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卡艺术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我们的花腰带制作工艺讲究精细与精致”……近日,在黑水县开展的非遗文化活态展演周热闹非凡,各地游客兴趣十足,通过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了解黑水、爱上黑水。据了解,就在刚刚结束的2023年阿坝州文化和旅游暨全域旅游发展大会上,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授予阿坝州“了不起的阿
“唐卡艺术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我们的花腰带制作工艺讲究精细与精致”……近日,在黑水县开展的非遗文化活态展演周热闹非凡,各地游客兴趣十足,通过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了解黑水、爱上黑水。
据了解,就在刚刚结束的2023年阿坝州文化和旅游暨全域旅游发展大会上,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授予阿坝州“了不起的阿坝非遗”牌子,这不仅是对阿坝州传统非遗的肯定,也引导州内积极参与非遗保护传承,提高非遗保护传承实效。
以盛会之名
活化传统非遗魅力
此次文旅大会,黑水县开展了一系列有主题、有内容的文旅活动。其中,黑水县依托县域非遗资源和非遗传承人,从144项非遗文化中精选多项开展非遗活态展示周,向游客呈现出阿尔麦多声部民歌、民间纺织手工艺、花腰带制作工艺、金银手工艺、藏靴制作工艺、寺庙唐卡壁画、藏香制作工艺、克额围棋、圈德迪、阿拉吉吉舞蹈、穷度卜舞蹈、卡斯达温舞等10余项传统非遗。同时,开展民间刺绣、花腰带等手工技艺互动体验和产品展销,建立地方非遗展演与达古冰川景区旅游合作机制,推动非遗展演和商演常态化、固定化。
享有“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之美誉的黑水县人文气息浓郁,悠久的历史和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这片热土孕育出了多姿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地方文化脉络。黑水县拥有最年轻的冰川、亚洲面积最大的彩林,卡斯达温、阿尔麦多声部民歌等国家级非遗2项,省级、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42项。
“我们在充分展示黑水人文底蕴魅力的同时,不断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优秀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和保护。”活动相关负责人表示,黑水县在新时代旅游形势的“变”中把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不变”,激发传承活力,沉淀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底蕴。
一项项宝贵的非遗,不断展示着黑水神秘的色彩。在黑水历史长河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被一代又一代黑水人守护着,传承着,这既是黑水历史发展和走南闯北精神、黑水民兵精神、拥军尚武精神、勇攀高峰精神继往开来的文化源泉,更是黑水人民共同的宝贵精神财富。
以传承为核
解锁阿坝非遗之美
阿坝州是长江文明与黄河文明的汇集带,也是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的腹地。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富集的自然资源,孕育出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多样的文化生态。阿坝州非遗资源类型多样、特色浓郁,截至目前,全州共有国家级非遗项目20项,省级项目101项,州级项目552项,四级非遗名录项目总数位列全省首位,跻身全国第一方阵。
此前,为庆祝阿坝州成立70周年,来自阿坝州13个县(市)共同组织千人巡游方阵,围绕阿坝4项国家级、5项省级、4项州级非遗项目开展行进式及定点展演,其中包括《达尔嘎》《羌族萨朗》《安多服饰》等具有代表性的非遗展演项目。演员们身着盛装、载歌载舞,向围观民众呈现了一场非遗盛会。
作为全国羌族的主要聚居区,阿坝州肩负着世界羌族文化保护传承的伟大使命,通过打造《羌魂》等非遗展演剧目,启动“非遗+扶贫”“非遗赋能乡村振兴”等项目,开展“藏羌戏曲进校园”等活动,创新方式拓展项目外延。同时,为抢救性保护传统非遗,阿坝州已成功推出非遗数据平台,持续实施阿坝州非遗记忆工程,持续开展中华羌族文化文库、羌族语言文字库、大禹数字文库、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程等。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阿坝州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思路,扎实推动历史文化保护和羌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羌年荣获“最具潜力县域节庆奖”并入选“全国优秀县域节庆”名录,桃坪羌寨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萝卜寨村被评为中国首批传统村落。
以非遗之笔
勾勒文旅融合底色
如何借助丰富的非遗资源,下足“绣花功夫”发挥优势,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助力文旅融合发展,阿坝州已经走出了一条可供借鉴的路径。
黑水县将非遗注入乡村旅游发展中,打造羊茸哈德美丽新村,组建非遗展演队,编排非遗晚会,向游客展示原汁原味的民族风情;理县蒲溪乡凭借独有的古羌文化和古羌文化体验区,开发了蒲溪海子、休溪羌寨、休溪坪石板烧烤等独特的自然风光、民风民俗、饮食文化,吸引了诸多游客进驻蒲溪体验乡村生态旅游;松潘县鼓励群众在景区开展藏羌锅庄、舞龙舞狮、回族花灯舞、羌族多声部、松潘小调、土琵琶弹唱等具有浓郁地方民族特色的品牌节目表演。
与此同时,阿坝州还提出了打造提升“一县一节”民族传统节庆品牌。茂县羌族瓦尔俄足、若尔盖度炯节、小金四姑娘山朝山会等均以节庆活动为载体,整体包装推出阿坝“节日节庆”系列活动,形成了自己的地方特色文化活动品牌。
阿坝州就是通过发展当地民俗活动中的传统祭祀、民族风情再现、原生态歌舞展演、民族服饰展演、传统手工艺展示等形式,让到访游客体会到别样的文化,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带动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在文旅融合的发展道路上,进一步促进了优秀民俗文化传承,打造出一批节庆活动品牌,提升藏羌回汉优秀民族文化影响。
以“非遗+”的优势资源,唱响“最炫民族风”,激发民族地区文旅新活力。阿坝州不断打造的全域旅游新高地,正推动民族地区绘就出兴村富民新画卷。
今年以来,国铁集团持续加大特色旅游列车开发力度,打造了一批各具特色的旅游列车品牌。今年前11月,国铁集团累计开行旅游列车1737列,同比增长17.6%,掀起火车“慢”游消费热潮。
连日来,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积极“走出去”,对外精准推介燕赵文旅资源、签约合作项目、开拓文旅市场,海外“朋友圈”动态持续上新。
据了解,华熙LIVE·五棵松商业街区将文化、体育、娱乐、艺术、教育与生活等业态充分融合,并结合周边配套设施举行文体活动,很受年轻消费者喜爱。此外,首店、首发、首展、首秀等也增添了这里的吸引力。
近日,由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戏曲百戏(昆山)盛典举办,“南腔北调”在此交流展示,戏曲名家带来精彩展演。本期我们约请参与百戏盛典的戏曲人才和相关从业者,就戏曲人才培养、濒危剧种保护、创新传播方式等问题进行探讨,为繁荣中国戏曲百花园建言献策。
“白族扎染的工序多达10余道,其中扎花和染色最为考究。扎花考量技法的精致度,染色是通过天然染料染出不同颜色,十分考量技术和经验。
历经19天的精彩演出,9月23日,2024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闭幕。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司长明文军出席活动并讲话,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杨志纯宣布盛典闭幕。
8月20日,国产首款3A(高成本、高体量、高质量)游戏《黑神话:悟空》全球同步上线,一经发售,相关词条迅速登顶海内外多个社交媒体热搜榜单,持续刷新在线玩家纪录,带动众多相关取景地关注度翻倍,中国外交部甚至也回应其热度……“悟空”彻底“出圈”。
银饰在苗族人生活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按照苗族习俗,新生儿出生的第三天要“打三朝”,亲朋好友在这一天带着礼物前来祝贺,新生儿将会第一次收到银制的礼物,蕴含着美好的祝福。
走进位于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纱縠行的三苏祠,秀美的自然与人文景观令人心旷神怡。这里原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三父子的生活居所,南宋时将故宅改为祠堂,经历代修葺扩建,成为人们拜谒、凭吊三苏的文化圣地。
恰是处暑时节,人云:“处暑满地黄,家家修廪仓。”这是古人对夏末秋始节气的真实写照。是时,家家户户忙着修缮仓廪,以备丰收存储新粮。斗转星移,寒来暑往,秋收冬藏,一年之中节气物候周而复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