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不过把握、小则如拇指的透明水晶壶里,一幅幅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的精美画面,依附在那娇小玲珑、晶莹剔透的壶体上,让人爱不释手。这就是驰名海内外的袖珍艺术珍品———中国内画鼻烟壶。
中国的内画艺术源远流长,分京、冀、鲁、粤四大流派。其中“冀派”内画发源于衡水,由于其艺术独树一帜,被命名为“中国内画艺术之乡”。
谈及内画,必谈鼻烟壶,两者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据传,鼻烟壶是在明朝万历年间由意大利传教士利马窦以贡品形式传入中国的。到清代,这种宫廷用品已传入民间,出现"人人相见递烟壶"的习俗,人们嗜好鼻烟,并且"争羡收藏器皿",这种习俗促使鼻烟壶的制作越发精良。
到乾隆末年,内画鼻烟壶诞生。起初只是一些简单的图案。到后来,经过壶壁材质和绘画材料等的改良,使得内画鼻烟壶逐渐发展为诗书画并茂的艺术精品。
鼻烟壶口小肚大,笔触细如毫发,差之毫厘则谬之千里。制作内画包括制坯、内壁绘画两个主要环节。绘画程序有所不同,操作次序截然相反,内壁反书画,外壁才正顺。内画不但要有良好的外画基础,还需经过特殊训练才能完成好的作品。
内画烟壶的内壁多为玻璃、水晶等质地,为了挂住颜料,内壁要磨砂,由于空间有限,只能用细小的钩毛笔绘画,磨砂面只能看到紧靠内壁的那一点点笔尖,有时是在凭感觉在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