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志栋,1978年11月生于上海康桥。1997年入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本科就读,2009年获华师大中国哲学系博士学位。现为上海师范大学哲学系副教授。发表论文三十余篇,出版专著《章太炎后期哲学思想研究》《“圣人”的退场:先秦诸子与现代自由人格论》,独立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上海哲学社会科学项目各一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攻关项目、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多项。目前主要从事中国现代哲学史、中国现代思想史研究。
俯瞰蔡志栋书房的景象
蔡志栋本人的著作
这些书对蔡志栋的影响巨大
书房里犹如图书馆般排列的书柜
蔡志栋的微信名叫“康桥土著”,其中大有来历。上海康桥镇是他生长于斯的故乡,正巧与徐志摩名作《再别康桥》中的“康桥”(亦即剑桥)重名,一中一西,一土一洋,恰成有趣对比。至于“土著”,在华东师范大哲学系就读期间,有一位教授听说他是康桥人,戏称他是地道的“上海native”,“native这个词,不就正好是‘土著’的意思吗?有的人听起来觉得土气,我倒觉得没什么,挺好的”,他说。于是,也就有了今天的“康桥土著”蔡志栋。
这位康桥土著可说是地地道道的书痴。读小学时他尚且住在乡下,买书不易,每学期一开学,只要语文课本一发下来,他就会在一天之内迅速读完。上了高中,手头宽裕了一点,于是开始买一点自己的书。精装本、大部头当时的他自然是不敢问津的,退而求其次买来的都是一些普及本,虽然字体往往偏小,行距常常过密,装帧也不免简陋,但总算能够疗饥解渴,让他过上一把读书瘾。那个时候买下的一本《红与黑》,他至今还留在手边,连封面包裹的书皮都还保存完好。这样二十多年下来,而今他的家中,已触目皆是书籍。一进门就是两个放满了书的文件柜,里面有不少有关近代学者的著作,是他完成博士论文时用到的参考资料。书房里除了靠墙摆放的两个书柜,还像图书馆一般,有两排并列的书柜。令人惊奇的是,书房一进门的书柜顶上,放着一个硕大的高达玩具盒。蔡志栋解释说:这是给儿子买的。他的宝贝儿子只有三岁,正是好动调皮的时候,任他如何爱书,对儿子也总是有求必应的。
蔡志栋买书最为“疯狂”的时候,还是在华师大哲学系就读期间。他还能指着书柜,一一历数哪些书是在什么地方花了多少钱买的,处处都是美好的学生时代记忆。当时的他也给人留下了爱“掉书袋”的印象,总是能够随口引用不少哲学家名言“唬人”。他很感念当时遇到的老师,经过本科和硕博士的严格训练,既显著提高了文献解读能力,也培养了自己敏锐的问题意识。博士生导师高瑞泉教授的《中国现代精神传统》一书,时至今日,他仍然不时地翻阅,从中汲取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