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纸,是一个世界性普及的文化物种。亚洲、美洲、欧洲的许多国家都曾有过自己的剪纸传统,至今一些国家仍在延续着剪纸传统或活跃着现代剪纸的身影。人类的生活需要剪纸,剪纸在日常生活中成为信仰情感和手艺劳作中不可或缺的载体与媒介。今天互联网无纸办公的时代,剪纸作为纸文明的手工价值和文化魅力又突显出来。
中国剪纸于2009年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是世界剪纸的原乡,因为最早的纸与最早的剪纸都产生在中国。在新疆考古发现剪纸的吐哈盆地,今天仍可以看到维吾尔族村庄里维吾尔族妇女在使用着刺绣的剪纸花样。而在中国多民族乡村,至今还有30多个民族遗存着剪纸习俗传统,这是我带领硕博士志愿者团队经过10多年田野调查发现的结果。
用中国剪纸讲世界的故事,是在新世纪初主持剪纸申遗项目时开始的。2004年挪威易卜生剧院邀请我用剪纸的方式为《寻找娜拉》的舞台美术设计原图,我接受了这个邀请,用两年时间完成了这个合作。2006年,现代舞剧《寻找娜拉》在北京国际舞蹈节的首演获得了成功。这之后是10多年连续不断地与不同国家文化遗产主题的剪纸合作。一切似乎都是顺其自然的,我发现无论是和哪个国家合作,他们都对剪纸这种艺术类型和叙事方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好奇,而每次与不同国家不同文化遗产主题的合作,用剪纸总可以找到比较恰当贴切的文化表达,剪纸语言的简约与限制,反而为语言表达的丰富与变化提供了更多的机遇与可能。
剪纸已经成为这些民间手艺人的生活乐趣和信仰。姚雨林说:“我会一直剪下去。不是有人催我要干,也不是责任让我必须干,而是发自内心的热爱让我坚持下来。如果没有这份真心,我已经放弃无数次了。”