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札旧称尺牍,又称书札、信札,主要指今天所说的信件和文稿,还包括日记、便条、跋语、题签等。近年来,手札成为众多收藏家热捧的对象,特别是名人手札,在各大拍场风生水起,由原来古籍善本拍卖中的配角,成为艺术品拍卖市场中一匹令人注目的黑马。
1994年,翰海秋拍中有一册15通的徐悲鸿行书信札,约估价10万元,每通信平均6000多元,即便是这样的价格,最终仍然流拍。十年之后,也就是2004年,同样是在翰海,仅仅3通的徐悲鸿信札便以24.2万元拍出,每通平均8万元,升值幅度达到10年前的10倍之多。
黄道周行书手札,成交价138万元
名人手札收藏家方继孝认为,2000年是名人书信收藏的一个分水岭。2000年在中国嘉德的周末拍卖会第56期上,沈从文的三封信底价3000元至5000元,最终成交价7300元;钱钟书的五封信,底价5000至7000元,成交价1万元。而在2002年中国书店的春季书刊资料拍卖会上,郑振铎致董康的三页毛笔信以3000至5000元起拍,最终2.5万元落槌成交,加上佣金2.75万元,超出底价近10倍。
赵孟頫致宗元总管札,成交价2500万元
2002年中国嘉德秋拍推出的《钱镜塘藏明代名人尺牍》20册,内收明永乐至崇祯名人共400余人,600余开,其中王侯将相、仕宦大夫、文人墨客、忠烈奸佞,莫不备焉,堪称有明一代名人书札和书法大全。而且所收的400余家,每人只收书札一通,基本上不重复收录,具有时间集中、人物面广的特点,收藏难度极大。这批明代名人尺牍,曾于50年前延请嘉兴倪禹功先生逐一整理考略,并请张石园题写书签,重新装池。最后以990万元归上海图书馆购藏,创下了中国古籍善本单项拍卖的世界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