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狗年临近,不少人来到南京博物院参观“幸运狗——南京博物院藏犬文物特展”,其中有件唐代酱釉瓷狗。
记者另从扬州各文博场馆和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打探发现,扬州也有不同朝代的狗文物。
唐代酱釉瓷狗小巧玲珑
出土于江苏农学院遗址
正在举办的“幸运狗——南京博物院藏犬文物特展”,从不同侧面诠释了狗的形象中包含的中国传统文化,涉及的文物包括陶器、玉器、瓷器、绘画、邮票等近80件。记者昨连线南博工作人员得知,在此次文物特展中,有一件出土于扬州的文物——唐代酱釉瓷狗,出土于扬州西门外扫垢山江苏农学院遗址。
文物专家介绍,唐代酱釉瓷狗是唐代吉州窑小玩具,黄色胎,褐色釉,下部无施釉,只可惜小狗的四足残了,但小狗整体小巧玲珑,精致可爱。吉州窑烧制的动物雕塑造型生动,制作手法有手捏、模印、贴塑和彩绘数种,在同一件器物上往往多种技法并用,彰显了古人的智慧。
东汉六畜俑陶狗警觉
出土于宝应原天平乡汉墓
宝应博物馆的展厅里,有一组东汉时期的六畜俑引人注目,有羊、狗、马、牛、鸡、猪这6种。
“东汉六畜俑是1980年从宝应县原天平乡汉墓里发现的。”工作人员介绍,在东汉,牲畜已得到很好的饲养。六畜俑中,陶狗形象精干,竖耳瞪目,虎视前方,一副警觉之态,可见,早在汉代,狗就是人类的好朋友,守护着它的主人。文物专家认为,六畜陶俑多为手工捏塑而成,注重外形表现,以写实、简洁、精炼的手法表现俑的传神之处,应为中国古代艺术陶瓷中不可忽视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