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艺文 > 戏剧 > 正文

舞台上还遗忘了哪些“丁西林”?(1)

2016-12-29 16:37:00    文汇报  参与评论()人

近期大热的《丁西林民国喜剧三则》,让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些“陌生”的剧作家和作品重新走入大众视野。图为该话剧剧照。(北京人艺供图)

近期大热的《丁西林民国喜剧三则》,让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些“陌生”的剧作家和作品重新走入大众视野。图为该话剧剧照。(北京人艺供图)

本报记者童薇菁

北京人艺近期叫好又叫座的《丁西林民国喜剧三则》,日前结束了上海的四场演出。同样是喜剧,这部名字听起来颇有古韵的作品,没有像市场上一般的闹剧那样,笑出观众的“八块腹肌”,反倒是“炸”出了一个最会写喜剧的民国物理学家:丁西林,和他笔下“不俗”的生活喜剧。

说“炸”,是因为观众有点惊讶,有点陌生。丁西林没怎么走过市场,观众对他的了解不如老舍、曹禺,也是正常。但他在戏剧学院里却号称排练场上的“救星”,导演班赞笑着道出缘由,“老师对作业不满意,我们就想办法排一个丁西林先生的独幕戏,台词好,又锻炼演员”。

在焦菊隐先生的执导下,北京人艺曾在1950年代排过丁西林的三部小戏,上世纪90年代宋丹丹也演过《三块钱国币》,而这一次最新的《丁西林民国喜剧三则》能获得票房和口碑上的双赢,成功验证了原本只“存在”于校园戏库里的剧作家和剧本在商业舞台上也能有一番天地。丁西林所引发的强烈关注,反映了大众舞台对优质作品的渴望,对“真实”的现实主义作品的呼唤。那么,在中国现代戏剧宝库里还有哪些“丁西林”?还有哪些“陌生”的好戏值得被重新发现呢?

能生动描摹知识分子心理,别忘了杨绛先生

丁西林首先是一个优雅的批判者。上海戏剧学院丁罗南教授认为,丁西林对“五四”时期东西方文明之间的碰撞进行了深入思考,他没有走入当时流行的宏大叙事,而是选择了小的切口,用一张张微观的生活截面呈现文化的适应性问题,剧中那些既中又洋、半新半旧的人物,诙谐且真实地反映出知识分子的微妙心理状态。

《一只马蜂》是丁西林的处女作,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剧中的“吉老太太”就是一个带有文化矛盾性的典型人物。她嘴上口口声称,不再做封建家长,为孩子包办婚事,但骨子里还是想包办一切,包办不了儿子,就去包办侄子。

作为文化转折期的“五四”,虽然社会趋向开放,但传统观念在人们的心理上依旧根深蒂固,丁西林发现了这一时代特点。他笔下的年轻人也莫不如是,他们愿意接受新思想,也想尝试“变革”,但一遇到具体问题,还是不能用新的方法来解决,只能口是心非,委婉表达。同样的,作为思想开放的新式女性,《酒后》里的妻子突发奇想欲一吻熟睡中的客人,丈夫终于被说服,她自己却羞赧地迈不动腿,骨子里依然是保守的。

留英时期的丁西林,在业余时间通过看英文小说、戏剧攻克语言关,竟就此开始对戏剧发生兴趣。他受到王尔德、萧伯纳的影响很深,将英式喜剧的幽默化为己用。英式幽默的最大特点,是用英语(语言)本身的特点营造笑点。这种喜剧的幽默,并非刻意营造,而是人物性格自然发展的产物,是有逻辑且合理的。作家经过层层铺设后的最终收梢,能够产生“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惊喜。正是因为丁西林对英式喜剧的深刻认识,使得他能够游刃有余地用汉语进行创作,而不是拿腔拿调,照搬照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