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蒋好书在张恨水国际文学研讨会上的演讲:从张恨水谈中国文学是否可以走向世界

2017-08-22 14:08:17    中华网文化  参与评论()条

作为70后,我们这代人可能从小接触的“文学”的概念,很多来自世界文学。80年代是中国大量翻译引进外国文学的时代,在课本当中我们也怀着极高的崇敬心来拜读西方“文豪”,例如莎士比亚、狄更斯、大仲马、巴尔扎克、司汤达、高尔基、安徒生等等。似乎在我们的阅读体验中,西方文学就是一座座代表人类崇高性的高山,哪怕提起这些作家的名字都需要肃然起敬,而中国文学则需要放到完全不同的另一条线上去介绍。然而进入90年代特别是21世纪以后,我们发现有大一批爱读书的人并不是按照课本编写的文学史在读书,曾经被认为是非常“严肃”的批评家,也常常在读《魔戒》、《哈里·波特》、斯蒂芬·金、在看《权力的游戏》、《纸牌屋》等作品,而常常被誉为“爱读书的民族”的大部分外国读者,地铁上抱着、公园里捧着的,也常常是当时畅销的通俗文学。

从崇敬心到平常心,我最近突然意识到,如果通俗文学本身只是“读者”(而不是“读书人”)基于自然兴趣的一种选择的话,那么中国所拥有的非常丰厚的通俗文学土壤,是不是也是我们自身的一个重要文化属性呢?当大部分中国人都喜爱读金庸古龙,甚至尊其为经典,当代年轻人热衷于读网络小说,为其中经典之作所迷醉的时候,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回顾大仲马、福尔摩斯等作家在他们所处的时代,他们的作品也是通过大众媒体连载而受到读者热捧的,他们的“经典”和我们的“通俗”之间,真的有那么大的隔阂吗?于是我开始思考,我们是不是可能低估了中国文学和世界文学的相通性?例如,我们在高度强调经典西方文学里人性的崇高、英雄的悲壮、大段深刻的心理描写等等重要价值的同时,我们是不是也低估了中国人一脉相承、自古到今的志怪小说、传奇小说、戏曲话本、甚至包括四大名著以及后来整个中国小说史传承过程里,在日常白描与故事流转里所体现出来的中国人“生活中的”英雄主义呢?

相关报道: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