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是龙——最被书法史忽略的杰出大家
明代书画史上有一位杰出的大家——莫是龙,他的才情与功力并不在董其昌之下,然而由于未能跻身仕途,政治地位与董玄宰不可同日而语,在书画史上似乎也未受到应有的重视。 其实在松江画派中,他属于第一代画家,董其昌、陈继儒等人则是稍后兴起的人物。可以说莫是龙对松江画派的形成和发展厥功至伟。
莫是龙
(1537~1587年),字云卿,改字廷韩,号秋水,又号后明。明松江府华亭县人,家住东明桥堍,别宅在西门外莫家弄。8岁读书,其父莫如忠,累官至浙江布政使。是龙秉承家学, 10岁能文,有“圣童”之称。工诗画,善草书,喜散曲,精鉴赏。意气豪迈,不拘小节,一时名流,无敢抗席。曾被召至金陵校书,与当时文苑名流结诗社并作画。万历十年(1582年),赴北京旅游。屡应乡试不第,以贡生终。
喜藏书,得其舅父常熟杨仪七桧山房万卷楼所藏,储于城南精舍。嗜弈,终夜不倦。诗宗唐人;古文出入韩、柳;书法以钟、王及米芾为师;山水画学黄公望,挥染时,神注意足,气韵尤别。手书《送春赋》,词翰清丽。深研画理,最先树山水画“南北宗论”,该说为中国绘画史上第一次提出的关于画派理论,成为“松江画派”创始人之一。传世作品有《浅绛山水图》(现藏故宫博物院)、《仿米氏云山图》(见于《中国绘画史图录》)、《长谷幽松图》(现藏松江博物馆)。书法作品有《草书五律诗》、《行草七律诗》等(现藏上海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