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艺文 > 正文

诗歌剧场作品《随黄公望游富春山》:诗歌还是戏剧?(3)

2017-03-18 16:34:26    澎湃新闻网  参与评论()人

有的评论会觉得这是希望跟中国传统艺术表现形式有些关联,但是我并没有刻意去发生这种关联。如果从演员身上成长出来的东西能够自然而然做到这一点,我并不抗拒。但是我没有特别可以想要去靠这个点。

这又涉及到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关于中国现代诗的很多灵感其实不是从中文当中生长出来的,而是从西方现代诗的翻译影响过来的。学者商伟给翟永明这首诗写了一篇很长的文章,就是在讲她的这首诗和中国古典诗歌语言之间的关联。在里面一些东西在我看来是自然而言发生的,没有那么刻意。但有意思的是,每一年演员在这一段的表现都会有点不一样。翟永明自己看过之后特别喜欢评书那段,她觉得一首诗成为一个舞台作品之后,就跟原著作者的意图没太大关系了,基本上是导演的意图。她这种态度很大程度上是对我的一种鼓励。

澎湃新闻:整个的舞台风格是怎么确立的?

陈思安:从第一版到现在,整体核心舞美设计思路没有变过,但是道具和舞美有过两次比较大的调整,服装也有过三次比较大的调整。对于服装和舞美的要求第一是希望可以极简,有一种中国古典艺术留白的意境,包括灯光的设计,都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其次,通过舞美效果营造一些夹杂在虚实之间的表达。这个是中国艺术和中国文学统一具有的气质,它不是完全虚无缥缈,其实有很实的东西在里面。所以你可以看到舞台上有一层纱幕,在纱幕后面有演员在表演,纱幕前面也有演员在表演,有的时候他们通过纱幕完成一个穿插。虚起来的模糊,又叠加上模糊,反而出现了一些很清晰的感受。其实我们在舞美上下了很多功夫,怎么样寻找那种恰到好处的意境。因为意境这种东西很难说,因人而异。有的人觉得诗歌就得美,有一点追求现实的东西就俗气了。我想打破这种偏见,我可以做得很美,但是也可以有现实的东西在里面。不是所有的诗歌都是漂浮在半空中的,那是不可能的。

澎湃新闻:在从长诗改编到戏剧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

陈思安:改编的困难就是没有太多可供借鉴的参考,很多时候是来自于我们对于文本和舞台经验的一些沉淀,或者是排练过程中的一些突发奇想,或者是一些我自己构设好的一些编排方式,但是排着排着就突然发现有感觉了,慢慢形成了一些比较系统和理论的思考。这个过程是一点点积累起来的,而不是一开始我就知道要干嘛。

还有一个困难就是它要演出。做一个谁都看不懂的东西绝对不是我的追求,因为我在一开始想要做这件事情的时候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想去实验现在的年轻人去接触诗歌的时候,除了通过阅读还有没有其他的方式。或者说对于一个既写诗又做戏剧的人来说,我到底能够把这两者结合起来并且推进到何种深度。如果排戏到最后变成喜欢诗歌之人的大联欢,那很没意思。这种实验的愿望会带来非常多的困难,它面临的是双重的标准和指摘。喜欢文学的人会站在文化的角度去评判,喜欢戏剧的人会站在戏剧的角度去评判,两者兼爱的人会从两个不同的出发点去批评。其实我特别不怕批评,每年我会努力去看大家的反馈,然后去想到底这么做对不对。他们有时候很多想法也会给我一些刺激。所以批评本身不可怕,这个东西本身就没有标准,我也不想为它建立一个标准,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对的。

关键词:戏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