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艺文 > 正文

诗歌剧场作品《随黄公望游富春山》:诗歌还是戏剧?(1)

2017-03-18 16:34:26    澎湃新闻网  参与评论()人

2010年到2013年期间,翟永明创作了长诗《随黄公望游富春山》,它以《富春山居图》为灵感,穿梭于过去和当下之间,出入于现实与画卷之外,在怀古幽思的同时,也融入了许多对当下人类生存状况的思考。

2012年,青年诗人、小说家、戏剧导演陈思安第一次读到这首长诗的其中十五节,非常喜欢。2013年底,她读完了尚未出版的诗歌完整版初稿,一共二十六节。在一次翟永明、周瓒和陈思安关于这首诗的讨论中,陈思安一边谈自己的读后感,脑子里一边不由自主地在构思这首长诗呈现在舞台上的样子。于是她把这个想法告诉翟永明。此前陈思安是一名编剧,在2012年她开始尝试做戏剧导演,执导过《吃火》《沉默的间隔》。陈思安在2014年第一次将这首长诗搬上了剧场舞台。那时候陈思安排练时使用的仍然是2013年底的二十六节初稿。到2015年长诗正式出版的时候,总共有三十节,其中一节是翟永明看了2014年那版舞台剧后写的。这一节的开头是这样的:“他们都不读诗导演说”。

年轻人是否读诗,年轻人读诗与否是否构成当下的一个问题,更进一步说,阅读诗歌和理解当下的生活之间有着何种关联?戏剧和诗歌的结合又能为上述讨论带来哪些新的可能性?在诗歌剧场作品《随黄公望游富春山》2017年巡演开始之际,澎湃新闻记者对导演陈思安进行了专访。

陈思安

澎湃新闻:你当时读这首诗的时候具体有些什么样的感受?

陈思安:首先,这首诗最初最吸引我的是头五节。长诗的序诗其实是诗人上一本诗集《行间距》的跋。翟永明在里面提出了一些很有意思的问题。这些问题也被我用在这个戏里,贯穿始终。序诗之后的第一节,讲的是翟永明想象自己打开这幅长卷观览的状态,像是跟随黄公望进入那幅山水画之中。在这一节诗当中,视角发生了多次转换,她先是从一个写作者的状态,进入到这幅画中跟黄公望一起游览,之后又从这幅画当中抽出身来,重新变成一个在观画的人。在整首长诗当中,她一直是这样一种流转的状态,她的视角是非常自由的,在某种程度上非常有戏剧感。同时这首诗有很多我认为非常有趣的点,比如对于现实的一些考量。当然本身诗也非常打动我,看了特别有感觉。

澎湃新闻:现实的考量指的是对于当下现象的一些批判性视角吗?

陈思安:不完全是。其实她在里面贯穿始终的是古代和现代的对比,包括古代艺术和现代艺术,也包括古代人生活的现实和现代人生活的现实。在诗中她不断回返到现代人生活的现场,从自己的视角去观察当代人的生活,中间指涉到一些人的共同的心灵困境,有一些相对比较沉郁的东西,但同时里面也有一些非常劲拔、有力和年轻的东西。

澎湃新闻:我注意到你的剧中有一些不是诗歌里的内容,还有一些形式上的改编,比如相声。那么我想知道你选择长诗中内容的标准是什么?

陈思安:2014年第一版的剧本是编剧周瓒在长诗里面遴选了一些她认为比较适合舞台呈现的诗节,同时围绕长诗创作了一些具有剧情性的片段,比如讲述这幅画的流转和传奇命运,那些是编剧自己写的。到了2015年和2016年的版本,我越排越有更多的体验:它实际上应该再多一些什么,而什么又是不必要的。所以我又把剧本结构进行了重新整理,分成三幕。在这三幕当中进行了进一步细化,每一幕分为三个场次,这三个场次分别是一种回环上升的结构,在最后形成一种有线条感的结构。我们每年都会陆续增加和删掉一些诗段,所以实际上这个过程是一个更新变化的、动态的状态。现在这个形态跟2014年演出时候差别特别大,改动在百分之七八十以上。最初排这个戏的时候,没有特别多可以参照的标准,我们都知道诗剧是什么样的,其实还是话剧,有完整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然后推进,只是使用了诗歌的语言。

关键词:戏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