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中华文化新闻 > 正文

吴晗遗札摭谈(1)

2016-11-20 10:53:47      参与评论()人

我在编撰《程应镠先生编年事辑》(下称《事辑》)时,先师(下径称其笔名流金)家人提供的藏札中有吴晗来函一通,书于国立清华大学函笺上,为十卷本《吴晗全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失收。兹迻录如下,略作摭谈:

应鏐弟:

不但山城快叙,已同隔世也,就是我现在提笔和你通信,也是隔世了,所幸大家都还挺得住,还有这一点热,一点感情,一点力量。不但今天,就是几十年后也还可以见面,不会有生疏之感,以此自慰,并慰亡者而已。

你的文章我见到了,挽词怕要到能纪念时才用。

一多的书已和开明订了合同,最近抄写完毕即寄沪请郭老编定付印。

闻太太在平,前两天还在我处,她也开了刀,身体好多了,孩子们也都好。

内人从去年在沪开刀后,现已恢复健康。

很想暑假能到上海,有太多的事要做,只是,能不能来权不在我,这一点你是明白的。

不过,还是存这么一个希望,暑假见面,假使我还能同你见面的话。

耑候即颂

近安

晗上 五月十二日

在考释遗札前,有必要追溯流金与吴晗的交往前事。据苏双碧、王宏志《吴晗学术活动编年简谱》(载《吴晗的学术生涯》,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下称《简谱》),抗战爆发当年9月,吴晗即抵云南,却迟至1940年夏初才入西南联大任教。而流金在1938年9月入西南联大复学,1940年夏天一毕业即赶赴河南正面战场。两人同在昆明虽近两年,却未见有交集记载。1944年9月,流金重回昆明,应同窗故友王逊与丁则良之邀,与吴晗始有交往。据其“文革”期间1968年8月31日《我和“十一学会”的关系的交代》(下引其“文革”交代均据《事辑》):

我的朋友王逊、丁则良当时是“十一学会”的负责人。我到昆明两、三天,“十一学会”有一次集会,讨论吴宓的一个学术报告,王逊和丁则良邀我去参加,我去了。我当时的印象是:这是一个互相标榜的地方。我也毫不隐讳的对王逊和丁则良说了。这次集会还有我过去的熟人翁同文,还有以后认识而成为朋友的陆钦墀参加。此外,我记得西南联大教授闻一多、吴晗、潘光旦、沈有鼎,讲师王乃樑、王佐良,沈自敏(研究生)都是这个学会的成员。

抵昆以后,流金入云南大学执教,一方面在文学上继续追随沈从文,一方面在政治上则与闻一多、吴晗往来密切,据其1968年6月21日《“文革”交代》(以下引该日《“文革”交代》不再注明):

这两年当中,在政治上和我有关的人为闻一多、吴晗、丁则良、陆钦墀。一九四四年秋,由于丁则良的介绍,我和闻一多、吴晗认识,因此和民盟发生了关系。由于吴晗的介绍,丁则良和我曾在唐家花园整理过图书。唐家花园是民盟一个集会的地方。

他的《南北朝史话·后记》也说:“平生有限的几位师友,吴晗同志是其中的一个。在昆明时,我常去看望他。”尚丁在《芳草斜阳忆行踪》里印证了这点:

程应鏐在西南联大,是闻一多和吴晗的得意门生,又是往来亲密的挚友。就在昆明西仓坡程应鏐常去的吴晗的那间小屋里,在挂着闻一多篆书条幅前,1945年,吴晗和闻一多介绍程应鏐加入了中国民主同盟。(《遗札三复待春归》)

说流金是他俩的得意门生,似有夸张,但闻一多与吴晗都是联大教授,流金毕业于该校,执学生之礼是不错的。至于流金在1946年加入民盟,主要受闻一多影响,与吴晗关系不大。他在“文革”交代里说:

 

为您推荐:

瑞典版的“曹操墓”之争

2016-11-20 10:53:47

扑街

2016-11-20 10:53:46

误解与正解

2016-11-20 10:53:43

战后第一审判

2016-11-20 10:53:43

到灯塔去

2016-11-20 10:53:40

开卷2016年10月排行榜

2016-11-20 10:5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