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仁华是一位在神秘的画面中寻求自我价值的艺术家。人们常评价她的画作“虚拟”“戏剧”而又真诚。她在那些仿佛罩着面纱般的女子形象中将自己的心绪藏匿,却又能让人在观赏她的画作时,看到那画中人冰山一角下火热而炽烈燃烧的灵魂。
王仁华的画既写实又虚拟,在工笔的技法中,亦有写意的气质。为了打破工笔人物画的常规画法,她采用了肤色平涂的方式,将画中人物的肌肤与背景色相协调,并采用了诸如褐色、紫色、灰色等多种颜色,形成了不拘一格的色彩风格。常规的工笔人物画,往往让观者容易根据画中形象产生真实的联想,而王仁华独特的用色,却像是在提醒观者画作自身的存在。
展览现场
比如在《暗香浮动》中,女子那淡褐色的手与足几近于背景,但她的脸却施着化妆的粉末,眼角还有明艳的桃粉。《剪花娘子》中则将这种平涂法则用到了极致,同时还能看到撞水撞粉所促成的偶然的肌理。她笔下的人物,既有着确定的形体和边界,又有着展露无遗的毛笔笔触与艺术家的精心安排,向观者们展示了何谓“亦真亦幻”。
展览现场
而在主题上,她巧妙地把时尚女性与中国传统戏剧的符号相连接,优雅地揭示着戏台上一位位主人公的“命运”。“戏妆人生”同样也是“亦真亦幻”的一种显现。王仁华非常喜欢戏曲。在中央美术学院求学期间,王仁华不仅得到了系统的指导,还开阔了眼界。她时常主动到戏曲舞台的幕后收集创作素材,与戏曲有关的一切事物都成为了她创作灵感的来源。比如《刀马旦》《花旦》《粉墨登场》等一系列作品,都体现了王仁华对戏曲与美术相结合的思考。在这些画作中,画中人物既沉湎于戏曲故事的角色,也用戏曲的装扮塑造着自我。尚辉认为,王仁华戏曲工笔人物画的魅力正是通过女性时尚元素的渲染与戏曲旦角身份形成的比对,产生了身在舞台、心在现实,或人在现实、心在舞台的某种时空交错感。
展览现场
西周 三角形与椭圆双联玺春秋 菱形“王戎兵器”玺春秋 “士君子”双圆形+三角形玺元 钱选 《王羲之观鹅图》独孤信多面体煤精组印 如今
4月14日,“代达罗斯:希腊克里特岛的神话”特展开幕式在故宫博物院举行。特展将于4月15日至7月27日在故宫神武门展厅展出。
3月29日,演员表演越剧《红楼梦》中的《金玉良缘》选段。当晚,缘梦·芳华——越剧《红楼梦2025版》舞台版和电影项目启幕宣推活动在福建芳华越剧院举行。
3月25日,冯开平在金灯寺敲钟。海拔1500多米的太行绝壁之上,山桃花掩映着历经千年风霜的金灯寺。66岁的守寺人冯开平微弯着腰,轻轻擦拭着佛像上的尘埃。
贵州:油菜花海绽春光贵州:油菜花海绽春光贵州:油菜花海绽春光贵州:油菜花海绽春光贵州:油菜花海绽春光这是3月22日拍摄的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木岗镇瓦窑村的油菜花田(无人机照片)。
所谓“中转式旅行”,是指通过选择时间、价格合适的中转票,将中转城市作为旅行目的地的旅行方式。因其具备票价更低廉、时间更灵活等优势,备受年轻游客青睐。
2025乙巳蛇年新春,山西博物院推出“寻蛇——藏在山西博物院里的蛇”和“灵蛇献瑞——乙巳蛇年生肖文物大联展”两大贺岁展,带观众欣赏异彩纷呈的“蛇文物”,感受其丰厚的文化内涵。
在冰上“滑”龙舟、在那达慕体验雪地赛马、在查干湖冬捕、在阿勒泰来一场古老的毛皮滑雪比赛……当“冰雪热”遇上“非遗热”,你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1月9日,在国家京剧院建院7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剧院青年艺术工作者回信,勉励他们“传承前辈名家优良传统,践行艺术为民,坚持崇德尚艺、守正创新,让京剧艺术持续焕发时代光彩,为繁荣文艺事业、建设文化强国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