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通行证 | 中华邮 | 香港邮 | 企业邮 
  文化短讯 文化前沿 世说新语 中华书苑 沧桑史话 艺术舞台 中华传奇 民俗风情 世界文化  

专 题
·十大垃圾书
·十大书业官司
·十大闲书
·十大盗版书
·十大书业风云人物
·十大好书
·十大畅销书
·十大出版事件
·十大出版秀
·十大人气最旺作者

专 题
·十大网虫签名档
·十大网络酷帖
·十大触网作家
·十大IT关键词
·十大网络秀
·十大网络写手
·十大网络文本模仿秀
·十大网络流行语
·十大网络流行文本
 

2000年十大触网作家


  这里的作家特指传统意义上的作家,那些应网而生的网络作家不在此列。

  都知道搞文学艺术的人毛病多多,作家也不例外。听说写起来的时候,样儿大了!有必须站着的,有永远用一种稿纸的,有方圆几里不能有人的……不一而足,据说是不那样灵感就不来。

  所以很自然,传统作家中的大部分对于扔下惯用的纸笔改用电脑写作很难接受,要他们在网络上发表作品,而闻不到沁人的书香,摩挲不到凝脂的书页,更让他们有找不到北的感觉。

  但网络的巨大诱惑是由不得你视而不见的,网络就是一张最宽广最恣肆的大纸,遮蔽时空,永远鲜活,好写最新最美的文字,好画最新最美的画图。于是就有经不住诱惑的传统作家,举笔投降,心甘情愿地"陷在网中央"。

  "十大触网作家"就是给这些作家排排队,展示一下网络带给他们的美丽新世界。


王朔:顽主们都"O"了没有?

  王朔可能是网络世界里除金庸外最常被提到的中国作家了。鲜花和烂西红柿得到的几乎一样多,痛骂别人也被别人痛骂着,爱他的说他是本世纪最伟大的中国作家,烦他的提醒他"老同志应当注意自己的更年期"……

  从骂自己到骂鲁迅到骂金庸再到骂赵忠祥、余秋雨、张艺谋……他总是不断地挑起话题,让BBS这个最广阔最纵容的骂场硝烟四起板砖横飞。

  不知道王朔躲在电脑后面坐看云起的时候,脑海里会不会偶尔闪过当年大院里好几百人碴架的悲壮场面。

  王朔作为时代的弄潮儿,网络这么"时代"的事儿他当然要参与其中。除了把所有作品(包括最新的《美人赠我蒙汗药》)一股脑儿卖给博库,方便Fans们一次性满足眼球,也方便王朔语言模仿者寻找语言素材之外,更摇身一"O",成了"文化在中国"(http://www.cultureinchina.com)的CAO。

  不过据说他自加盟"文化在中国"以后,除了参加了《网络日记》网上选秀的秀中秀而外,每天准时上下班,每周日加班做话题节目,平时坐单间办公室里,在15英寸彩显电脑前默默敲键,不多说话,中午靠食堂9块钱的韭菜馅饼打发了事。

  大隐隐于网?韬光养晦的王朔,又在酝酿什么新的风暴?


金庸:西湖上网,愿者上网

  金庸在网上文坛的霸主地位是无人能撼的,以致成就了中国网络今日辉煌的王志东张朝阳丁磊等几大网站的"掌门人"都要借金大侠造势。

  人言网络即江湖,当来自国内网络界的五位浪尖人物相聚杭州,举行一场特别的网络峰会,探讨中国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和前瞻性目标的时候,金大侠当仁不让地成为网络英雄西湖论剑的主持。

  金大侠用不太好懂的浙江口音,主持峰会:"我第一个想表达的就是:西湖上网,愿者上网。大家都很快乐地谈。"

  西湖论剑盛况空前,网络精英、武侠发烧友、网络追星族、记者等各色人等齐集江南,据说当天会场爆棚,以至于地板有坍塌的危险。而万人空巷的热情都是因了金大侠而生的。

  不过看着网络精英们全部放弃他们平时习用的语言体系,而改用陌生的武侠术语笨拙地解构网络--内功、暗器、秘笈、比武和一统江湖,并不失时机地向金大侠表达着景仰之情,不知道观众有没有看闹剧的感觉。倒是金大侠有霸主风范,波澜不惊、宠辱皆忘的微笑可谓经典。

  孙子说了: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金大侠于网络没有半点实质性投入,却轻得如此地位,真不愧是江湖至尊。


斯蒂芬·金(Stephen King):魔鬼金的金手指

  也姓金的斯蒂芬·金是当今世界上读者最多、声名最大的美国小说家。被《纽约时报》誉为"现代恐怖小说大师"。自80年代至90年代以来,历年的美国畅销书排行榜,他的小说总是名列榜首,久居不下。每一部作品,都成为好莱坞制片商的抢手货。版税均逾千万美金之巨。

  "对我来说,最佳的效果是读者在阅读我的小说时因心脏病发作而死去。"斯蒂芬·金如是说。现在,你要当心你在上网的时候会因心脏病发作而死去,因为斯蒂芬·金骑网飞临了!这位享有盛名的恐怖小说家的第一部e-Book小说《骑弹飞行》(Riding the Bullet)在网上首发,引起全世界读者的极大兴趣,在上网发行的头两天就有50万份拷贝被下载,成为轰动一时的互联网盛事。

  7月,他再次登网,尝试最新自助出版形式。读者可以从其个人网站下载e-Book小说《植物》(The Plant)的第一章。但金要求读者每下载一章后,寄给他1美元,或在下载前通过亚马逊公司的网上结算系统,用信用卡、支票或者汇款的形式付费。小说以连载的形式与读者见面,斯蒂芬·金将陆续完成整个故事的创作。

  三天以后,该书第一章节便被下载4.1万次,有3.2万人经由亚马逊付费,付款率达78%。

  斯蒂芬·金的行动打破了网络革命和传统作家间的平衡。出版社将做出怎样的调整和回应?斯蒂芬·金一试成功,中国的图书专业网络经营者也不禁心动,在第八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博库网向公众展示他们率先推出的全新图书电子传播模式--e-Book网上下载,当今文坛炙手可热的石康、狗子等"FLY一族"作家们挟各自的新作成为博库网e-Book的首批入选作家,网民只需1~3元不等的花费和不超过5分钟的时间,便可拥有这些作家的最新作品。而如果按传统的纸媒出版方式,买到这些作品不仅时间遥不可及,而且将至少花费近百元。

  e-Book!金用他那魔鬼般的手指一拨,所有紧绷的心弦都为之轰响,在一阵惊悸又一阵心跳中,带你进入颤栗的深渊。

  斯蒂芬·金网站的地址:http://www.stephenking.com


张辛欣:在网络上独步东西

  作为80年代国内文坛上风头最健的作家之一,张辛欣自去美国后在汉语世界消失了很长一段时间。如今,博库网的一个点击率颇高的个人专栏--"独步东西",使一向敢于开先河的她,在IT时代再次崭露锋芒。

  在网上,她谈论人们共同感兴趣的文化碰撞问题,向国人介绍她眼中的美国,她认识、思考的美国,还以其敏锐的眼光反观中国传统,反观国民心性,反观作家的生存状态。她在网上直接与读者互动交流,探讨、论辩、笔战,接受挑战……

  她更把这些文章搬到网下,结集出版了《独步东西》,在这本"新奇的网络故事"中,她为读者展现的是一个新奇的网络世界。书里甚至还收入了BBS上网民的回应文章,而网民都成了书中的必要角色,他们表达的观点看法和方式,即便存在很明显的谬误,也让人觉得耳目一新,别致有趣。难怪有人认为这些回应文章也是令这本书中生色的部分之一。

  在张辛欣居美的日常生活中,网络的比重非常之大,不仅仅是收发信件、读写文章,她还在网上买CD、买书、买食品;"假如把信用卡自动检测看作是网络概念的一部分,那我可以说基本生活在一个网络世界里了。"

  张辛欣专栏--独步东西: http://www.bookoo.com.cn/columnist/html/1


陈村:榕树底下相觑

  1997年开始上网的陈村,据说是上网时间最长的国内作家。

  作为"榕树下"文学网站的艺术总监,他在"榕树下"开辟的专栏《看陈村看》在网络文学爱好者中颇有影响。

  佐证之一就是网上"忽如一夜春风来"地冒出了不少诸如"看××看"、"爱××爱"、"上××上"的网站广告,其实"看陈村看"本是"看陈村·陈村看"的意思,得卞之琳"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之妙,虽然都是为了吸引眼球,可那些××网站看来看去看的却是点击率,和陈村的"看"看上去好像完全不搭界。

  佐证之二是围绕"榕树下"发表《死亡日记》而引发出了关于"死给人看"的大讨论。当越来越多的人目睹生命尊严的至高无上被商业化和看客化的庸俗步步浸染、生命哲学的深层探索被镜头话筒闪光灯渐渐扭曲而走向悖反的时候,陈村依然一本初衷,满怀着温良仁厚,一厢情愿地指望着"人们的同情和好心",尽管这种对人性底线的美好假设是那么的脆弱、飘渺和不堪一击。

  榕树下:http://www.rongshu.com.cn


邱华栋:当供词写上了网络

  今年,邱华栋成功地出版了历时两年精心创作完成的揭示影视名人生活隐私的长篇小说《正午的供词》,而网络媒体在其推出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决定性作用。

  首先,在小说将要出版的前夕,它被编辑成适合网络连载的形式,放在博库网新开设的专门发表即将正式出版图书的"毛边阅览室"上连载刊行,让网民先睹为快。这在图书网站中属于前无古人的创举,一时间十分引人注目。此举一出,准备出版此书的出版社也拍手叫好,认为这是一个媒体互动的新形式,可以扩大作家和作品在网络内外的影响。

  接着,当《正午的供词》由北京出版社正式出版以后,邱华栋又和800图书网签约,由该网站负责在网上平台和网下渠道全面包销该书向全国发行。由于此举标志着图书网站已从网上书店走下来,大踏步介入传统图书发行市场,所以这部小说的发行,再次成了出版界关注的热点。

  随着小说在网上连载和出版发行,一个有关《正午的供词》的话题开始在各个网站的新闻版和BBS上不胫而走,那就是:《正午的供词》究竟在影射谁?原来,这部小说描写的是某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大奖的电影导演与他一手捧红的电影女明星之间的情感纠葛,读着总让人觉得某些情节和故事似曾相识。于是,猜测,对照,否认,辩驳……各路娱记蜂拥而至,着实闹嚷了一回。

  波澜甫定的时候,一条消息又在真假莫辨的网络间流传着了:邱华栋已和著名影视制作人邓建国签约,邓建国买下了《正午的供词》的影视改编权。而这是邓建国第一次相中现代题材作品。

  《正午的供词》:
http://www.bookoo.com.cn/ebooks/Common/BookPrev.asp?id=60001&pos=read


周洁茹:当你的作家,让美女见鬼去吧

  以网络长篇小说《小妖的网》而成名网络的周洁茹2000年继续走红,博库专辟作家主页"一条跃出海面的精灵鱼"对她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评介。BBS里每一次关于美女作家话题的讨论都少不了提到她的名字。

  虽然没有像棉棉那样出离愤怒到把美女作家与大便等量齐观,却也多次声称"美女作家"的说法会令她呕吐:

  "任何沉重的标签都会使我呕吐。我对各种各样的标签非常反感,我不想当'美女作家',我虽然比很多作家年轻,但我也不愿戴着'70年代'作家的帽子,我就是我自己,一条生存在自己的'纯真年代'里的鱼。"

  上网四年依然活跃在聊天室和ICQ上的周洁茹说她很感谢网络,因为她居然在网络上找回了曾经属于自己的真爱--听起来像浪漫小说的情节,据说只有千分之一的可能性--她和她失去联系多年的青梅竹马的初恋情人某一天竟然在聊天室里碰上了:"网络给了我爱。他是我第一个爱的男人,也是我最爱的男人。网络使我的爱经历了太多的波折,又回到从前,我的纯真年代。"

  "我最喜欢网络语言,它是世界上最可爱的语言。^_* "这位幸福的女作家兼大网虫这样说。

作家主页:
http://www.bookoo.com.cn/topicdata/zss00052501/default.asp


石康:不识庐山真面目

  石康在这两年里迅速飙红,自然也成了网络上青年人注目的焦点,随便走进一个BBS,总能够找到无数热烈的滚烫的文字。躁动的青春,特立的自我,70一代终于找到了他们的代言人。

  继《晃晃悠悠》、《支离破碎》之后,石康又写就了这《青春三部曲》的最后一部《一塌糊涂》。在这部小说正式出版前,博库网率先推出e-Book《一塌糊涂》(网络版),此书一出,反响热烈,下载量始终位居前列。编辑部常常接到网民索要石康照片和联系方式的来信。

  石康对媒体的不配合是出了名的,他拒绝接受采访,拒绝宣传包装自己,甚至拒绝提供一张自己的照片,他只用作品说话。那些疯狂的FANS不识庐山真面目,只好对着没有偶像的偶像驰骋自己的想象了。

  学计算机专业出身的石康对网络很有兴趣,他乐于在网上发表自己的作品,也乐于看到网民对自己的作品品头论足,在博库,他公开了自己的一个信箱,专门用来听取网友们的意见。

  石康主页: http://www.shikang.com


狗子:一个啤酒主义者

  狗子是这样接受采访的:

  电视台女记者先向他交代了采访内容,接着她让狗子考虑考虑措辞:

  "您先想想,抽完这根烟咱们再开始。"

  "不用不用,现在就可以开始。"狗子一直很深沉地坐在那里,女记者也觉得那是胸有成竹的样子。

  于是开始摄录,在叙述了一番背景后,女记者热情洋溢地发问:"那您谈谈在网络上发表作品和在纸质媒体上发表有什么区别。"接着热切地注视着他……

  镜头转向狗子--

  狗子很深沉地:"没什么区别。"然后无话。

  女记者的表情和荡秋千时在半空中突然停住时的表情大概差不多:

  "@#$%^&*~!"

  其他人都憋着怕笑出声来。

  狗子就是这么率性、真诚,不带一点假着子。啤酒加写作,是这个啤酒主义者的生活方式的选择,他离不开啤酒,"要不我就容易没话,别人看着没劲自己也觉得没劲。" 不喝酒时他就蔫答答的,看上去很容易被误以为是深沉、城府。

  和石康一样,狗子也是今年网络上炙手可热的作家,他的长篇小说《一个啤酒主义者的独白》(网络版)在博库以e-Book形式推出后,好评如潮,新近出版的随笔集《一个寄生虫的愤怒》也被博库看好,购进了电子版权,很快将推上网络。

  王朔很喜欢狗子的小说。网友们也一样,说不出来什么理论依据,就是喜欢,就是觉得好看:"没什么大内容,就是挺有味儿,很容易就看进去,就被吸引。""叙述的内容哪怕很没劲也会算成优柔从容,哪怕较租俗也会算成真实自然。"

  博库e-Book《一个啤酒主义者的独白》(网络版)
http://www.bookoo.com.cn/ebooks/Common/BookPrev.asp?sid=12543


徐坤:网上有人

  酒桌上听朋友说起,先前一个写小说写得挺好的正当壮年的作家,忽然间小说不写了,现在成了一个大网虫儿,网上职称够得上"骨灰级"(相当于人间的"院士"一级),他有自己个儿的"烘焙鸡"(个人主页),曾当过BBS的"斑竹"(版主,相当于印刷读物上的责任编辑),无论走到哪里都随身带着他的笔记本电脑,每到一地,第一件事情就是打开电脑,赶紧连上他的手机上网。朋友连连摇头晃脑说:可惜啊,可惜啊!放着正事不干,他这是图什么呢?

  我说:他肯定是网上有人。

  朋友说:网上有人是什么意思?

  我说:肯定是网上有女人。

  这是徐坤的新作《网上有人》中的一段有趣的文字,同名散文集新近由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出版,写的都是有关网上的事情,很有意思。

  徐坤也是比较早接触网络的作家之一,不仅很快在网上制作了很漂亮的个人主页(http://medi65.easthome.net),而且每天去聊天室,到BBS贴帖子,当版主,还给一个网站当网络主持人。有趣的是她曾在聊天室巧遇周洁茹,互相盘问对方到底是谁。

  谈到上网给她的创作带来的影响,徐坤说,上网以后不再想写传统的东西了,网络语言对传统语言破坏性很大,网络语言要求简洁并有大量的符号,上网以后特别想从传统的写作方式中解脱出来,不适应传统语言那种特别讲究语法和规范,这就相当于以前白话文取代文言文时,人们一方面很无奈,另一方面不得不跟着走,这是一个趋势,经过两、三代人的时间,也许就完成了。

  徐坤认为网络的消费性和快感,使每个人都能在此找到自己的好去处。作为一个作家,她在网上消耗掉的只是多余的时间和寂寞,平均每天两、三个小时,对创作没有影响。

  刁德二/文


文化频道主编信箱  合作联系信箱

网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05871
版权声明 | 联系方法 | 刊登广告 | 使用说明 | 关于中华网 | 豁免条款
版权所有 中华网 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