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十大人气最旺的作者
所谓人气,就是受公众关注的程度。
姑且不论功过是非,我们只论"人气"。不管是人人喊打,还是人人叫好,还是争议纷纷,总之在2000年的图书舞台上,他(她)们或是在图书本身,或是在由图书引发的事件上,都不同程度地吸引了众人的目光,也给人们茶余饭后增加了一些谈资。
卫慧:上海的宝贝、惹祸的宝贝
【卫慧,著名"新生代"女作家。1995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做过记者、编辑、电台主持、咖啡店女侍、鼓手、广告文案,自编自导自演过话剧,参加过1999年国际"超市艺术展",现居上海。其作品:《蝴蝶的尖叫》、《水中的处女》、《像卫慧那样的疯狂》、《欲望手枪》、《上海宝贝》等,部分作品译介到美国、德国、日本。】
1999年9月,"新生代"女作家卫慧的《上海宝贝》出版后,在评论界和读者中引起了阵阵哗然。人们争相传阅,盗版书、跟风书铺天盖地,卫慧也在一时间成为了一个符号。作者见面、签名售书……卫慧飘然于"宝贝"的成功之中。然而,另一种声音随之而来,对该书提出质疑、批评的人大多认为:作者是在用身体而不是头脑写作;书中那种颓废、荒淫、不求上进、自我放纵的生活方式让人难以苟同;卫慧将文化上的亡国奴心态粉饰成时尚并招摇过市……
果然,好景不长。2000年年初,有消息传来:《上海宝贝》被禁。"出版该书的春风文艺出版社面临各方压力,以社会效益为重,已经自行毁掉了该书版样和库存书"!对此,布老虎丛书总策划安波舜说,毁版原因一是该书格调确实低了一些,二是卫慧本人在很多场合的言行影响不太好。她每到一地,在各种媒体面前言行出格,完全不顾及书的形象和作家自身形象。
虽然出版社自禁发行,但上级部门并没有就此罢休。5月初,出版社停业整顿。同样是5月初,北京春季书市禁售《上海宝贝》。5月3日上午,北京市新闻出版局的执法人员专门对正在出售《上海宝贝》一书的展位进行检查,10分钟之内共暂扣此书61本。"扫黄打非"办公室透露:《上海宝贝》因其内容十几处夹杂了色情淫秽情节,已被北京市新闻出版局通知不准出售。新闻出版署也已将此书列为被禁售书目录中。
消息甫一传出,曾一度脱销的《上海宝贝》在成都再度"受宠",掀起了第二轮热买高潮。而在有些地方,许多零售书摊上不见了"宝贝"的踪影,但《卫慧文集》、《卫慧全集》、《卫慧精品集》等盗版书却被冠冕堂皇地摆在了显眼位置。显然老板们都已知道"宝贝"被禁的消息,但他们都十分"聪明"地利用该消息为"宝贝"进行销售宣传。更有甚者,某些经营者居然搞起了卫慧"专卖
"。
接下来便是此起彼伏的叫骂声--卫慧成了众矢之的。卫慧蒙了。更有某些本身不怎么样的作家"落井下石"地对卫慧的文章做逐字逐句的所谓"点评"。卫慧"人气"顿时飙升。
余秋雨:用"封笔"来抗议盗版的书生
【余秋雨,1946年生,浙江余姚人。在家乡读完小学后到上海读中学和大学,上海戏剧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做过几年学院院长,出版过多部史论专著,写过几本散文。相信大家都很熟悉。】
2000年余秋雨格外引人注目。
一是"二余"论战。起始于1999年年底,先是"新青年"余杰质问《余秋雨,你为什么不忏悔》,用犀利的笔锋诘问余秋雨为何不反思文革中的所作所为。然后余秋雨撰文《答余杰先生》,用坦诚、平和的语气回了余杰一封信。信中对余杰文章中的一些问题作了回答,对一些谣传作了澄清,另外,也指出自己对文章逻辑的看法。此文发表在《中国新闻周刊》上。2000年年初,经四川作家魏明伦的穿针引线,1月22日晚8点15分,余秋雨和余杰在成都状元街四川省川剧院魏明伦住所见面。"二余"经过寒暄后一度陷入了有点尴尬的气氛,但是还是慢慢切入正题,进行了长达三个小时的对话。然而此番并没有化干戈为玉帛,"二余"之战余音袅袅,以至于"你为什么不忏悔"竟成为了2000年的一大流行语。
二是随香港凤凰卫视的"千禧之旅"。此举的意义有余秋雨先生的新作歌词为证:千年走一回/山高水又长/东方有人长相忆/祖先托我来拜访。我是昆仑的云/我是黄河的浪/我是涅槃的凤凰再飞翔……
三是宣布"封笔"。"千禧之旅"归来,余秋雨发现,新书尚未付梓,以"千禧日记"为题的若干种非法出版物已"招摇过市"。他愤然发表声明宣布:"面对如此神通广大的盗版集团,我只能停止写作。"
为此,一直关注余秋雨创作的华艺出版社,得知余秋雨将赴"欧洲之旅"的行程后,专门派人赶赴上海,劝说余秋雨放弃"封笔"的考虑,记述下"欧洲之旅"的感受。
四是《千年一叹》的热卖。余秋雨新著《千年一叹》出版不到一个月,作家出版社已宣布,首印25万册销售一空。如果算上此前此后的各种盗版本,余秋雨的人气恐怕远不止这个数字。
五是"欧洲之旅"。2000年下半年,刚刚洗去"千禧之旅"风尘的余秋雨,在凤凰卫视的力邀下,又踏上了为期半年的"欧洲之旅"行程。在凤凰卫视这新一轮的大型活动中,余秋雨再度"扮演"同样的角色。
对于余秋雨的旅行,有人说是文化考察,有人说是"作秀",见仁见智,莫衷一是。而"封笔"一事,未免有些"书生意气",在盗版面前,再次体现了"百无一用是书生"的古训。
王朔:在网络大潮中"过把瘾"的CAO
2000年伊始,王朔抛出一枚重型炮弹--《我看王朔》。该文罗列出各种言之凿凿的证据,把王朔的作品批驳得体无完肤,文风辛辣刻薄,比《我看金庸》有过之而无不及。该文收录在王朔的新作《无知者无畏》中。由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王朔随笔集《无知者无畏》,在2000年年初的书市、书摊上出尽了风头,首印22万册很快全部出手。雄风不减当年。
7月以来,王朔又成焦点。先是《美人赠我蒙汗药》出版前的一些议论,说王朔这次将骂人的矛头指向了影视圈,指向了大众文化。后又传曾在书市热卖的《美人赠我蒙汗药》不是王朔本人写的。有消息说,圈内盛传该书非王朔亲笔,而是由一拨写手完成,然后经王朔认可,出版社支付王朔多少多少版税。此一说法,无疑如一枚炸弹落地,让人吃惊。浑身都是卖点的王朔,难道开始玩上了出售"冠名权"的游戏?而且据说,这冠名权的"标的"超过了40万元。
而王朔今年最大的事儿还是加盟网站。虽然"文化在中国"网站的CEO叶大鹰说"我是网站的CEO,王朔只不过是我们网站请来的文学频道策划人",但是这个网站还是因为有了王朔而声名远播。事实上,"文化在中国"最早的设想是搞一个读书网站,所以请来了王朔。这个设想后来进一步扩大到建立一个小型的艺术门户网站(目前包括文学、音乐、美术和电影),这样就需要其他门类的专家加盟,"换句话说,王朔的作用也就不那么大了"。据该网站25岁的编辑部主任透露:文学频道策划人王朔自5月底参加"工作"以来,每天准时上下班,每周日加班做话题节目。平时坐单间办公室,在15英寸彩显电脑前默默敲键,不多说话,中午靠食堂九块钱的韭菜馅饼打发了事。
圈内人士分析说,王朔日前出版的《无知者无畏》、《美人赠我蒙汗药》等作品,均为阐述观点的杂文集。因为健康原因,王朔自1998年发表了《看上去很美》以来就一直没有过小说创作面世。作为一个以文字谋生的职业作家,已年过40的王朔加入网站,是否有捧起铁饭碗的嫌疑?还是只想在网络大潮中"过把瘾"?不得而知。
韩寒:一块上海的"大金子"
当"黑色七月"的浪潮涌动一年又一年,人们对它的关注日渐升温,变成学生、家长、老师、学校乃至全社会的头等大事时,尚未成年的中学生们似乎已没有了其他的生活选择,只剩下了高考、高考,上大学、上大学……然而,每一种生活方式都有它的叛逆者,韩寒便是一例。当社会给予了他很高荣誉,大家对他寄予厚望时,正在读上海市重点中学的17岁的韩寒选择了退学的道路……
17岁的韩寒注定要扮演不安分且引人注目的角色。 初中三年,他自称是在"不快乐地混日子"和发表文章。1998年因体育加分而进入上海市重点中学--松江二中。1999年,作为高一学生的韩寒以一篇《杯中窥人》问鼎首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他的参赛经历似乎带有几分戏剧色彩:一杯水,一个纸团,过半个时辰,纸团沉到杯底,文章却浮出纸面--他当之无愧地获得了大赛的一等奖。但在时隔不久的学期末,他却因六门功课高挂"红灯"而留级。而他不但不反思自己,反而在《新民晚报》上抨击现行教育制度……《三重门》正是这一年写就的。
作家出版社于今年5月推出了这部小说。出人意料的是,该书在两个月内销量达到了23万余册。在上海、杭州、北京等地举行的签名售书活动的场面也异常火爆……一时间,韩寒成了一个"话题",一个"高材"留级生引出的话题,而"韩寒现象"也成了各种媒介讨论的热点。有人说他是"天才少年",有人称之为"少年作家"。韩寒对此种称谓十分反感,曾叮嘱一家媒体千万不要这样提,媒体答应了,但最终他们的提法是"天才少年作家",令韩寒哭笑不得。
《三重门》的热潮还未退,韩寒的第二部作品《零下一度》又新鲜出炉。
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韩寒狂得可以。他说,思想品德不及格,总比没思想好。他说,全面发展导致全面平庸。他说,是不是作家,不是说出来的,前提是必须得有"佳作"。他还说:"我这辈子说的最让人无从反驳的话就是被子不用叠--本来就是要摊开来睡的--然而这是第一个被人反驳掉的。懂么,这是规矩。我们之所以悲哀,是因为我们有太多的规矩。"
韩寒究竟是"小混混"?还是"大金子"?在小说《三重门》中,你也许可以找到他的影子。
虹影:"一女两嫁"的"饥饿的女儿"
【虹影,1962年生于重庆。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上海复旦大学读书。出版过数部诗集、小说。现居伦敦。】
2000年虹影在中国出尽了风头。先是打官司。"一女两嫁"的官司打得她和两家出版社不亦乐乎。虹影于1998年在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了长篇小说《十八劫》,又于今年4月在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了长篇小说《饥饿的女儿》。上海文艺出版社将两部作品对照后认为,后者是虹影将《十八劫》改名,并增加约两万字后的重复出版。上海文艺出版社于1998年2月与虹影就《十八劫》签订了出版合同,虹影授予上海文艺出版社以图书形式出版该作品中文本的专有使用权8年,并保证在授权期内,不将该作品另行出版、改编或录制。上海文艺出版社已向作者支付了稿酬。该社认为,虹影与四川文艺出版社又以中文图书形式出版该书,构成了对上海文艺出版社的侵权。于是,上海文艺出版社一纸诉状将她告上了法庭。虽说最终以庭外和解而告终,但个中曲折却让虹影出尽了风头。
再就是中华读书网推出她的个人主页"虹影世纪"。"通过这个主页,我会随时向读者报告我的创作情况和行踪,也希望更多的读者通过这个主页了解我!"虹影为自己的主页设计了作品大观、个人写真集等栏目,全面展现她的作品和她的生活。
日前又有传闻说虹影可能凭其《饥饿的女儿》,获提名角逐明年诺贝尔文学奖。据了解,知悉这一消息的人仅成都就不下3位,他们均一口认定是虹影在蓉城签名售书期间,亲口对其密友讲的。而虹影却否认说过这样的话。她直言中国人已被诺贝尔奖弄疯狂了,并称诺贝尔奖在国外根本不算什么。虹影承认《饥饿的女儿》在瑞典、英国等国家很受欢迎,但她本人反对"角逐"这样的提法。
而《饥饿的女儿》一书官司未了,电视剧改编拍摄权就已签定,由天津电视台电视剧制作中心"好点子"工作室摄制。另据虹影透露,因执导《英国病人》而蜚声国际影坛的英国名导演安东尼·明格拉对虹影的另一部作品产生了浓厚兴趣。目前,安东尼·明格拉正与虹影的经纪人进行洽谈,欲购买该书的电影版权,此举是否意味着不久以后中国观众就能看到一部中国版的"英国病人"?
J.K.罗琳:"哈里 · 波特"的缔造者
【J.K.罗琳,英国女作家,34岁,喜欢写作和讲故事。现和女儿住在英国爱丁堡。】
24岁那年,罗琳在前往伦敦的火车上,一个瘦弱、戴着眼镜的黑发小巫师一直在车窗外对着她微笑。7年后,罗琳把这个名叫哈利·波特的男孩的故事推向了世界,哈利·波特成为风靡全球的童话人物。
作为一位单身母亲,罗琳母女的生活极其艰辛。在开始写作"哈利·波特"系列儿童小说的第一部《哈利·波特与魔法石》时,罗琳因为自家的屋子又小又冷,时常到住家附近的一家咖啡馆里把哈利·波特的故事写在小纸片上。不过,她的努力很快得到了回报。小说一出版便备受瞩目,好评如潮,大奖频至,其中包括英国国家图书奖儿童小说奖,以及斯马蒂图书金奖章奖。随后,罗琳又分别于1998年与1999年创作了《哈利·波特与密室》和《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进一步轰动了世界。此后,《哈里·波特》以40种语言在110个国家和地区出版。迄今为止,《哈里·波特》前三本已在全球创下3500多万册的销量。2000年7月,随着第四部《哈利·波特与火杯》的问世,世界范围的"哈利·波特"热持续升温,创造了出版史上的神话。与其他儿童文学作品不同的是,《哈里·波特》的读者中有40%的是成年人,并且,它还成为大学校园中的新宠。
2000年10月,随着人民文学出版社《哈里·波特》中文简体版的问世,《哈里·波特》为中国读者所熟知,11月,《哈里·波特》中文简体版首印60万册几乎全部售出,罗琳一时间成为大家眼中的神奇人物。
高行健:诺贝尔文学奖首位中文作家得主
【高行健,1940年出生于江西赣州。1962年从北京外国语大学毕业后任中国国际书店翻译。1971~1974年到干校劳动,后来在皖南山区农村中学任教。1975年回北京,任《中国建设》杂志社法文组组长。1977年调中国作协对外联络委员会工作。1978年开始文学创作。1979年发表散文《巴金在巴黎》、中篇小说《寒夜的星辰》。1981年调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任编剧。创作《绝对信号》(与刘会远合作)《车站》《野人》等剧作,引起很大反响,并因其新的戏剧观念和思想内涵而发生争议。他大量吸收了西方现代派的戏剧手法,突破了话剧传统的时间结构,拓宽了戏剧表现空间,探索了新的戏剧观念包括舞台观念。论著《现代小说技巧初探》(花城出版社)提出了新的文学观,强调小说要揭示现代社会矛盾,探索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复杂的人性,尝试新的表现手法等,引起广泛的注意和争论。论文《谈小说观和小说技巧》也在1983年引起争论。另外还出版过小说集《有只鸽子叫红唇儿》、理论著作《现代戏剧手段初探》、《对一种现代戏剧的追求》和戏剧作品集《高行健戏剧集》等。1987年赴法国,后定居法国,继续从事创作和绘画,出版小说《灵山》等作品。】
北京时间2000年10月12日晚19时,本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揭晓,中文作家高行健被授予这一文学殿堂的最高荣誉,成为历史上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文作家。
中国作家协会有关负责人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中国有许多举世瞩目的优秀文学作品和文学家,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对此并不了解。看来,诺贝尔文学奖此举不是从文学角度评选,而是有其政治标准。这表明,诺贝尔文学奖实质上已被用于政治目的,失去了权威性。
由此来看,此奖喜耶?忧耶?
李敖:才子?文人?政治家?狂人?
【李敖,台湾作家,理想主义者。写过一百多本书,其中九十六本被查禁,自人类有史以来,写禁书之多,被查禁量之大,堪居世界第一。他入狱多年,仍斗志不减。2000年又以竞选总统、角逐诺贝尔文学奖等举动引起轰动。】
2000年初,风传李敖欲夺诺贝尔文学奖,因此让年初出版的《北京法源寺》着实火了一把。但后来,李敖坦承没有信心获奖,"因为这个奖100年都不颁给中国人,他们绝不会轻易给中国人颁奖。"他说:"诺贝尔文学奖的评选受地域和政治的影响太大,偏向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去年文学奖的得主,是申请了27年才得到的,我不可能有这个耐心。"李敖同时否认了自己申请参加诺贝尔文学奖的说法。他说:"这是我的一些朋友,拿出我的《北京法源寺》给我申请参加这个奖的评选,获得了提名,最初连我自己也不知道。"
李敖是个狂人,他竞选总统、控告李登辉、在中央电视台做"一国两制"演讲等等,莫不显示出他生生不息的奋斗气势。
张平:要为老百姓写书的作家
【张平,46岁,祖籍山西。创作有《法撼汾西》、《天网》、《孤儿泪》、《十面埋伏》等作品,1997年出版小说《抉择》。】
虽然《抉择》先后获得了全国公安题材文学类作品一等奖、全国最佳畅销书奖、1999年度"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等,还被新闻出版署等六部委推荐为建国五十年重点献礼作品,但当时并未产生巨大的轰动效应,直到2000年电影《生死抉择》的问世。
可以说是电影《生死抉择》使小说《抉择》空前轰动。在中国大陆,从上层领导到一介平民,从大城市到小乡村,一时间谈论的话题总是《生死抉择》。到目前为止,《抉择》已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话剧、戏曲、曲艺、连环画、广播剧等多种艺术形式。
11月初,《抉择》获茅盾文学奖。这也算是圆了张平一个梦,他的另一部小说《天网》曾参加上届茅盾文学奖最后5部作品的角逐,结果以一票之差落选。从《法撼汾西》、《天网》到《孤儿泪》、《抉择》、《十面埋伏》,张平一直坚持"近距离表现生活"的创作原则:"在我们中国作家中,应有更多一些人去关注现实、关注改革、关注当下老百姓的生存状态。如果我们的作家都想同社会和生活保持距离,都想让自己的作品永久流传,那我们后辈的阅读负担是不是太重了?"张平坦言道:"我不像有些作家那样潇洒,我的每一本书都写得非常辛苦;我不是编故事的高手,但我却了解平民百姓的艰难与欢欣。如果说,我写的东西能够感动一些人,那是因为他们从中找到了他们自己或是他们的希望。"
也许正是为此,他让人们知道了有一个要为老百姓写书的作家。
邓贤:"金三角"的流浪汉
【邓贤,1953年生于四川成都,曾在云南边疆当知青七年。1982年开始文学创作,主要作品有《大国之魂》、《中国知青梦》、《天堂之门》等。】
2000年6月26日,世界禁毒日。中国作家邓贤的长篇纪实新作《流浪金三角》此前刚刚在《当代》杂志2000第3期上发表,单行本也在6月25日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之后,该书通过各个渠道广为流传,邓贤名声大震。
这部被人们认为是以生命做赌注换来的作品,源于邓贤1999年的泰国之行。邓贤说,金三角对于他就像是隐藏在厚厚的夜幕和迷雾后面的宝藏,"一想到这种令人陶醉的景象我就感到心跳和气促"。因此,一旦机会摆在面前,他无论如何也不想错过。作为第一个进入金三角采访的内地作家,邓贤的条件是得天独厚的。"文革"期间,他曾有过7年在云南边疆做"知青"的经历,他的一些同学和朋友就是在那个时候走进"金三角"的。"这次深入金三角采访能够获得成功,几乎全靠了当年知青的信任、理解、支持和帮助。"谈到《流浪金三角》,邓贤不认为该书是一部猎奇之作,他所要探究的,是一个世界性的、关系到人类前途和命运的重大主题。他说:"作为一个美国记者,索尔兹伯里可以重走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路,我们中国作家为什么不能把关怀的目光投向全世界?"
10年前,刚刚完成了《中国知青梦》和《大国之魂》的时候,邓贤就萌发了深入金三角采访的想法,并曾多次向联合国有关机构和国外的一些基金会写信,申请资金支持。但是,所有这些努力全部都石沉大海,杳无音信。10年后,当这个机会突然降临时,邓贤决定自费完成这次非同一般的采访。"我不是一个勇敢的人",邓贤说,"但金三角的确有许多时时让我牵挂的东西,有许多我永远无法释怀的情感。"当他以宽广的胸怀去拥抱这块伤痕累累的土地和挣扎在这块土地上的生命时,我们发现,他已经超越了所有的世俗主题,而写出了惊心动魄和回肠荡气的感觉。
有人说,这部作品不仅是一个中国作家独闯金三角的神秘之旅,不仅是一群炎黄子孙漂泊异国他乡的惨痛历史,也不仅是人类社会生存难题的一次破解,它所包容的东西可能比我们现在能够理解的要多得多。也许正是如此,邓贤才更值得我们去关注。
经纬/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