王母神话到楼兰古城的小河公主,从张骞两度出使西域到左宗棠帅八万大军收复新疆,中华民族在这片土地上的故事一直在延续。在这片土地上,我目睹了塔克拉玛干沙漠里不朽的胡杨,走近了巴音布鲁克草原上蜿蜒的开都河,感知了世外桃源般的喀纳斯和整洁、祥和的克拉玛依城。远不止此,当孔雀河上的天鹅群降落在夕阳吻过的水面,当库尔勒的香梨在我的唇齿间留下丝丝甘甜,我便知道,再没有任何一个地方能让我如此沦陷。我想我此生都不会忘记,父亲面向落日长河对我说的那一句:“你是什么样,你站立的这片土地就是什么样。”
时隔多年,当我翻开《发现新疆》,跟着狄老师和八季“达人西游”的足迹,再次回到这方让我魂牵梦萦的土地,我又看到了它的另一种美——那是一种生生不息、面向未来的朝气。我们常说“新疆是个好地方”,这种“好”不仅仅在于它“山是山的样子,水是水的样子,雪有雪的粉嫩,林有林的妩媚”,也在于你能够在这里的城市之外伸手拦车,能够随时到牧民的家里讨一口热奶茶暖胃。在网络时代,这里的“美”有了更多方式的表达,这里的故事能够被更多人共同讲述,而最真实、最美丽的故事总是来自民间。
今年是我作为新闻专业学生的第六年,也是我成为新闻与传播方向研究生的第一年。我常常想,所谓“新闻理想”到底是什么样子的?读完这本书时恰逢记者节前夕,合上书的那一刻我似乎找到了寻求多年的答案——认清这个世界,然后爱它。这个世界从不缺少痛苦和灾难,可这个世界也不只有痛苦和灾难,我们不需要做正义使者,我们需要做的是在逆境中看到希望,在顺境中守护希望,让温暖与力量并行。我想,之所以能在这本书中找到答案,或许是因为新疆这片土地太过辽阔和包容,所以一切痛苦都会被抚平,一切伤痛都会被治愈。正如狄老师在书中所说:“行走在新疆,你不会慌乱,不会无助。”
我以前从未思考过“援疆干部子女”这样的身份会给我留下什么,当年父亲去援疆时我的心里也只有牵挂和担忧。但多年过去,看到在一系列反恐维稳组合拳的实施下新疆连续四年多没有发生暴力恐怖案事件,我明白了那句“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也找到了父亲的三年援疆在我身上留下的痕迹。或许是因为那些负重前行的人里有我的家人和曾朝夕相处过的叔叔阿姨,也或许是在那里我结识了可以就着红柳烤串把酒言欢、畅谈理想的维吾尔族、蒙古族小伙伴……我没有办法说服自己在太平盛世中活得浑浑噩噩。
习近平总书记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数千年来,关于新疆,关于我们这个民族的故事一直在被讲述,有时是从我们自己口中,有时是从别人口中来。但无论怎样,故事从未断绝。而我们这代人,特别是正在成长起来的这代新闻人,生在国旗下,长在春风里,更应该把故事继续讲下去。不仅仅是讲故事,还要有坚守和创新——坚守源自历史和文化的自信,创新是面向变革的勇气。我们应该让更多人听到从这片土地上发出的声音,让更多人看到一个向上向善、顽强不息、有勇气、有担当的“少年之中国”。
梦回新疆,极目远望,巍巍昆仑上的积雪线在初升的太阳下微微发亮,那是民族的脊梁;发现新疆,循着天光,透过不朽的胡杨看到自己骨子里该有的模样,那是民族的血液在流淌。
作者刘博雅,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